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三脊茅
江 淮 间产的一种茅草。茎有三稜。亦名菁茅。古代以为祥瑞,多用于祭祀。《南史·江夏王刘义恭传》:“ 大明 元年,有三脊茅生 石头 西岸,又劝封禪,上甚悦。” 宋 刘敞 《三脊茅记》:“古之祭祀无不用茅者,而至於封禪则必三脊茅以为神藉。三脊茅出於 江 淮 之间,盖非其地不生。而 江 淮 之间则皆 楚 越 国也,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自 三代 之君莫不患之。故封禪者,必三脊茅,其意以为能服 楚 越 ,使以其职来贡。”
《漢語大詞典》:三茅君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 、 茅衷 。据传为 汉景帝 时 咸阳 人,先后隐 句曲山 (后名 三茅山 ,简称 茅山 ,在今 江苏 句容县 ),得道成仙, 太上老君 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 茅君 。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梁书·处士传·陶弘景》:“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昔 汉 有 咸阳 三 茅君 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 茅山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自三 茅君 以 丹阳 岁歉,死者盈道,因取丹头点银为金,化铁为银,以救饥人,故后人以煅粉点铜者,名其法曰丹阳。”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之三:“所以三 茅君 ,于焉吸清淑。”
《漢語大詞典》:鸿宝(鴻寶)
(1).道教修仙炼丹之书。《汉书·刘向传》:“上復兴神僊方术之事,而 淮南 有《枕中鸿宝苑祕书》。” 唐 皇甫冉 《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鸿宝》仙书祕,龙旂帝服尊。” 宋 陆游 《夜读隐书有感》诗:“力探《鸿宝》寻奇诀,剩采青精试祕方。” 清 孙枝蔚 《戏赠莫大岸》诗:“家无《鸿宝》书,安得铸金丹。”
(2).泛指珍贵的书籍。 柳亚子 《题〈太平天囯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和,直笔何人继 董狐 。鸿宝一编珍贮袭,他年同调岂终孤?”
(3).大宝;珍宝。 唐 权德舆 《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 王 之庄, 柳 之辩, 殷 之介,皆希代鸿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有士人得此书,珍为鸿宝。”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种种繆戾,由其高官厚禄之性素已养成,由是引犬羊为同种,奉豭尾为鸿宝。”
(4).《易·繫辞下》:“圣人之大宝曰位。”后因以“大宝”或“鸿宝”指帝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朕 崇寧皇帝 是也,嗣登鸿宝,未敢燕閒。”参见“ 大寳 ”。
(2).泛指珍贵的书籍。 柳亚子 《题〈太平天囯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和,直笔何人继 董狐 。鸿宝一编珍贮袭,他年同调岂终孤?”
(3).大宝;珍宝。 唐 权德舆 《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 王 之庄, 柳 之辩, 殷 之介,皆希代鸿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有士人得此书,珍为鸿宝。”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种种繆戾,由其高官厚禄之性素已养成,由是引犬羊为同种,奉豭尾为鸿宝。”
(4).《易·繫辞下》:“圣人之大宝曰位。”后因以“大宝”或“鸿宝”指帝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朕 崇寧皇帝 是也,嗣登鸿宝,未敢燕閒。”参见“ 大寳 ”。
《漢語大詞典》:九法
亦作“ 九灋 ”。
(1). 周 治理邦国的九种措施。《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灋,以佐王平邦国: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制军詰禁,以纠邦国;施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邦国;以小事大,以和邦国。”
(2).泛指治理天下的各种大法。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杨 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
(3).指 汉 《九章律》。《汉书·叙传下》:“ 汉 章九法, 太宗 改作。”参见“ 九章 ”。
(4).指道家修仙之法。 南朝 宋 鲍照 《谢赐药启》:“臣卫躬不谨,养命无术。情沦五难,妙谢九法。” 钱振伦 注引《列仙传》:“ 涓子 隐於 宕山 ,受 伯阳 九仙法。”
(1). 周 治理邦国的九种措施。《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灋,以佐王平邦国: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制军詰禁,以纠邦国;施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邦国;以小事大,以和邦国。”
(2).泛指治理天下的各种大法。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杨 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
(3).指 汉 《九章律》。《汉书·叙传下》:“ 汉 章九法, 太宗 改作。”参见“ 九章 ”。
(4).指道家修仙之法。 南朝 宋 鲍照 《谢赐药启》:“臣卫躬不谨,养命无术。情沦五难,妙谢九法。” 钱振伦 注引《列仙传》:“ 涓子 隐於 宕山 ,受 伯阳 九仙法。”
《國語辭典》:九章 拼音:jiǔ zhāng
1.古代天子冕服上的九种图饰。即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种图案。见《书经。益稷》唐。孔颖达。正义。
2.泛指多种图案。明。瞿佑《剪灯新话。卷四。鉴湖夜泛记》:「戴翠凤步摇之冠,蹑琼纹九章之履。」
3.《九章算术》的简称。参见「九章算术」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4.九章律的简称。参见「九章律」条。汉。王充《论衡。谢短》:「法律之家亦为儒生问曰:『九章,谁所作也?』」
5.楚辞篇名。王逸以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国,忧心罔极所作。分〈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
2.泛指多种图案。明。瞿佑《剪灯新话。卷四。鉴湖夜泛记》:「戴翠凤步摇之冠,蹑琼纹九章之履。」
3.《九章算术》的简称。参见「九章算术」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4.九章律的简称。参见「九章律」条。汉。王充《论衡。谢短》:「法律之家亦为儒生问曰:『九章,谁所作也?』」
5.楚辞篇名。王逸以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国,忧心罔极所作。分〈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