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92,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2 73 74 75 下一页
信力(二)
信所依止之根本及三宝
信己(二)
十信位
信佛
信法
信己(三)
信他
信分(三)
信分(四)
二门──起信二门
四觉──起信四觉
钝根名随信行
人不信受
佛类词典(续上)
信根(二)信力(二)
信所依止之根本及三宝
信己(二)
十信位
信佛
信法
信己(三)
信他
信分(三)
信分(四)
二门──起信二门
四觉──起信四觉
钝根名随信行
人不信受
信根(二)
【佛学次第统编】
信根者,由信而能增长也。信一切善法,使善萌增长而不退坏,是名信根。学道之人,非有信根,不能进益。
信根者,由信而能增长也。信一切善法,使善萌增长而不退坏,是名信根。学道之人,非有信根,不能进益。
信力(二)
【佛学次第统编】
信力者,谓由信而有势力也。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不为偏小所动,故名信力。学道之人,非有信力,不能精进。
信力者,谓由信而有势力也。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不为偏小所动,故名信力。学道之人,非有信力,不能精进。
信所依止之根本及三宝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起信论云: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
一者、信根本 所谓乐念真如法故。
二者、信佛 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
三者、信法 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密故。
四者、信僧 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大乘起信论云: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
一者、信根本 所谓乐念真如法故。
二者、信佛 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
三者、信法 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密故。
四者、信僧 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信己(二)
【佛学次第统编】
信己略说为三:
一、信己不异于佛。所谓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證得。
二、信己修即成佛。所谓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得现前。
三、信己本来是佛。所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亦众生,亦复如是。
信己略说为三:
一、信己不异于佛。所谓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證得。
二、信己修即成佛。所谓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得现前。
三、信己本来是佛。所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亦众生,亦复如是。
十信位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
一、信心 谓心与理冥,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馀,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 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 不杂曰精,无间名进,谓唯以念心精明,进趣真净之地。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 善入佛法,造心分别为慧,谓精进之心,即已现前,则纯真之慧,自然发显。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 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 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知道不远,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谓心进无退,则能保护任持一切佛法,而佛之气分,与己相接。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以护法心微妙之力,感佛之光来照,又复回光,以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现也。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 谓心回向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 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三藏法数云:「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
一、信心 谓心与理冥,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馀,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 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 不杂曰精,无间名进,谓唯以念心精明,进趣真净之地。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 善入佛法,造心分别为慧,谓精进之心,即已现前,则纯真之慧,自然发显。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 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 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知道不远,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谓心进无退,则能保护任持一切佛法,而佛之气分,与己相接。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以护法心微妙之力,感佛之光来照,又复回光,以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现也。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 谓心回向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 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信佛
【佛学次第统编】
信大日如来,心王觉体,遍一切处,即一切处无非大日。
【三藏法数】
谓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求一切智,故云信佛。
信大日如来,心王觉体,遍一切处,即一切处无非大日。
【三藏法数】
谓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求一切智,故云信佛。
信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信一切法不离体相用三义。
二、信一切无非六大所造。
【三藏法数】
谓信受诸佛所说之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故云信法。
一、信一切法不离体相用三义。
二、信一切无非六大所造。
【三藏法数】
谓信受诸佛所说之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故云信法。
信己(三)
【佛学次第统编】
信即身成佛。
信即身成佛。
信他
【佛学次第统编】
信心色是一,情与无情,同成佛道。
信心色是一,情与无情,同成佛道。
信分(三)
【佛学次第统编】
信善恶因果业报。
一、信善恶 信善恶二途,善应为恶不应为。
二、信因果 信因果之理,真实不虚。
三、信业报 信业报之事,不能或违。
四、信苦乐 信善恶之业为因,乐苦之报为果,乐由善因,苦为恶果。
信善恶因果业报。
一、信善恶 信善恶二途,善应为恶不应为。
二、信因果 信因果之理,真实不虚。
三、信业报 信业报之事,不能或违。
四、信苦乐 信善恶之业为因,乐苦之报为果,乐由善因,苦为恶果。
信分(四)
【佛学次第统编】
一、信定散 信定散二途,定可忻而散可厌。
二、信因果 信所修之因,所得之果。
三、信业报 信所修之业,至所忻之报。
四、信苦乐 信定散之业之因,苦乐之报之果,定实是乐,散实是苦。
一、信定散 信定散二途,定可忻而散可厌。
二、信因果 信所修之因,所得之果。
三、信业报 信所修之业,至所忻之报。
四、信苦乐 信定散之业之因,苦乐之报之果,定实是乐,散实是苦。
二门──起信二门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诸法。盖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一切诸法。生灭门是染净别相,别相之中,无所不该,故亦总摄一切诸法,此二门所以分也。
〔一、心真如门〕,谓心性不生不灭,非染非净,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惟是一心,故名心真如门。
〔二、心生灭门〕,谓不生不灭真如之性,因无明熏动,故有生灭之心,此即觉成不觉也。觉与不觉,复更互相熏。以不觉熏本觉故,则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不觉故,则生诸净法,反流出缠,成于本觉,故名心生灭门。(熏即熏发,击动之义。反流出缠者,谓旋反无明之流,而出离惑业之缠缚也。)
(出起信论)
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诸法。盖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一切诸法。生灭门是染净别相,别相之中,无所不该,故亦总摄一切诸法,此二门所以分也。
〔一、心真如门〕,谓心性不生不灭,非染非净,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惟是一心,故名心真如门。
〔二、心生灭门〕,谓不生不灭真如之性,因无明熏动,故有生灭之心,此即觉成不觉也。觉与不觉,复更互相熏。以不觉熏本觉故,则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不觉故,则生诸净法,反流出缠,成于本觉,故名心生灭门。(熏即熏发,击动之义。反流出缠者,谓旋反无明之流,而出离惑业之缠缚也。)
四觉──起信四觉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源,离于妄念,即寂而照,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名本觉。
〔二、相似觉〕,谓圆教十信位中,由始觉之功,见、思粗惑既已断竟,尚馀无明细惑未破,所觉之理,非真本觉,唯得名为相似,故名相似觉。(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三、随分觉〕,谓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中,分破无明之惑,故得分分是真本觉,故名随分觉。(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四、究竟觉〕,谓圆教极果,妙觉位中,无明之惑既尽,本觉之体全彰,得心见性,心即常住,是名究竟觉。
(出起信论)
〔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源,离于妄念,即寂而照,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名本觉。
〔二、相似觉〕,谓圆教十信位中,由始觉之功,见、思粗惑既已断竟,尚馀无明细惑未破,所觉之理,非真本觉,唯得名为相似,故名相似觉。(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三、随分觉〕,谓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中,分破无明之惑,故得分分是真本觉,故名随分觉。(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四、究竟觉〕,谓圆教极果,妙觉位中,无明之惑既尽,本觉之体全彰,得心见性,心即常住,是名究竟觉。
钝根名随信行
【三藏法数】
婆沙论云:由彼依信随信起行,谓此一类行人,从来性多钝故,自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得悟道,故名随信行。
婆沙论云:由彼依信随信起行,谓此一类行人,从来性多钝故,自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得悟道,故名随信行。
人不信受
【三藏法数】
人不信受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即是虚妄,故感今生虽有言说,人亦不信受也。
人不信受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即是虚妄,故感今生虽有言说,人亦不信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