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停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销歇(銷歇)
(1).消失。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容华坐销歇,端为谁苦辛。”一本作“ 消歇 ”。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五:“客光未锁歇,欢爱忽蹉跎。” 明
唐顺之 《陈封君六十寿序》:“閭巷之人,曩与等夷者,莫不奔走伏謁,喘汗不暇,然曾未几而景响销歇。”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神话虽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
(2).衰败零落。 唐
司空曙 《过庆宝寺》诗:“禪宫亦销歇,尘世转堪哀。” 宋
范成大 《楚辞·交难》:“恐青女兮行秋,奄销歇兮众芳。”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人世有好必有歉,有荣华必有销歇。”
(3).停息;休止。 梁启超
《雅典小志·发端》:“ 雅典 立国之精神,歷数千年继续不断,以传至今日。虽其间或稍销歇,要不过如 黄河 之有伏流。” 鲁迅
《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元 人杂剧虽然早经销歇,但尚有流传的曲本,来示人以大概的情况。”
《國語辭典》:安息 拼音:ān xí
1.安处閒逸。《诗经。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2.安歇、休息。《三国演义》第五三回:「今日全胜,吴兵远遁,将军何不卸甲安息?」《老残游记》第六回:「旱路劳顿,天时不早了,安息罢!」
3.表示死亡或悼念死者的宛转用语。如:「他已经安息了!」、「我会继承您的遗志,您放心安息吧!」
4.国名。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到安息,后遂有往来。与中国交通颇早,佛教兴盛,有高僧安清等多人入中国传教。见《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也称为「帕提亚」。
《國語辭典》:止息 拼音:zhǐ xí
停息。《楚辞。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國語辭典》:寝息(寢息) 拼音:qǐn xí
1.睡卧休息。《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2.停息、止习。《北齐书。卷四六。循吏传。张华原传》:「为兖州刺史,人怀感附,寇盗寝习。」
《國語辭典》:停止 拼音:tíng zhǐ
不继续,不进行。如:「政府停止徵收盐税。」
《漢語大詞典》:偃戢
停息。 前蜀
杜光庭 :“俾五兵偃戢,百穀滋丰,中外和寧,生灵舒泰。”
《國語辭典》:歇脚(歇腳) 拼音:xiē jiǎo
行路疲乏而暂时休息。《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更行几步,那里便是崔宁住处。小娘子到家中歇脚,却也不妨。」《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行路饥渴,偶来一个村家歇脚,打个中火。」也作「歇腿」、「歇足」。
《國語辭典》:止泊 拼音:zhǐ bó
停下来休息。晋。陶渊明〈杂诗〉一二首之五:「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南朝梁。
钟嵘 :「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國語辭典》:停歇 拼音:tíng xiē
停止、歇息。《水浒传》第七七回:「我等且再整练马步将士,停歇三日,养成锐气,将息战马。」
《漢語大詞典》:停休
停止;停息。 宋
道潜 《次韵黄子理宣德田居四时》之三:“机丝迫邻女,札札无停休。”
《漢語大詞典》:歇落
(1).消失;衰落。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六:“春芳行歇落,是人方未齐。”
(2).停息;居住。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卫朝奉 见他人物整齐,説话伶俐,收纳了,拨一间房与他歇落。”
《漢語大詞典》:引止
停息;制止。
《后汉书·袁安传》:“ 宋由 惧,遂不敢復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 章炳麟
《箴新党论》:“如 瞿式耜 之忠纯,而犹有内实五姬,临命 桂林 ,欲与妾诀,为 张同敞 所引止。”
《漢語大詞典》:希歇
稀少;停息。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声交稍希歇,此意更坚滋。”
《漢語大詞典》:歇憩
停息;休息。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之下引《人生要览》:“士农工商与手艺,总莫歇憩要辛勤。”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她歇憩的地方是个荒凉的沙丘,没有树木也没有人烟。”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七章:“母亲被一担一百多斤重的水,压得可真够呛,走几步就要歇憩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