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 【介绍】: 唐宗室。太宗裔孙。少有志尚,事母甚谨。初为太子仆、兼徐州别驾,封嗣江王。玄宗开元后累转蜀、濮等州刺史。政号清严,人吏畏服。又迁礼部尚书,充朔方军节度使。先后破吐蕃、契丹及奚,然执政害其功,赏不厚,甚为当时所叹。官终太子太师,未拜而卒,年八十余。治家严,教子有法度,三子皆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3 唐太宗李世民曾孙,吴王恪孙。少继江王嚣后,封为嗣江王。玄宗开元十二年(724)改封信安郡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迁礼部尚书,充朔方节度使。以破契丹功,加开府仪同三司,领关内支度营田采访处置使。二十二年,擢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大使。坐事贬为衢州刺史,历滑、怀二州。天宝初,以太子少师致仕。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
祎。吴王恪孙。嗣江王嚣封嗣江王。为太子仆兼徐州别驾。加银青光禄大夫。历蔡衢等州刺史。开元后累转蜀濮等州刺史。入为光禄卿。迁将作大匠。十二年改封信安郡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迁礼部尚书。充朔方节度使。拔吐蕃石堡城。拓地千里。元宗喜。更号其城曰振武军。契丹衙官可突干叛。敕祎副忠王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王不行。袆率诸将分道出范阳北。大破多蕃。擒酋长以还。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关内支度营田采访处置等使。久之。擢兵部尚书。为朔方节度大使。坐事下除衢州刺史。历滑怀二州。天宝初以太子少师致仕。二年迁太师。未拜薨。年八十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85—750 【介绍】: 唐宗室。初封嗣泽王,降为郢国公,官宗正、光禄卿,进封褒信王。玄宗天宝初,复拜宗正卿。性友悌聪敏,宗子中有一善,无不荐拔,故宗室在省闼者多璆所启。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0 唐宗室。高宗之孙,许王李素节之子。玄宗开元初封嗣泽王。十二年(724)削王爵,降为郢国公、宗正卿同正员,特封褒信郡王。后历任宗正卿、光禄卿、殿中监。天宝初,重为宗正卿。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录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一千
忠信。新罗王兴光从弟。开元中留宿卫。授左领军卫员外将军。二十二年受代上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73 【介绍】: 唐冀州南宫人。玄宗天宝末为县史。安史叛军署为平卢兵马使,率众归朝。平叛有功,封信都郡王,徙河南节度、汴宋八州观察使。代宗时累加太子太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8—772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幼邻,一作幼几。贾曾子。玄宗天宝中擢明经第。为单父尉。从帝奔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帝传位肃宗,遣为传位册文,迁中书舍人。肃宗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斩,帝惜其材,诏贷死,至切谏,以为坏法当诛。坐小法,贬岳州司马。历迁尚书左丞、礼部侍郎。代宗大历初,徙兵部,除京兆尹。官终右散骑常侍。卒谥文。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 字幼邻,一作幼几,排行六,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天宝元年(742)明经擢第。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中书舍人等职。肃宗时一度出为汝州刺史。乾元二年(759),唐军伐安史乱军,败于相州,贾至弃城走,贬岳州司马。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曾为朝廷秉笔,故诗风亦高华典雅,与文相称。曾与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唱和。《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贾至(718—772),字幼邻,一字幼几,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元年(742),擢明经第。自校书郎为单父尉。天宝末,官起居舍人,从玄宗入蜀,迁中书舍人。肃宗即位灵武,充册礼使判官。册礼毕,为起居郎、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出为汝州刺史,贬岳州司马。代宗即位,复中书舍人,迁尚书左丞。永泰元年以礼部侍郎知东都贡举。大历初,迁兵部侍郎,迁京兆尹,终右散骑常侍。至工诗能文,为李白、杜甫称许。掌诰多年,朝廷重要典册多出其手。有《贾至集》二十卷、别集十五卷,又手编谪岳州诗为《巴陵诗集》,均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六
至字幼邻。礼部侍郎曾子。擢明经第。解褐单父尉。从元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历中书舍人。广德初擢礼部侍郎。大历中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累封信都县伯。迁右散骑常侍。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作品评论

皇甫湜《喻业》
贾常侍之文,如高冠华簪,曳裾鸣玉,立于廊庙,非法不言,可以望为羽仪,资以道义。
《蔡宽夫诗话》
唐自景云以前,诗人犹习齐梁之气,不除故态,率以纤巧为工。开元后,格律一变,遂超然越度前古。当时虽李、杜独据关键,然一时辈流,亦非大和、元和间诸人可跂望。如王摩诘世固知之矣,独贾至未见深称者。予尝观其五言,如“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又“越井人南去,湘川水不流……”如此等类,使置老杜集中,虽明眼人,恐未易辨也。
唐才子传
至特工诗,俊逸之气,不减鲍昭、庾信。调亦清畅,且多素辞,盖厌于漂流沦落者也。
《近体秋阳》
至以《早朝》七言,一时绝唱,倾动朝士,朝士争起而和之。不知五言之妙,高古壮往,非当时高、王辈所可比拟者。从来司衡家辄轻易弃去,殊不可解。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阴、何,故音调节畅,无声病之累。“万里莺花”传为名句,与《岳阳楼》之作俯仰遥深。
《诗学渊源》
其诗气及高适,而典雅过之。间作绮语,亦文质俱见,不落凡近。
李瑝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5—774 原名沔。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三子。开元二十一年(733)封信王。二十三年授开府仪同三司,改名瑝。新、旧《唐书》有传。《全唐文》卷四一九有常衮撰墓志。《全唐诗》收其与肃宗等联句诗1首。
曲信陵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4? 苏州(今属江苏)人。家于太湖洞庭山。德宗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同年又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六年仕为舒州望江县令,卒于任所。白居易《秦中吟·立碑》诗称其“在官有仁政”。深受县民爱戴。晚唐萧缜有《前望江曲令颂德》诗赞美其政绩。生平见《容斋五笔》卷七《书曲信陵事》、《唐才子传》卷五。《全唐诗》存诗6首,残句2,多咏恬淡闲退情怀,当为登第前所作。
程怀信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定州安喜人。程怀直从兄。德宗贞元间,怀直为横海军节度使,怀信为其帐下。怀直荒田猎,出辄数日不返,怀信乘众怒,闭门不纳。德宗遂擢怀信为留后,后为节度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县人。德宗贞元进士。工诗。为舒州望江令,有惠政。白居易《秦中吟·立碑》诗曾称之。
陆明允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嘉兴人,字信夫。陆贽从子。宪宗元和中,以集贤校理出为奉化令。属岁大旱,邻境人相食。乃辑和其民,散廪粟以给饿者,全活数万人,治行为天下最。又叠石漳水,凿渠引流,溉田数千顷。在邑五年卒,民立祠祀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贯不详。宪宗元和元年(806)登进士第。十一年为河东节度使张弘靖掌书记兼殿中侍御史。次年为观察判官,后累迁至度支郎中。事迹散见李德裕《掌书记厅壁记》、《唐诗纪事》卷五九。《全唐诗》存诗1首。
杜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字立言。元志孙。宪宗元和中,历官刑部员外郎、杭州刺史、国子司业。有《史略》、《闲居录》、《东斋籍》、《元和子》等。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六
信。肃宗朝擢书判拔萃科。
金士信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一千
士信。元和中新罗质子。试太子中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2—850 【介绍】: 唐镇州常山人,字不约。释褐德州平原尉,转德州司功参军,迁沧景节度巡官,移郓州、徐州。转河南阳翟令,迁巴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九岁出家,住蓝谷。年六十余,撰《释门自镜录》二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宪宗元和间僧人。元和十二年(817)游桂林南溪山元岩,题名刻石。又题诗于七星岩栖霞洞。桂林文管会编《桂林石刻》上册存其事迹,并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居广陵之西灵寺。素与淮南词客刘隐之友善。寺故有塔。壮丽峻伟。冠绝一方。会昌中。隐之游四明。夜梦。塔飞海上。而信立第三层。凭阑与隐之语曰。今兹送塔过东海。旬日即还。当相见也。未几。广陵灾。塔因煨烬。隐之归自四明谒信。信曰。记得海上会晤时否。隐之深以为讶。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怀信者。居处广陵别无奇迹。会昌三年癸亥岁。武宗为赵归真排毁释门。将欲堙灭教法。有淮南词客刘隐之薄游四明。旅泊之宵梦中如泛海焉。回顾见塔一所东度。见是淮南西灵寺塔。其塔峻峙制度校胡太后永宁塔少分耳。其塔第三层见信凭栏与隐之交谈。且曰。暂送塔过东海。旬日而还。数日隐之归扬州。即往谒信。信曰。记得海上相见时否。隐之了然省悟。后数日天火焚塔俱尽。白雨倾澍。傍有草堂一无所损。由是观之。东海人见永宁塔不谬矣。 系曰。塔焚皆云往东海。海岂纳煨烬耶。通曰。五行为物。亦七大性可弗周遍法界乎。顺则相生逆则相害。虽逆顺各时。与法界同。其分齐證知唯有识耳。且天仙鬼物与人相反。殊胜诸天则定果宫殿。神仙则附物变化鬼神则歆其食气质碍之流火化则得受用也。凡塔刹严丽多被鬼神取旃。海若川侯亦非人也。如陈重云殿天火焚。东海人时见殿影焉。又近马氏霸湖南。末年天册阁为天火焚。朗州守此夜闻空中呵喝言。回避天册阁来也。云中腾沸若千万人舁荷重物。然累日方潭州火矣。若怀信见刘隐之梦信亦不可测之僧也。
神僧传·卷第九
释怀信者。居处广陵别无奇迹。会昌三年癸亥岁。武宗为赵归真排毁释门。将欲堙灭教法。有淮南词客刘隐之薄游四明。旅泊之宵梦中如泛海焉。回顾见塔一所东度。是淮南西灵寺塔。其塔峻峙校胡太后永宁塔少分耳。塔第三层见信凭阑与隐之交谈。且曰。暂送塔过东海。旬日而还。数日隐之归扬州。即往谒信。信曰。记得海上相见时否。隐之了然省悟。后数日天火焚塔俱尽。白雨倾澍。傍有草堂一无所损。由是观之。东海人见永宁塔不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