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俞辅廷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俞辅廷,字玉阶,贵州榕江人,同进士出身。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进士,三甲三十九名,后官广东知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八
俞焜,字昆上,号云史,钱塘人。嘉庆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湖南衡永郴桂道。殉难,赠光禄寺卿,谥文节。有《取斯堂遗稿》。
维基
俞焜(?—1860年),字昆上,号云史,谥文节,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人,进士出身。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进士,改庶吉士。道光二年,授翰林院编修。道光六年,任功臣馆纂修。道光八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十三年,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次年,改掌山西道监察御史。道光十六年,任掌河南道监察御史、协理京畿道事务监察御史。道光十七年,任河南彰德府知府。道光二十七年,任直隶永定河道、湖南衡永楙桂道,署湖南按察使。有女俞蕴瑀、俞蕴琪、俞蕴璿,长孙俞锡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1907 【介绍】: 清浙江德清人,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编修。任河南学政。未几罢归。主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等书院,在杭州诂经精舍最久,达三十一年,寓苏州,所居名春在园。治经学以高邮王氏父子为宗。自云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成《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三书。其余著述尚多,有《春在堂随笔》、《茶香室丛钞》、《诂经精舍自课文》、《宾萌集》、《春在堂诗编》等。为一代大师,声名远及日本。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德清人。道光庚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春在堂诗编》。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七年进士,授编修。浙江德清人。有《春在堂诗编》十五卷。
词学图录
俞樾(1821-1907) 字荫甫,一字中山,号曲园,又号绚岩。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授编修。外放为河南学政,以事罢官。寓苏州,葺曲园,专意著述。精研经学子学,晚清名儒。亦爱俗文学。文简洁,诗似袁枚,词平中见奇。有《春在堂全书》、《春在堂词录》、文言小说集《右台仙馆笔记》、传奇《梓潼传》。
维基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末翰林,朴学大师。俞樾四岁时从德清随父母迁居娘家临平姚氏,至三十二岁做官,寓居临平三十年,年轻时曾尝试补遗《临平记》,游览临平山水。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二甲第19名赐进士出身。当时曾国藩是阅卷官,俞樾试帖诗的头一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得到曾国藩的大加赏识,认为咏落花而无衰瑟之意。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咸丰五年(1855年)任河南学政。次年因为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从此不再出仕。晚年在杭州诂经精舍讲学,其弟子有王仁俊、章炳麟、吴昌硕等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俞樾得友人资助买下苏州一块废地,如曲尺形,他亲自设计,利用弯曲的地形凿池叠石,栽花种竹,建屋30馀楹,取《老子》“曲则全”句意,俞樾将其命名为“曲园”,自号曲园居士。园内有“春在堂”,为俞樾当年以文会友和讲学之处。除了苏州的曲园之外,俞樾在杭州西湖边孤山的西泠印社旁还建有书楼“俞楼”,在家乡浙江德清县南埭村建有一座“四仙桥”。俞樾在近代日本很受推崇,甚至与李鸿章、曾国藩相提并论。孙俞陛云光绪二十四年中探花,《清史稿》编撰者之一,文学也有很高造诣。曾孙俞平伯,现代学者,红学家。族人俞恒润、俞恒泽、俞奎垣皆进士。光绪32年(1906年)秋末,俞樾在受当时江苏巡抚陈夔龙所托书写并雕刻《枫桥夜泊》诗碑,现位于南京总统府煦园东长廊南端小亭,及苏州寒山寺。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汝钦,诸生。咸丰庚申之乱,以不屈投水死。恤赠云骑尉世职。邑志传忠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七
俞崧龄,字寿民,丹徒人。咸丰辛酉举人,官沛县训导。有《种梧吟馆诗存》。
俞冠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俞冠祥,安徽省宁国府宣城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66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俞廷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俞廷熙,浙江省宁波府鄞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52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
俞炳煇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俞炳煇,安徽省徽州府婺源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61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
俞麟振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俞麟振,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35名。同年五月,授知县,著各以原班用。
俞成庆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俞成庆,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79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二年四月,散馆,著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简介
字云秋,自号黄陵外史,湘乡人,诸生。擅文学,喜言经世方略,尝游义宁陈宝箴中丞幕,积功官至江苏候补道。著有《采菽堂诗抄》及《前后出塞集》行世。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二
徐琪,字花农,仁和人。光绪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署兵部侍郎。有《日边酬唱集》、《粤轺集》。
维基
徐琪,字花农,号俞楼、玉可,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进士出身。光绪六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光绪十七年,任广东学政,后稽派中书科事务。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一
俞庆曾,字吉初,号琴愔,德清人。上元光绪戊子举人宗舜年继室。有《绣墨轩遗稿》。
闺秀百家词选·绣墨轩词
俞庆曾,字吉初,德清人,前河南学使俞樾孙女。
俞官圻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俞官圻,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85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全台诗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一字确士,号觚斋,晚号觚庵。浙江山阴人。少年能诗。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以翰林改官刑部,外任道员。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起,入台湾巡抚唐景崧幕。二十一年(1895)割台约成,台湾民主国成立,俞明震亦任要职,布政使顾肇熙内渡后,由俞明震继任。未几,唐景崧出奔,俞氏亦去。1902年任江南陆师学堂总办,后移官江西,摄赣南道。1910年任甘肃提学使、1913年任甘肃肃政使。晚年归江南,筑室西湖,与陈三立等唱和。著有《觚庵诗存》四卷〖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12月。 〗,原为陈三立整理付梓,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今据上海古籍本《觚庵诗存》,并参考连横编《台湾诗乘》、陈汉光编《台湾诗录》、赖子清编《台湾诗海》,予以校录。(吴福助撰)
维基
俞明震(1860年—1918年11月22日),字恪士,号觚庵,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隶籍顺天府宛平县。晚清政治人物,知名于政界、诗界、教育界。俞明震出身于山阴俞氏,至其曾祖俞世琦始寄籍顺天宛平。其父俞文葆,曾任湖南兴宁、东安知县,故乔居湖南善化县(今属长沙市长沙县)。俞明震少年能诗。光绪十六年(1890年),考中庚寅恩科三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著以部属用,授刑部主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奉台湾巡抚唐景崧奏调,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接替顾肇熙,担任台湾布政使。之后仅数日,清朝据《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与日本,俞明震与唐景崧、邱逢甲等组织台湾守军抗日(乙未战争),成立台湾民主国,并出任内务大臣(「台湾承宣布政总理内务衙门」督办),不久因兵败,匆促离台,内渡厦门。戊戌变法期间,俞明震积极支持康、梁,并参与湖南巡抚陈宝箴在当地推行的新政。变法失败后,转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兼附设矿务铁路学堂总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转任江西赣宁道。宣统二年(1910年),任甘肃提学使。三年(1911年),代理布政使。民国初年,任平政院肃政厅肃政史。不久,辞归故里。晚年寓居上海、杭州等地,民国七年(1918年)卒。有《觚庵诗存》四卷。俞明震学生成才者甚众,如国学大师王伯沆、章士钊、作家鲁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