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6
词典
2
分类词汇
14
分类词汇
窃听
潜听
隐听
侧听
盗听
窥听
听房
觇听
听壁脚
小耳朵
隔窗有耳
隔墙还有耳
窃听器
隔墙有耳
《國語辭典》:
窃听(竊聽)
拼音:
qiè tīng
暗中偷听。《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然左右多窃听者,范雎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原来蔡夫人素疑玄德,凡遇玄德与表叙论,必来窃听。」
分類:
窃听
偷听
《國語辭典》:
潜听(潛聽)
拼音:
qián tīng
暗中偷听。《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亮只在屏风后潜听。但有甚说话,主公都应承了。」
分類:
偷听
静听
《國語辭典》:
隐听(隱聽)
拼音:
yǐn tīng
隐身而听。《资治通鉴。卷一二三。宋纪五。文帝元嘉十六年》:「帝隐听,闻之,乃出见斤等,辞色严厉,群臣不敢复言,唯唯而已。」
分類:
偷听
《國語辭典》:
侧听(側聽)
拼音:
cè tīng
1.倾耳而听。《文选。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二首之二》:「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2.偷听。《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汉。郑玄。注:「嫌探人之私也。」
分類:
侧身
侧耳
旁边
旁听
偷听
尊敬
《漢語大詞典》:
盗听(盜聽)
偷听,窃听。
《
五灯会元·西天祖师·马鸣尊者
》
:“有一小虫若蟭螟潜形座下,祖以手取之示众曰:‘斯乃魔之所变,盗听吾法耳。’”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
:“为何琴絃急絶,敢是有人盗听。”
分類:
偷听
窃听
《漢語大詞典》:
窥听(窺聽)
偷看偷听。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 房德 夫妻在房説话时……全不隄防有人窥听。”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渔父夫妇在林中时隐时现,男者间或出头窥听,俄复隐去。”
分類:
偷看
偷听
《漢語大詞典》:
听房(聽房)
闹新房旧俗。新婚夜暗中偷听新婚夫妇的谈话和动静。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易内奇案》
:“涉俗,凡合卺初夜,以听房占喜兆,迷信不拔。” 刘真
《春大姐》
:“社长 赵金山 也强硬地说:‘去去去!今晚谁也不许听房,这几天他们太辛苦了,你们心疼人家,等你们娶媳妇的时候,人家才能心疼你们。’”
分類:
闹新房
新婚
暗中
偷听
夫妇
谈话
和动
动静
《漢語大詞典》:
觇听(覘聽)
窥看偷听。 宋
司马光
《论上殿屏人状》
:“如敢窃有覘听者,并具姓名闻奏,勘罪施行。”
分類:
窥看
偷听
《國語辭典》:
听壁脚(聽壁腳)
拼音:
tīng bì jiǎo
躲在墙外边偷听屋里人家说话。如:「他总是鬼鬼祟祟地躲在门外听壁脚。」
分類:
偷听
私语
《漢語大詞典》:
听房(聽房)
闹新房旧俗。新婚夜暗中偷听新婚夫妇的谈话和动静。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易内奇案》
:“涉俗,凡合卺初夜,以听房占喜兆,迷信不拔。” 刘真
《春大姐》
:“社长 赵金山 也强硬地说:‘去去去!今晚谁也不许听房,这几天他们太辛苦了,你们心疼人家,等你们娶媳妇的时候,人家才能心疼你们。’”
分類:
闹新房
新婚
暗中
偷听
夫妇
谈话
和动
动静
《國語辭典》:
小耳朵
拼音:
xiǎo ěr duo
1.间谍、眼线。《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三荷包在省的时候,早同他拜过把子,好托他在大人跟前做个小耳朵。」
2.一种小型家庭式的地面电台碟盘天线。具有辐射元件及抛物形反射器,可将辐射功率缩集成束,以增强接收力。再加装解码器即可接受来自通讯卫星所传来的节目。
分類:
偷听
消息
《国语辞典》:
隔窗有耳
拼音:
gé chuāng yǒu ěr
比喻说秘密时要小心谨慎,防备有人偷听。参见「隔墙有耳」条。《聊斋志异。卷一○。胭脂》:「蝴蝶过墙,隔窗有耳;莲花卸瓣,堕地无踪。」
分类:
秘密
时要
小心谨慎
防备
备有
偷听
《国语辞典》:
隔墙还有耳(隔墙还有耳)
拼音:
gé qiáng hái yǒu ěr
比喻说秘密时要小心谨慎,防止别人偷听。参见「隔墙有耳」条。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岂不闻隔墙还有耳,窗外岂无人?」
分类:
秘密
时要
小心谨慎
防止
偷听
《国语辞典》:
窃听器(窃听器)
拼音:
qiè tīng qì
为偷听他人机密或谈话内容,所暗中装置的一种电子器材。可将窃听到的内容转化成电波,再由接收器还原。
分类:
偷听
他人
机密
谈话
暗中
中装
装置
电子
器材
《國語辭典》:
隔墙有耳(隔牆有耳)
拼音:
gé qiáng yǒu ěr
墙外有人偷听,秘密外泄。语本《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后比喻说秘密时,要防备有人偷听。《野叟曝言》第九五回:「隔墙有耳,沈兄怎这样口敞?」也作「隔墙还有耳」、「隔窗有耳」。
分類:
墙外
外有
偷听
秘密
泄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