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停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偃息
(1).谓偃兵息民。《吕氏春秋·顺说》:“説虽未大行, 田赞 可谓能立其方矣。若夫偃息之义,则未之识也。”
(2).敛藏退息。《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愿怡神无事,偃息衡门,任其飞沉,与时抑扬。” 宋 苏舜钦 《又答范资政书》:“阁下前视卿辅之地不欲处,谦让引去,偃息藩镇,以閒放自喜,此正得时止之道也。”
(3).睡卧止息。 宋 司马光 《和君倚藤床十二韵》:“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虽有八尺牀,初无偃息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儼然而民上也者,偃息在牀,漠若无事,寧知水火狱中,有无数寃魂,伸颈延息,以望拔救耶!”
(4).停止;使停止。 唐 杜甫 《初冬》诗:“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 金世宗 ﹞偃息干戈,修崇学校,议者以为有 汉 文景 风。”《文汇报》1977.10.6:“虽然身体患病,在家休养,但是他那种要为发展祖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信念并没有偃息。”
(5).平静,安静。 宋 苏轼 《祭魏国韩令公文》:“功成而退,三镇偃息。”
(2).敛藏退息。《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愿怡神无事,偃息衡门,任其飞沉,与时抑扬。” 宋 苏舜钦 《又答范资政书》:“阁下前视卿辅之地不欲处,谦让引去,偃息藩镇,以閒放自喜,此正得时止之道也。”
(3).睡卧止息。 宋 司马光 《和君倚藤床十二韵》:“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虽有八尺牀,初无偃息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儼然而民上也者,偃息在牀,漠若无事,寧知水火狱中,有无数寃魂,伸颈延息,以望拔救耶!”
(4).停止;使停止。 唐 杜甫 《初冬》诗:“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 金世宗 ﹞偃息干戈,修崇学校,议者以为有 汉 文景 风。”《文汇报》1977.10.6:“虽然身体患病,在家休养,但是他那种要为发展祖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信念并没有偃息。”
(5).平静,安静。 宋 苏轼 《祭魏国韩令公文》:“功成而退,三镇偃息。”
《國語辭典》:收敛(收斂) 拼音:shōu liàn
1.收取租税。《礼记。月令》:「命百官,始收敛。」《东周列国志》第二回:「褒珦之子洪德,偶因收敛,来到乡间。」
2.收穫禾稼。《大戴礼记。千乘》:「方秋三月,收敛以时。」宋。陆游 〈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诗:「霜晴收敛少在家,饼饵今冬不忧窄。」
3.行为较为检点严肃,而不再放纵。《汉书。卷七○。傅常郑甘陈段传。陈汤》:「陈汤傥𦳝,不自收敛。」清。李渔《比目鱼》第一一出:「用豪奴,使狠仆,非是我不知收敛。」
4.数学上指一数列或级数,当其项数增至无限大,而它的值趋近于某数时,称此数列或级数为「收敛」。
2.收穫禾稼。《大戴礼记。千乘》:「方秋三月,收敛以时。」宋。陆游 〈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诗:「霜晴收敛少在家,饼饵今冬不忧窄。」
3.行为较为检点严肃,而不再放纵。《汉书。卷七○。傅常郑甘陈段传。陈汤》:「陈汤傥𦳝,不自收敛。」清。李渔《比目鱼》第一一出:「用豪奴,使狠仆,非是我不知收敛。」
4.数学上指一数列或级数,当其项数增至无限大,而它的值趋近于某数时,称此数列或级数为「收敛」。
《漢語大詞典》:住罢(住罷)
停止。《元典章·刑部五·烧埋》:“今钦奉詔书条画内节,该住罢 至大 银钞,不使铜钱,依旧印造 中统 钞与 至元 钞,子母并行,以便民用。”《水浒传》第八二回:“十日已外,住罢买市,号令大小收拾赴京朝覲。”
分類: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