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偈之一。(参见:偈)
(术语)二种偈之一。(参见:偈)
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Ga%tha%,译曰颂。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颂者,美歌。伽陀者,联美辞而歌颂之者,故译曰颂。(参见:伽陀)。又偈训为竭,竭也。摄尽其义之意。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偈者,竭也。摄义尽,故名为偈。」
【佛学常见辞汇】
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俗语佛源】
「偈」,梵语Gatha(偈陀或伽他)的省音译,意译为讽颂、重颂,或音义并译为偈颂,通常由固定的字数和音节组成。佛经在用散文(长行)叙述以后,往往又用韵文(偈)概括地复述一遍,以加强读者的印象。「偈」这种体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曾起到有利的影响,形成了一种韵白交替而为人们喜爱的说唱文学。后来有些僧人、文士也喜欢作偈。这种偈实际上是一种简短活泼、寓意深刻的诗歌。《涅槃经·圣行品》上说,释迦牟尼过去世在雪山修道时,曾为了听到「半偈」而舍身。这「半偈」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陀说法「善巧」,有时能以一句演无量法。半偈虽短,但概括了佛教的全部旨趣。南朝陈·徐陵《傅大士碑》:「割身奉鬼,闻半偈于《涅槃》。」即指为半偈舍身之事。(李明权)
(术语)Ga%tha%,译曰颂。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颂者,美歌。伽陀者,联美辞而歌颂之者,故译曰颂。(参见:伽陀)。又偈训为竭,竭也。摄尽其义之意。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偈者,竭也。摄义尽,故名为偈。」
【佛学常见辞汇】
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俗语佛源】
「偈」,梵语Gatha(偈陀或伽他)的省音译,意译为讽颂、重颂,或音义并译为偈颂,通常由固定的字数和音节组成。佛经在用散文(长行)叙述以后,往往又用韵文(偈)概括地复述一遍,以加强读者的印象。「偈」这种体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曾起到有利的影响,形成了一种韵白交替而为人们喜爱的说唱文学。后来有些僧人、文士也喜欢作偈。这种偈实际上是一种简短活泼、寓意深刻的诗歌。《涅槃经·圣行品》上说,释迦牟尼过去世在雪山修道时,曾为了听到「半偈」而舍身。这「半偈」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陀说法「善巧」,有时能以一句演无量法。半偈虽短,但概括了佛教的全部旨趣。南朝陈·徐陵《傅大士碑》:「割身奉鬼,闻半偈于《涅槃》。」即指为半偈舍身之事。(李明权)
花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譬经之散文曰散花。其偈颂曰贯花。又曰花偈。(参见:贯花)。又谓达磨之传法偈。祖庭事苑三曰:「花偈:初祖达磨传法,一花五叶之偈。」(参见:一花)
(杂名)譬经之散文曰散花。其偈颂曰贯花。又曰花偈。(参见:贯花)。又谓达磨之传法偈。祖庭事苑三曰:「花偈:初祖达磨传法,一花五叶之偈。」(参见:一花)
一花
【三藏法数】
(出梵网经)
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我者,释迦佛自谓也。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诸惑究尽谓之净,众德悉圆谓之满也。方坐者,方,正也,谓安住正法也。莲华者,华藏世界也,以其形似莲华,故以名之。台者,华藏世界之中央也。华严经云:风轮持香海,香海出莲华,莲华持世界。是也。)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莲华有千叶,故云千华。一华叶上,现一释迦佛,故云复现千释迦。此千释迦,乃从卢舍那佛出现也。)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于一花叶复现百亿国土,每一国土又现一释迦佛,则有千百亿国土,千百亿释迦佛。此千百亿释迦,乃从千叶上千释迦现出也。通而言之,卢舍那佛现出千释迦,千释迦佛现出千百亿释迦。今此四天下,乃是千百亿国土中之一土;释迦牟尼佛,乃是千百亿释迦中之一佛也。)
(出梵网经)
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我者,释迦佛自谓也。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诸惑究尽谓之净,众德悉圆谓之满也。方坐者,方,正也,谓安住正法也。莲华者,华藏世界也,以其形似莲华,故以名之。台者,华藏世界之中央也。华严经云:风轮持香海,香海出莲华,莲华持世界。是也。)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莲华有千叶,故云千华。一华叶上,现一释迦佛,故云复现千释迦。此千释迦,乃从卢舍那佛出现也。)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于一花叶复现百亿国土,每一国土又现一释迦佛,则有千百亿国土,千百亿释迦佛。此千百亿释迦,乃从千叶上千释迦现出也。通而言之,卢舍那佛现出千释迦,千释迦佛现出千百亿释迦。今此四天下,乃是千百亿国土中之一土;释迦牟尼佛,乃是千百亿释迦中之一佛也。)
夜叉说半偈
【佛学大辞典】
(传说)涅槃经十四,记释帝桓因身变为罗刹,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之半偈,与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半偈。(参见:半偈)
(传说)涅槃经十四,记释帝桓因身变为罗刹,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之半偈,与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半偈。(参见:半偈)
半偈
【佛学大辞典】
(本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刹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刹不听。乃约舍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经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涅槃经十四曰:「为求八字故,弃所爱身。」
(本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刹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刹不听。乃约舍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经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涅槃经十四曰:「为求八字故,弃所爱身。」
念佛正信偈
【佛学大辞典】
(书名)日本亲鸾著。在净土文类钞中。由六十行百十二句而成。与正信念佛偈少异,而义意则全然相同。正信偈由第十八之因愿文「三信十念」而题为正信念佛。此偈由其成就之文「闻名欢喜,」而命名念佛正信。
(书名)日本亲鸾著。在净土文类钞中。由六十行百十二句而成。与正信念佛偈少异,而义意则全然相同。正信偈由第十八之因愿文「三信十念」而题为正信念佛。此偈由其成就之文「闻名欢喜,」而命名念佛正信。
孤起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部教中有伽陀与祇夜二者。皆是偈语之体,然祇夜为重说前之经文而结以偈文者,故谓之重颂偈,伽陀不然,为单结之偈文,故曰孤起偈。玄义一下曰:「或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分教之一。
(术语)十二部教中有伽陀与祇夜二者。皆是偈语之体,然祇夜为重说前之经文而结以偈文者,故谓之重颂偈,伽陀不然,为单结之偈文,故曰孤起偈。玄义一下曰:「或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分教之一。
法身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也。而常约于其说苦谛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勒论中所说曰:「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我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即盖诸法从缘生一句,说诸法之为因缘生,苦空无常无我,苦谛之相也。此法缘二字,说其生苦法之因缘之法,即集谛也,尽之一字说灭苦集,即灭谛也。道谛可以苦集为例而知,不必说也。智度论十一曰:「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其他诸经论所说之偈颂,总为生灭,即苦灭之二谛也。佛本行集经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又】此偈明说法身之不生不灭,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经曰:「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大日经疏六曰:「法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
(术语)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也。而常约于其说苦谛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勒论中所说曰:「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我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即盖诸法从缘生一句,说诸法之为因缘生,苦空无常无我,苦谛之相也。此法缘二字,说其生苦法之因缘之法,即集谛也,尽之一字说灭苦集,即灭谛也。道谛可以苦集为例而知,不必说也。智度论十一曰:「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其他诸经论所说之偈颂,总为生灭,即苦灭之二谛也。佛本行集经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又】此偈明说法身之不生不灭,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经曰:「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大日经疏六曰:「法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
法身舍利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法身偈)
(术语)(参见:法身偈)
法身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也。而常约于其说苦谛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勒论中所说曰:「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我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即盖诸法从缘生一句,说诸法之为因缘生,苦空无常无我,苦谛之相也。此法缘二字,说其生苦法之因缘之法,即集谛也,尽之一字说灭苦集,即灭谛也。道谛可以苦集为例而知,不必说也。智度论十一曰:「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其他诸经论所说之偈颂,总为生灭,即苦灭之二谛也。佛本行集经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又】此偈明说法身之不生不灭,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经曰:「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大日经疏六曰:「法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
(术语)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也。而常约于其说苦谛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勒论中所说曰:「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我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即盖诸法从缘生一句,说诸法之为因缘生,苦空无常无我,苦谛之相也。此法缘二字,说其生苦法之因缘之法,即集谛也,尽之一字说灭苦集,即灭谛也。道谛可以苦集为例而知,不必说也。智度论十一曰:「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其他诸经论所说之偈颂,总为生灭,即苦灭之二谛也。佛本行集经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又】此偈明说法身之不生不灭,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经曰:「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大日经疏六曰:「法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
阿利沙偈
【佛学大辞典】
(真言)谓古仙成就之真言也。大日经疏曰:「所说阿利沙偈,名为自然成就真言。」供养法疏下曰:「阿利沙,叹佛功德也。」
(真言)谓古仙成就之真言也。大日经疏曰:「所说阿利沙偈,名为自然成就真言。」供养法疏下曰:「阿利沙,叹佛功德也。」
阿弥陀佛偈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以偈颂赞叹净土者。
(经名)具名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以偈颂赞叹净土者。
往生论偈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与往生论同。
(书名)与往生论同。
往生礼赞偈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善导著,五部九帖之一。述为愿往生之礼赞。六时礼赞在此中。
(书名)一卷,唐善导著,五部九帖之一。述为愿往生之礼赞。六时礼赞在此中。
朱利槃特诵一偈
【佛学大辞典】
(故事)(参见:半托迦)
(故事)(参见:半托迦)
要偈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主要之偈颂。
(杂语)主要之偈颂。
重誓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三誓偈之异名。
(杂名)三誓偈之异名。
香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佛前燃香时所唱之偈。亦称烧香回向文。常用者为华严经:「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薰證寂灭。」四句。此外见释氏要览卷上等。
(杂名)佛前燃香时所唱之偈。亦称烧香回向文。常用者为华严经:「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薰證寂灭。」四句。此外见释氏要览卷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