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借钱(借钱)  拼音:jiè qián
借用金钱款项。《老残游记》第四回:「掌匮的道:『你老放心,我不问你借钱!』」
《國語辭典》:便钱(便錢)  拼音:biàn qián
宋开宝年间发行的票券。古时商人行贾各地,携钱不便,故常至朝廷所设的便钱务,申请以钱换券,凭券至各州取钱。凡持券兑换,必须当天给付,因其便利取钱,故称「便钱」。
《國語辭典》:当当(噹噹)  拼音:dāng dāng
拟声词。形容钟声。《红楼梦》第五一回:「只听外间房中十锦隔上的自鸣钟当当的两声。外间值宿的老嬷嬷嗽了两声,因说道:『姑娘们睡罢,明儿再说罢。』」
《漢語大詞典》:进当(進當)
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没有衣服进当时,便赊债,而且处处都有‘酒债’。”
《國語辭典》:放债(放債)  拼音:fàng zhài
借钱与人收取利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当初是你每众人总承我这样好主顾放债,本利丝毫不曾见面,反又要我拿出银子来。」也作「放帐」。
《國語辭典》:押当(押當)  拼音:yā dàng
1.收受抵押物放债取利的店铺。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四。述异。张汶祥之狱》:「值马公巡抚浙江,擒斩海盗颇众,复禁歇押当,汶祥益贫无赖。」
2.抵押借钱。
《漢語大詞典》:借商
谓向商人借钱。新唐书·食货志二:“税法既行,民力未及宽,而 朱滔 、 王武俊 、 田悦 合从而叛,用益不给。而借商之令出。”
分類:商人借钱
《漢語大詞典》:率税
唐 代由率贷转化而来的一种杂税。率贷在名义上是向富户借钱,率税则为按财产的多少而抽税。 唐 元稹 《论当州朝邑等代纳率钱状》:“缘 夏阳 、 韩城 两县残破,量减逃户率税,每年摊配 朝邑 、 澄城 、 郃阳 三县代纳钱六百七十九贯九百二十一文。”参见“ 率贷 ”。
《漢語大詞典》:率贷(率貸)
唐 代的一种杂税,即对富户按其财产的比率强制举债。新唐书·食货志一:“ 肃宗 即位,遣御史 郑叔清 等籍 江 、 淮 、 蜀 、 汉 富商右族訾畜,十收其二,谓之率贷。”
《國語辭典》:借债(借債)  拼音:jiè zhài
向人借钱。元。曾瑞〈迎仙客。施计策〉曲:「借债我做著傍牌,可敢别烧上风流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这二百块钱,不定他两三个时辰,就化完了,那里够他一个月的用?闹到不得了,便在外头借债用。」
分類:借债借钱
《漢語大詞典》:当卖(當賣)
以物品抵押向当铺借钱。 巴金 《家》三三:“居然做得出这种丑事:把你妻子的首饰也骗去当卖了。”
《國語辭典》:押帐(押帳)  拼音:yā zhàng
以物品抵押借钱,用来抵押的物品,称为「押帐」。也作「押账」。
《漢語大詞典》:押账
借钱时用某种物品作抵押。例如:叫他把细软留下作押账为当头。——《七侠五义》
《国语辞典》:揭债还债(揭债还债)  拼音:jiē zhài huán zhài
以债养债,借钱来还债。《歧路灯》第三○回:「此时不肯当卖原好,若再揭起来,每日出起利息来,将来搭了市房,还怕不够哩!那才是揭债还债,窟窿常在。」
分类:借钱还债
《国语辞典》: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拼音:hǎo jiè hǎo huán,zài jiè bù nán
(谚语)向人借东西或借钱,能守信用按期归还,以后再借就容易了。《西游记》第一六回:「『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行者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国语辞典》:放囊的  拼音:fàng náng de
赌场中有专门借钱给输光了的赌客的人,称为「放囊的」。《水浒传》第一○四回:「赢的都被把梢的,放囊的,拈了头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