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经中弥陀偈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即后出阿弥陀佛偈也。(参见:后出阿弥陀佛偈)
(经名)即后出阿弥陀佛偈也。(参见:后出阿弥陀佛偈)
一四句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句所成之一偈文也。心地观经二曰:「劝诸众生,开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真实波罗蜜多。」
【佛学常见辞汇】
一个由四句话所构成的偈文。
(术语)四句所成之一偈文也。心地观经二曰:「劝诸众生,开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真实波罗蜜多。」
【佛学常见辞汇】
一个由四句话所构成的偈文。
一偈
【佛学大辞典】
(杂语)规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见偈字下。涅槃经二十二曰:「一偈之力,尚能如是。」法华经法师品曰:「妙法华经,一偈一句。」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偈者,西域记云:旧曰偈,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华言颂。诸经虽五字七字,为句不同,皆以四句为一偈也。
(杂语)规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见偈字下。涅槃经二十二曰:「一偈之力,尚能如是。」法华经法师品曰:「妙法华经,一偈一句。」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偈者,西域记云:旧曰偈,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华言颂。诸经虽五字七字,为句不同,皆以四句为一偈也。
七佛说偈
【佛学大辞典】
(杂语)景德传灯录一,谓过去之七佛各举得法之偈,谓之七佛之说偈。此七佛之说偈不知出何经典,是宝林传著者慧炬之捏造也。释门正统四痛斥之。
(杂语)景德传灯录一,谓过去之七佛各举得法之偈,谓之七佛之说偈。此七佛之说偈不知出何经典,是宝林传著者慧炬之捏造也。释门正统四痛斥之。
七佛通戒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毗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为第一,佛说无为最。不以剃须发,害他为沙门。第二式诘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非邪,慧者护不著。弃捐于众恶,在世为黠慧。第三毗舍罗婆佛偈(七十年中说一偈半):不害亦不非,奉行于大戒。于食知止足,床座亦复然。执志为专一,是则诸佛教。第四拘楼孙佛偈(六十年中说二偈):譬如蜂采华,其色甚香洁。以味惠于他,道士游聚落。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第五拘那含牟尼佛偈(三十年中说一偈):执志莫轻戏,当学尊寂道。贤者无愁忧,常灭志所念,第六迦叶佛偈(二十年中但说一偈):「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第七释迦佛偈(十二年中但说一偈):「护口意法净,身行亦清净。净此三行迹,修行他人道。」又散见于四分律戒本,五分律戒本及法句经。所记虽略异,而原偈文之同一,则无疑。增一阿含经一曰:「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此偈,诸恶莫作云云。」即七佛中迦叶佛之偈(法句经原本第十二章第百八十三偈)也。法华玄义二,亦有「七佛通戒偈云:诸恶莫作云云。」
(术语)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毗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为第一,佛说无为最。不以剃须发,害他为沙门。第二式诘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非邪,慧者护不著。弃捐于众恶,在世为黠慧。第三毗舍罗婆佛偈(七十年中说一偈半):不害亦不非,奉行于大戒。于食知止足,床座亦复然。执志为专一,是则诸佛教。第四拘楼孙佛偈(六十年中说二偈):譬如蜂采华,其色甚香洁。以味惠于他,道士游聚落。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第五拘那含牟尼佛偈(三十年中说一偈):执志莫轻戏,当学尊寂道。贤者无愁忧,常灭志所念,第六迦叶佛偈(二十年中但说一偈):「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第七释迦佛偈(十二年中但说一偈):「护口意法净,身行亦清净。净此三行迹,修行他人道。」又散见于四分律戒本,五分律戒本及法句经。所记虽略异,而原偈文之同一,则无疑。增一阿含经一曰:「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此偈,诸恶莫作云云。」即七佛中迦叶佛之偈(法句经原本第十二章第百八十三偈)也。法华玄义二,亦有「七佛通戒偈云:诸恶莫作云云。」
八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仁王经所说之四无常偈,总有八颂,谓为八偈之文。
(杂名)仁王经所说之四无常偈,总有八颂,谓为八偈之文。
八渐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唐白居易,就观、觉、定、慧、明、通、济、舍之八言,各颂一偈,此八言为入道之渐门,故称八渐。见传灯录二十九载之。
(杂名)唐白居易,就观、觉、定、慧、明、通、济、舍之八言,各颂一偈,此八言为入道之渐门,故称八渐。见传灯录二十九载之。
十四行偈
【佛学大辞典】
(书名)善导观经疏最首之归三宝偈,为四句十四偈,故称十四行偈。
(书名)善导观经疏最首之归三宝偈,为四句十四偈,故称十四行偈。
十来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示现当二世之果报有十偈。各偈以来字结,故名。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杂名)示现当二世之果报有十偈。各偈以来字结,故名。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三力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说三力之偈颂也。(参见:三力)
(杂名)说三力之偈颂也。(参见:三力)
三力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佛之威力,二、三昧之力,三、行者之本功德力。此三力和合,能于定中见佛谓之般舟三昧。般舟译作佛立。见止观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以此偈中说三力故称为三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三、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曰:「以我功德力故,以如来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缘合故,则能成就不思议业也。」【又】一、慧眼力,明法药也。二、法眼力,知病障也。三、化导力,应病授药使得服行也。见止观五。【又】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愿功德力。见教行录一。
【佛学常见辞汇】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2。慧眼力、法眼力、化导力。3。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愿功德力。
(名数)一、佛之威力,二、三昧之力,三、行者之本功德力。此三力和合,能于定中见佛谓之般舟三昧。般舟译作佛立。见止观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以此偈中说三力故称为三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三、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曰:「以我功德力故,以如来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缘合故,则能成就不思议业也。」【又】一、慧眼力,明法药也。二、法眼力,知病障也。三、化导力,应病授药使得服行也。见止观五。【又】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愿功德力。见教行录一。
【佛学常见辞汇】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2。慧眼力、法眼力、化导力。3。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愿功德力。
三誓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无量寿经上载法藏比丘说四十八愿讫,更说偈,立三重之誓愿。谓之三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愿。(中略)当雨玲妙华。」是也。六要钞二本曰:「六八愿上重有此誓,是故此偈云重誓偈。(中略)义寂云:望三种果:一望满愿果,二望大施果,三望名闻果。依此三誓,此偈又名云三誓偈。」又,净家一流称为四誓偈,盖总三誓偈以下偈语为一誓也。
(杂名)无量寿经上载法藏比丘说四十八愿讫,更说偈,立三重之誓愿。谓之三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愿。(中略)当雨玲妙华。」是也。六要钞二本曰:「六八愿上重有此誓,是故此偈云重誓偈。(中略)义寂云:望三种果:一望满愿果,二望大施果,三望名闻果。依此三誓,此偈又名云三誓偈。」又,净家一流称为四誓偈,盖总三誓偈以下偈语为一誓也。
三轮清净偈
【佛学大辞典】
(杂语)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三轮故云三轮清净偈。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偈。(参见:三轮相)
(杂语)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三轮故云三轮清净偈。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偈。(参见:三轮相)
大权神王经偈颂
【佛学大辞典】
(经名)密迹力大权神王经偈颂之略名。
(经名)密迹力大权神王经偈颂之略名。
水说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憍梵波提入水定而涅槃时所说者。(参见:憍梵波提)
(杂名)憍梵波提入水定而涅槃时所说者。(参见:憍梵波提)
憍梵波提
【佛学大辞典】
(人名)Gava%m%pati,又作憍梵钵提,迦梵波提,笈房钵底。比丘名。译曰牛呞,牛王,牛相等。解律第一。法华文句二上曰:「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馀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呞。」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憍梵波提,讹也。过去因摘一茎禾数颗坠地,五百生中作牛偿他。今虽人身,尚作牛蹄牛呞之相,因号为牛相比丘。」
(人名)Gava%m%pati,又作憍梵钵提,迦梵波提,笈房钵底。比丘名。译曰牛呞,牛王,牛相等。解律第一。法华文句二上曰:「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馀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呞。」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憍梵波提,讹也。过去因摘一茎禾数颗坠地,五百生中作牛偿他。今虽人身,尚作牛蹄牛呞之相,因号为牛相比丘。」
四出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此偈涅槃经九及十五,廿五,廿六(南本经)四处说之,是名四出偈。又名柱偈,四柱文。法华文句记六上曰:「此一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四柱,亦云四出偈。故知释不当理,涅槃室倾。」辅行五曰:「又以四出偈消,言四出者,此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四柱。」
(术语)「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此偈涅槃经九及十五,廿五,廿六(南本经)四处说之,是名四出偈。又名柱偈,四柱文。法华文句记六上曰:「此一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四柱,亦云四出偈。故知释不当理,涅槃室倾。」辅行五曰:「又以四出偈消,言四出者,此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