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偃仆  拼音:yǎn pū
倒下。《魏书。卷五一。列传。韩茂》:「时有风,诸军旌旗皆偃仆。」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下。游嵩山日记》:「少林松柏俱脩伟,不似岳庙偃仆盘曲。」
分類:仆倒
《骈字类编》:月偃
刘峻相经序:日角月偃之奇,龙栖虎踞之美,地静镇于城缠,天关运于掌策。金槌玉枕,磊落相望,代犀起盖,隐辚交映。井宅既兼,食匮已实,抑亦帝王卿相之明效也。 庾信拟连珠:城形月偃,阵气云铺。
《漢語大詞典》:偃植
伏倒与直立。 宋 范成大 《青青磵上松送致远入官》诗:“偃植虽不同,臭味乃相得。”
分類:伏倒直立
《漢語大詞典》:偃甲
(1).藏甲衣不用,谓停止战争。晋书·苻坚载记:“开山泽之利,公私共之,偃甲息兵,与境内休息。”
(2).指埋伏兵士。陈书·陆子隆传:“ 子隆 设伏於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 行师 至,腹背击之, 行师 大败,因乞降。”
《漢語大詞典》:武偃
战事停息。 唐 王起 《黿鼉为梁赋》:“我皇仁洽道丰,文修武偃,要荒毕服。” 明 杨柔胜《玉环记·延赏庆寿》:“文修武偃乐无虞,尽将兵器为农器。”
分類:战事停息
《国语辞典》:狐偃  拼音:hú yǎn
人名。字子犯,春秋晋人。为晋文公舅,故也称为「舅犯」。文公为公子时,出亡在外,偃与兄毛从之十九年;及文公归国,乃以偃为大夫,信任不疑,言听计从,最后辅佐文公平定周室之乱而成霸业。
《韵府拾遗 质韵》:偃笔(偃笔)
齐书周颙传:每至滂使发动,遵赴常促,辄有柤杖被录,泣涕告哀。下官未尝不临食罢箸当书偃笔。
《漢語大詞典》:偃休
休息。 宋 欧阳修 《画舫斋记》:“凡偃休於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 宋 王安石 《张氏静居院》诗:“老矣归偃休,买地斸荒芜。”
分類:休息
《漢語大詞典》:偃节(偃節)
放下符节。指完成使命归来。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功成偃节,復执大柄,君臣相遇,播於乐章。”
《骈字类编》:木偃
书金縢: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
《骈字类编》:昼偃(昼偃)
汉灵帝 招商歌 凉风起兮日照渠,青荷昼偃叶夜舒,惟日不足乐有馀,清丝流管歌玉凫,千年万岁嘉难喻。
《漢語大詞典》:休偃
犹休息。《汉书·文学传下·刘杳》:“﹝ 沈约 ﹞结宇东郊,匪云止息,政復颇寄夙心,时得休偃。”旧唐书·崔元综传:“ 元综 勤於政事,每在中书,必束带至晚,未尝休偃。”
分類:休息
《漢語大詞典》:偃月堂
唐 李林甫 堂名。新唐书·姦臣传上·李林甫:“ 林甫 有堂如偃月,号 月堂 。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之,思所以中伤者。若喜而出,即其家碎矣。”后因以喻称权臣嫉害忠良的地方。 宋 汪藻 《醉别刘季高侍郎》诗:“英姿合上 凌烟阁 ,巧譖曾遭 偃月堂 。”
《漢語大詞典》:偃曝
伏卧曝日。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寒荣共偃曝,春醖时献斟。” 唐 孟浩然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
分類:伏卧
《骈字类编》:一偃
管子:一偃一侧,不然不得。大文三曾而贵义与德,大武三曾而偃武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