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雕章(鵰章,彫章)
(1).精心修饰文辞。晋书·乐志上:“三祖纷纶,咸工篇什,声歌虽有损益,爱翫在乎雕章。”
(2).犹美文。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 仇兆鳌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三国典略》:“ 齐 萧慤 尝於秋夜赋诗, 邢子才 曰:‘ 萧 之斯文,可谓雕章间出。’” 宋 宋祁 《答翰林苏学士》诗:“开颜忽见故人书,併得雕章念索居。”
鵰章:钮鼻作雕形的印章。 宋 苏辙 《王詵都尉宝绘堂词》:“百年将种存慨慷,西取 庸 蜀 践 戎 羌 。战袍赐锦盘鵰章,宝刀玉玦餘风霜。”
彫章:雕琢词章。《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自幼及长,述作不倦,固以理穷言行,事该军国,岂直彫章縟采而已哉!” 吕延济 注:“所有述作、言行、军国大事,岂直为彫饰文章,以为縟采乎!”
《國語辭典》:斲削  拼音:zhuó xuè
1.砍削、斩切。《管子。形势》:「斲削者,斤刀也。故曰:『奚仲之巧,非斲削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镕裁》:「裁则芜秽不生,镕则纲领昭畅,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斲削矣。」
2.损伤。《儒林外史》第八回:「与其出一个斲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
《漢語大詞典》:饰辞(飾辭)
(1).修饰言辞、文辞。庄子·天地:“合譬饰辞聚众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 汉 王充 论衡·对作:“故论衡者,所以銓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江 南閭里閒,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呼徵质为 周 郑 ,谓霍乱为 博陆 。”
(2).托辞掩饰。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諫,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国之得丧,如日月之蚀焉,非由饰辞矫説所能掩蔽也。”
(3).指虚浮不实之辞。汉书·王嘉传:“时冬月未尽二旬,而 相 心疑 云 寃,狱有饰辞。” 颜师古 注:“饰辞,假饰之辞,非其实也。”
《國語辭典》:失容  拼音:shī róng
1.因故无暇修饰仪容。《诗经。小雅。北山》:「或王事鞅掌。」汉。毛亨。传:「鞅掌,失容也。」唐。孔颖达。正义:「传以鞅掌为烦劳之状,故云失容。言事烦鞅掌然,不暇为容仪也。」
2.神色因惊惶而改变。《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文选。班固。东都赋》:「主人之辞未终,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也作「失色」。
《漢語大詞典》:好脩
喜爱修饰仪容。借指重视道德修养。《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 洪兴祖 补注:“皆言好自脩洁也。”
《漢語大詞典》:修词(修詞)
(1).修饰词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八:“有文,性好学修词,应进士举及第。”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三 唐 尚藻绘,故博之名在 王 、 杨 、 杜 、 韩 诸子,然修词之意胜矣。”《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那时先生教他做文字,却就知布局练格,琢句修词。” 清 黄宗羲 《庚戌集自序》:“若以修词为起衰,盍思 昌黎 以上之八代,除俳偶之文之外,词何尝不修?”
(2).指作文。《明诗纪事戊籤·黄佐》引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 才伯 髫齔以奇雋名,及入翰苑,博综今古,修词掞藻,争雄艺苑。” 刘师培 文说序:“幽居多暇,撰文説一书,篇章分析,隐法《雕龙》,庶修词士,得所取资。”
(3).指文辞。
《國語辭典》:调弄(調弄)  拼音:tiáo nòng
1.嘲笑戏弄。宋。蒋捷 洞仙歌。枝枝叶叶词:「枝枝叶叶,受东风调弄,便是莺穿也微动。」元。季子安〈粉蝶儿。这些时意懒心慵套。剔银灯〉曲:「俏冤家风流万种,他也待学七擒七纵,把我似勤儿般推磨相调弄。」
2.拨弄乐器。唐。方干 听段处士弹琴诗:「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出》:「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
《國語辭典》:妆饰(妝飾)  拼音:zhuāng shì
1.布置或打扮。《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推过一般三辆四轮车来,车上皆要一样妆饰──此车乃是孔明在蜀中预先造下的。」《红楼梦》第七○回:「众人不敢违拗,只得回房去,另妆饰了起来。」
2.点缀、衬托的东西。《聊斋志异。卷一○。瑞云》:「媪斥去妆饰,使与婢辈伍。」《红楼梦》第五七回:「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閒妆!」
《漢語大詞典》:镌凿(鐫鑿)
(1).雕刻。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石质坚硬,不可鐫凿。”《元典章·礼部六·杂例》:“ 至德真人 以此摸勒鐫凿上碑。”
(2).比喻刻意修饰文字。 宋 苏舜钦 《赠释秘演》诗:“不肯低心事鐫凿,直欲淡泊趋杳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庄南杰:“气虽壮遒,语过鐫凿。”
《漢語大詞典》:雕斲(彫斲)
亦作“ 雕斵 ”。亦作“ 雕斫 ”。
(1).刻削。 南朝 梁 鲍照 《山行见孤桐》诗:“幸愿见雕斵,为君堂上琴。”周书·武帝纪下:“雕斵之物,并赐贫民。” 清 吴伟业 《归云洞》诗:“归云何孱颜,雕斲自太古。”
(2).刻意修饰文辞。 唐 柳宗元 《复杜温夫书》:“吾虽少,为文不能自雕斵,引笔行墨,快意累累,意尽便止。”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她未经过学士大夫们的手所触动……所以还是未经雕斲的东西,相当的粗鄙俗气。”
(3).犹矫饰。 宋 王安石 《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贪者矜焉,而非雕斫以为廉;所不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矫抗以为勇。”
彫斲:1.雕琢,镂刻。北史·周纪下·武帝:“其路寝、 会义 、 崇信 、 含仁 、 云和 、 思齐 诸殿等,农隙之时,悉可毁撤。彫斲之物,并赐贫人。缮造之宜,务从卑朴。”斲,一本作“ 斵 ”。
(2).引申指矫饰。 宋 王安石《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贪者矜焉,而非彫斲以为廉;所不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矫抗以为勇。”
(3).比喻精心培育。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三岁依门下,千秋叹道东,经营惭小技,彫斲冀良工。”
《國語辭典》:涂泽(塗澤)  拼音:tú zé
化妆,修饰容貌。《新唐书。卷七六。后妃列传上。则天武皇后》:「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真真姿容明秀,不屑涂泽。」
《國語辭典》:涂饰(塗飾)  拼音:tú shì
粉刷美化。如:「这块老旧的天花板,在我们一番涂饰以后,焕然一新。」
《漢語大詞典》:饰貌(飾貌)
(1).显示于仪表。礼记·乐记:“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孔颖达 疏:“礼以检跡於外是饰貌也。” 陈澔 集说:“饰貌者,礼之检於外。”
(2).装饰表面。史记·礼书:“ 孝文 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 孝文 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
(3).修饰容貌。 汉 刘向 说苑·建本:“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后汉书·李固传》:“大行在殯,路人掩涕, 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 宋 刘敞 《无为军录事参军马易简可太子中舍致仕》:“控搏利禄者,至於迁籍损年,饰貌匿衰,以缓退休之期。”
《國語辭典》:雕绘(雕繪)  拼音:diāo huì
雕刻绘画。如:「他在雕绘方面获得卓越的成就。」
《漢語大詞典》:雕搜
谓刻意修饰文辞。搜,通“ 鎪 ”。通志·图谱:“义理之学尚攻击,词章之学务雕搜。”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讲学者动以词藻为雕搜之技,工文者则举拙语为谈笑之资,若柄凿不相入,无论也。”
《國語辭典》:涂饰(塗飾)  拼音:tú shì
粉刷美化。如:「这块老旧的天花板,在我们一番涂饰以后,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