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下一页
俞陛云(字 阶青 号 斐盦、乐静、乐静居士、乐静老人、存影老人、娱堪老人 )
宁述俞
俞玫(字 佩珣 )
俞树棠
俞寿璋
庄俞( 亦望 字 百俞、我一 号 梦枚楼主 )
俞省三(字 勿齐 号 月樵、觉甫行一 )
俞可师(字 启汉、憩园 )
俞锷( 侧 字 剑华、一粟 )
俞伯扬
俞伯琛
俞大经
俞长源(字 牖云 )
俞平伯( 铭衡、僧保 字 平伯、直民 )
其它辞典(续上)
俞鸿庆俞陛云(字 阶青 号 斐盦、乐静、乐静居士、乐静老人、存影老人、娱堪老人 )
宁述俞
俞玫(字 佩珣 )
俞树棠
俞寿璋
庄俞( 亦望 字 百俞、我一 号 梦枚楼主 )
俞省三(字 勿齐 号 月樵、觉甫行一 )
俞可师(字 启汉、憩园 )
俞锷( 侧 字 剑华、一粟 )
俞伯扬
俞伯琛
俞大经
俞长源(字 牖云 )
俞平伯( 铭衡、僧保 字 平伯、直民 )
人物简介
维基
俞鸿庆(19世纪—1903年),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人,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24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俞鸿庆侍奉父母有孝行。每年必请假归乡探亲。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父亲去世,俞鸿庆悲伤而死。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俞陛云(1868-1950) 字阶青。浙江德清人。俞樾孙。光绪二十四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有《小竹里馆吟草》、《乐静词》、《诗境浅说》、《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人物简介
1868.3.17-1950.10.12,字阶青,别号斐盦、乐静、乐静居士,晚号乐静老人、存影老人、娱堪老人,室名乐静堂、绚华室。浙江德清人,光绪十年(1884年)应县试考取秀才第一名。1885年9月赴浙江应乡试,俞陛云中举人第二名,称亚元。1894年彭夫人病故。1895年11月俞陛云的祖父为他续娶杭州名门之女许之仙为妻(即俞平伯之生母,也通诗文)。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中进士后参加殿试,与夏同龢、夏寿田同登戊戌科进士前三名,俞陛云以一甲三名赐探花及第,授编修。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钦命出任四川副主考。翌年由江苏巡府以俞陛云长经史,不独以科贸见长,保举应经济特科复试,名列一等。1912年(民国元年)任浙江省图书馆监督(馆长)。1914年被聘为清史馆协修,编修清史,不久由此移居北京,与爱新觉罗·溥仪私交甚厚。1932年3月,接溥仪邀佐政伪满洲国书,撕信逐使,终生不与往来。1937年芦构桥事变后,他不愿出任敌伪工作,居京郊寓所,以卖字谋生,闭门以书、画自娱,保持民族气节。1950年10月12日卒于北京。俞陛云是清末闻名中外的经学大师俞樾之孙,现代著名文学家俞平伯之父。
人物简介
维基
宁述俞,陕西省同州府潼关厅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41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一
俞玫,字佩珣,德清人。光绪戊戌进士、翰林院编修陛云次女,仁和壬寅举人、军机处章京许宝蘅继室。有《汉砚唐琴室遗诗》。
人物简介
维基
俞树棠,浙江省台州府黄岩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57名。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简介
清末时人士,著有《汉当研室诗抄集》。(成乃凡《增编历代咏竹诗丛 下》2010)
人物简介
简介
名亦望,字百俞,又字我一,别号梦枚楼主。江苏武进人。早年与人创设体育会、演说会、天足会、私塾改良会、藏书阅报社等,开展社会教育活动。24岁时受聘为武阳公学教习,旋入商务印书馆为编译员。
人物简介
维基
俞省三(1866年—1930年代),字勿齐,号月樵,又号觉甫行一。浙江省绍兴府萧山县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俞可师(一八八四—一九四五),字启汉,一字憩园,常熟人。宣统拔贡。长期从事教育和实业,退居之暇,结社联吟。有《憩园诗存》。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俞锷(1887-1938) 字剑华,号一粟,太仓人。南社社员、同盟会员。留学日本,归国后与柳亚子等创立南社,为南社"四剑"之一。曾任福建省立图书馆馆长。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一再拒绝南京政府的任命,隐居不出。有《娄东俞剑华诗词选》、《翩鸿记传奇》等。人物简介
俞锷 (1886-1936) 江苏太仓人,世居城厢镇南牌楼街西。原名侧,字剑华、一粟,笔名侧人、建华、老剑、懒残、江东老虬、太仓一剑、高阳的酒徒等。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俞长源,字牖云,晚字泥庵,(1899-1975)扬州人,六岁入学私塾,毕业于江苏省国立第五师范,诗文师从李涵秋。自二十五岁起历任上海政法大学、沪江大学、上海中学、南洋模范中学等校国文教师。曾为《时代报》辑《天问》副刊。著小说《白莲》连载。诗则有《姑存手钞》、《里门杂咏》等著作,六十一岁退休后著自传体散文《寓记》。三十岁时习金石,秦玺汉铜,古文奇字,无所不习,一生治印数千石。有《两三方印存》问世。逝世于河北邯郸,归葬扬州。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俞平伯(1900-1990) 原名僧保,字铭衡、直民,笔名一公、屈斋。浙江德清人。俞樾曾孙。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学院等院校教授。新文学运动初期重要诗人,白话诗创作先驱。有《红楼梦研究》、《燕郊集》、《俞平伯诗全编》等。人物简介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湖州德清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人。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亦能词,叶恭绰在一九五四年的序文中说:“德清俞君平伯,承先德曲园、阶青两先生家学,淹通博雅,有声于时。欲昔纂《清诗钞》,曾从君索先德所为词,顾不知君之亦深于词学也。故辑《广箧中词》,亦未及录君所作。比复来京师,乃得读君词稿曰《古槐书屋词》者,则功力深至,迥异时流,始感昔者知君之未尽。而君顾不自慊,且下笔矜慎,综数十年之作,仅存此二卷。是不但足以窥君之词之工,抑君治学处世之不苟,概可知也。”集中有和清真、梦窗、梅溪之作,此亦当时风尚所致,但总体以小令为主,走的是唐五代、北宋一路。于后主尤其喜欢,不仅有和作,一些词作甚至直接用其成句。集中多写景、记游、忆旧之作,但也有人到中年,岁月不居的淡淡感伤。风格上既有后主的自然,又不失二晏的优雅,清雅圆融,体现出文人词的特点。其词《词综补遗》有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