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6
词典
1
分类词汇
15
分类词汇
保守
储藏
地窖
保管
签贉
关栈
罐头
淹藏
收赏
保秘
熏制
辐射灭菌
永生花
保管员
保残守缺
《國語辭典》:
保守
拼音:
bǎo shǒu
1.保护看守。《战国策。齐策六》:「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
2.态度倾向旧有制度习惯或传统,无意开拓新创。《文明小史》第一回:「就以贵省湖南而论,民风保守,已到极点,不能革旧,焉望生新?」
分類:
保守
保护
保卫
保住
维持
守护
保持
保藏
状态
不失
失去
改进
《國語辭典》:
储藏(儲藏)
拼音:
chú cáng
收藏、贮藏。如:「储藏古物」、「储藏珍宝」。
分類:
储藏
收藏
蕴藏
保藏
《國語辭典》:
地窖
拼音:
dì jiào
贮藏物品的地下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里头乃是地窖,别开窗牖,有暗巷地道。」
分類:
地窖
保藏
物品
地洞
地下室
《國語辭典》:
保管
拼音:
bǎo guǎn
1.保护管理。如:「这件行李,请代为保管。」《清史稿。卷一五六。邦交志四》:「十年,中、法因越南启衅,招商局轮船商人筹照西国通例,暂售与美国旗昌洋商保管,旋事定,仍收回。」
2.担保、保證。《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去见监督时,千万和颜下气,磕头请安的礼节是废不得的。只要合中国求馆的秀才一样,保管就可以成功了。」
分類:
保管
担保
保藏
管理
保证
理工
人
《漢語大詞典》:
签贉(籤贉)
指保藏的书籍。籤,固定线装书封套的细小签子。贉,书册封套上贴绫之处。 清
洪梧
《云山阁藏书次山尊学士韵》
:“幸知我,漂蓬无籍,道湖山送老不须回。怕説邱原零落,籤贉空排。”
分類:
保藏
书籍
固定
线装书
封套
细小
签子
《国语辞典》:
关栈(关栈)
拼音:
guān zhàn
保藏纳输入税的货物,及输出货物的仓库。
分类:
保藏
输入
货物
输出
出货
仓库
《國語辭典》:
罐头(罐頭)
拼音:
guàn tou
将加工后的食物装入铁皮罐子或玻璃瓶中,经过抽气、杀菌、密封等过程,以保持新鲜不坏的食品。
分類:
罐头
方言
食品
罐子
加工
排气
杀菌
马口铁
玻璃
密封
保藏
《國語辭典》:
罐子
拼音:
guàn zi
装盛东西的圆筒形器皿。如:「瓦罐子」、「铁罐子」。也作「罐儿」。
分類:
罐子
圆筒
筒形
大口
容器
《漢語大詞典》:
淹藏
(1).犹隐藏。 明
李东阳
《送李士常》
诗之五:“圣朝富勋业,科聘须贤良,愿子出努力,毋为久淹藏。”
(2).腌藏。用盐等腌渍以保藏。
《元典章·户部七·拟支年销钱数》
:“成造信牌,彩画、图本,淹藏菜蔬,印色心红并诸名项杂支,今后年销钱粮内遇有似此名项者,就支随即申覆。”
分類:
隐藏
用盐
腌渍
保藏
《国语辞典》:
收赏(收赏)
拼音:
shōu shǎng
收存保藏。《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一》:「金印嘱付劳收赏,又辞别小李三娘。」
分类:
收存
保藏
《漢語大詞典》:
保秘
保藏,保守闭藏。 清
费密
《
弘道书·道脉谱论
》
:“ 秦 人焚书,经文尽失。儒者壁藏之,塜藏之,子若孙口授之,二三门人讨论纂述之:保秘深厚,幸获不坠。”
分類:
保藏
保守
闭藏
《國語辭典》:
熏制(熏製)
拼音:
xūn zhì
一种食品加工的方法。把香料、木屑或茶叶等,放入锅中,再将食物架在锅中的铁丝网上,盖紧锅盖,加热生烟,用烟及热气,慢慢将食物熏烧成带有某种特殊风味且易于保存的熏制品。
分類:
熏制
用烟
烟火
香花
食品
种气
气味
宜于
保藏
《国语辞典》:
辐射灭菌(辐射灭菌)
拼音:
fú shè miè jùn
利用辐射线杀菌的方法。目前多用于食物的保藏及医疗器械的消毒上。
分类:
杀菌
目前
食物
保藏
医疗
器械
消毒
《国语辞典》:
永生花
拼音:
yǒng shēng huā
利用急速冷冻等技术所保藏下来的鲜花。可长期保持花的新鲜度。
分类:
急速
冷冻
技术
保藏
鲜花
《漢語大詞典》:
保管员(保管員)
担任保藏和管理物资工作的人员。 李準
《从三眼铳》
:“他在社里当保管员,今天晚上也参加了会。”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
:“他是新郎 邹麦秋 ,农业社的保管员。”
分類:
担任
保藏
管理
物资
人员
《國語辭典》:
保残守缺(保殘守缺)
拼音:
bǎo cán shǒu quē
固守旧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进变通。《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也作「抱残守缺」、「补残守缺」。
分類:
保藏
残缺
今文经学
古籍
文献
儒生
墨守
残缺不全
拘执
执一
一家之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