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俞音
(1).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 宋 苏辙 《免尚书右丞表》之二:“顾惟尺寸之材何与栋梁之选?比陈诚恳,尚閟俞音。” 宋 赵抃 《次韵许遵少卿见寄》:“君恩早赐俞音下,即拥菟裘故里还。” 明 张居正 《谢圣谕存问并赐银两等物疏》:“臣自奉俞音,得以休沐,屏居谢事,息虑澄心。”
(2).用为称对方允诺的敬词。 宋 苏轼 《求婚启》:“ 中郎 坟典之付,岂在他人? 太真 姑舅之婚,復见今日。仰缘夙契,祗听俞音。”
《國語辭典》:俞允  拼音:yú yǔn
允许、允可。《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漢語大詞典》:都俞
见“ 都俞吁咈 ”。
《國語辭典》:都俞吁咈  拼音:dū yú xū fú
都、俞,表赞美、同意的感叹词。吁、咈,表反对的感叹词。都、俞语本《书经。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吁、咈语本《书经。尧典》:「帝曰:『吁!咈哉!』」都俞吁咈后用为形容君臣议事融洽。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五出:「都俞吁咈,荣名动百僚;进退周旋,治道期千载。」也作「吁咈都俞」。
分類:叹词
《國語辭典》:俞旨  拼音:yú zhǐ
皇帝的意旨。《明史。卷二一八。方从哲传》:「从哲乃叩首仁德门跪俟俞旨,帝终不报。」清。陆世廉《西台记》第三出:「已奉俞旨,即宜从事。」
分類:同意圣旨
《漢語大詞典》:允俞
允准,允诺。 前蜀 杜光庭 《谢允上尊号表》:“果迴日月之光,俯降允俞之詔。” 宋 王禹偁 《乞归私第养疾表》:“伏望皇帝陛下,俯察衰残,更容假告……倘遂允俞,不胜恳愿。” 明 张居正 《进实录辞免加恩疏》:“伏望皇上,鉴臣悃诚,素无矫饰,收回成涣,特赐允俞。”
分類:允准允诺
《漢語大詞典》:吁俞(訏俞)
(1).书·尧典:“ 放齐 曰:‘胤子 朱 啟明。’帝曰:‘吁!嚚讼,可乎?’……师锡帝曰:‘有鰥在下,曰 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孔 传:“吁,疑怪之辞……俞,然也,然其所举。”訏,同“ 吁 ”,叹词。后遂以“訏俞”指天子认可对官员的任命。 唐 李德裕 《谢赐让官批答状》:“承訏俞之命,或虑闕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2).指君臣议论任命等大事。 宋 晁补之 《亳州上李中书启》:“訏俞地重,敢復恃於门墙;犇走位卑,自宜疎於竿牘。”
《國語辭典》:吁俞  拼音:xū yú
吁为否定语,俞为肯定语。吁俞表示是与否二者。唐。杜元颖翰林院使壁记〉:「则曷能保维密勿之际,传导吁俞之间哉。」
《國語辭典》:吁咈都俞  拼音:xū fú dū yú
形容君臣议事融洽。参见「都俞吁咈」条。
《國語辭典》:俞跗  拼音:yú fū
古代良医,相传为黄帝之臣。医病不用汤药,只给病人割皮解肌,洗涤内脏。也作「俞柎」、「踰跗」。
《漢語大詞典》:俞扁
俞跗 、 扁鹊 两位古代名医的并称。借指医生、名医。 唐 柳宗元 《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 俞 扁 之门,不拒病夫。”
《國語辭典》:俞儿(俞兒)  拼音:shū ér
1.传说中的登山之神。见《管子。小问》。
2.古代善于辨别滋味的人。《庄子。骈拇》:「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
《漢語大詞典》:俞骑(俞騎)
见“ 俞儿骑 ”。
《漢語大詞典》:俞儿骑(俞兒騎)
古代帝王大驾出行时充当仪仗队伍前导的骑卫。以登山之神名之。隋书·礼仪志五:“指南车,大驾出,为先启之乘。 汉 初,置俞儿骑,并为先驱……后废其骑而存其车。”亦省称“ 俞骑 ”。 晋 左思 《吴都赋》:“俞骑骋路,指南司方。”参见“ 俞儿 ”。
《國語辭典》:俞俞  拼音:yú yú
从容自得的样子。《庄子。天道》:「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分類:和乐愉快
《漢語大詞典》:伯俞
亦作“ 伯瑜 ”。 汉 代人,姓 韩 。古代有名的孝子。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伯俞 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甞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 俞 得罪,笞,甞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灵芝篇》:“ 伯瑜 年七十,采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霑巾。” 黄节 注:“ 朱绪曾 曰:困学纪闻云,采衣娱亲,今人但知 老莱 之事而不知 伯瑜 。按此即説苑 韩伯俞 泣杖之事,但彼无‘采衣’二字。”
分類:有名孝子
《漢語大詞典》:俞咨
咨询,商讨。艺文类聚卷十引 汉 班固 《典引》:“屡访羣儒,俞咨故老。”一本作“ 諭 ”。
分類:咨询商讨
《漢語大詞典》:俞咈
犹言赞成和反对。咈,犹言否、不行。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稍存俞咈词,不害于喁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