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66,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下一页
万行难修屈
善修事业
如说修行
闻思修慧
修习梵行先苦后乐
寄位修行相
修道位
修慈悯物
不修大慈之心
勤修善法可爱乐法
修行施门
修行戒门
修行忍门
修行进门
佛类词典(续上)
建立修定业轮万行难修屈
善修事业
如说修行
闻思修慧
修习梵行先苦后乐
寄位修行相
修道位
修慈悯物
不修大慈之心
勤修善法可爱乐法
修行施门
修行戒门
修行忍门
修行进门
建立修定业轮
【三藏法数】
谓令众生修行正观,观察无明烦恼起灭之相,及观察世间如幻如化;以安那般那数息之法,修习静虑,则能摧破一切惑业,心住正定,是为建立修定业轮。(梵语安那般那,华言出息入息,即数息观也。)
谓令众生修行正观,观察无明烦恼起灭之相,及观察世间如幻如化;以安那般那数息之法,修习静虑,则能摧破一切惑业,心住正定,是为建立修定业轮。(梵语安那般那,华言出息入息,即数息观也。)
万行难修屈
【三藏法数】
谓闻布施等波罗蜜多,修之甚难,心便退屈,是名万行难修屈。(梵语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
谓闻布施等波罗蜜多,修之甚难,心便退屈,是名万行难修屈。(梵语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
善修事业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于种种财法惠施众生,无所吝惜;诸佛戒律,坚守护持;遇诸苦难,忍受无悔;诸正法行,精进无怠;安住禅定,心不散乱;以正智慧,照了诸法;乃至种种行业皆悉修习,是为善修事业。(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谓修菩萨行者,于种种财法惠施众生,无所吝惜;诸佛戒律,坚守护持;遇诸苦难,忍受无悔;诸正法行,精进无怠;安住禅定,心不散乱;以正智慧,照了诸法;乃至种种行业皆悉修习,是为善修事业。(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如说修行
【三藏法数】
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證真空寂灭之道也。
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證真空寂灭之道也。
闻思修慧
【三藏法数】
谓人以闻思修之三慧,倍策精进,出生一切善根者,是为菩萨之善友也。
谓人以闻思修之三慧,倍策精进,出生一切善根者,是为菩萨之善友也。
修习梵行先苦后乐
【三藏法数】
梵即净也。谓人不辞劳苦,修习净行,净行既立,则能證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梵即净也。谓人不辞劳苦,修习净行,净行既立,则能證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寄位修行相
【三藏法数】
谓善财初见文殊,寄十信之位,智明生信,发菩提心,依此而起净行,参诸善友,修远离法,见诸法空,顿圆自性,发足南行,顺智光明,是名寄位修行相。(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谓善财初见文殊,寄十信之位,智明生信,发菩提心,依此而起净行,参诸善友,修远离法,见诸法空,顿圆自性,发足南行,顺智光明,是名寄位修行相。(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修道位
【三藏法数】
修道位者,谓修四谛道法,断欲界思惑,而證第二、第三果,故名修道也。(第二果即斯陀含,第三果即阿那含也。)
修道位者,谓修四谛道法,断欲界思惑,而證第二、第三果,故名修道也。(第二果即斯陀含,第三果即阿那含也。)
修慈悯物
【三藏法数】
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悯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悯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悯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悯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不修大慈之心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勤修善法可爱乐法
【三藏法数】
谓国王具足净信,能信过去未来善不善业人天果报,修习正因,以證圣果。是以普天之下,尊仰效慕,无不爱乐也。
谓国王具足净信,能信过去未来善不善业人天果报,修习正因,以證圣果。是以普天之下,尊仰效慕,无不爱乐也。
修行施门
【三藏法数】
施有三义:谓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法施也,是名修行施门。
施有三义:谓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法施也,是名修行施门。
修行戒门
【三藏法数】
谓不作众恶,远离愦闹,修头陀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轻如来所制禁戒,常护讥嫌,防止过失,故名修行戒门。(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抖擞尘劳也。)
谓不作众恶,远离愦闹,修头陀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轻如来所制禁戒,常护讥嫌,防止过失,故名修行戒门。(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抖擞尘劳也。)
修行忍门
【三藏法数】
谓能忍受他人损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故名修行忍门。
谓能忍受他人损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故名修行忍门。
修行进门
【三藏法数】
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勤修一切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是名修行进门。
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勤修一切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是名修行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