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超群脱俗(超群脱俗)  拼音:chāo qún tuō sú
超出众人,不同凡俗。如:「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他一向意态从容、淡泊名利,格外显得超群脱俗。」
《国语辞典》:超然绝俗(超然绝俗)  拼音:chāo rán jué sú
高超卓绝,不同于凡俗。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
《国语辞典》:伧夫俗人(伧夫俗人)  拼音:cāng fū sú rén
粗鄙平凡的人。如:「这虽是伧夫俗人的见识,却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分类:粗鄙平凡
《国语辞典》:从俗就简(从俗就简)  拼音:cóng sú jiù jiǎn
依循一般习俗,力求简便。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简帖,必旋检本,模仿笔画,从俗就简。」
《国语辞典》:村筋俗骨  拼音:cūn jīn sú gǔ
形容人品鄙陋粗俗。《孤本元明杂剧。苏九淫奔。第四折》:「不解他粉黛蛾眉心上事,这才是村筋俗骨下场头。」
《国语辞典》:崇化厉俗(崇化厉俗)  拼音:chóng huà lì sú
敦崇教化,砥砺风俗。《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
《国语辞典》:土俗书(土俗书)  拼音:tǔ sú shū
地方俗用的字体。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杂志》:「边远俗陋,牒诉券约,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
《国语辞典》:通俗编(通俗编)  拼音:tōng sú biān
书名。清翟灏撰。三十八卷。采辑日常习用之语,分天文、地理、时序等三十八类,考辨语义,探索源流,援引详博,时有关于神话传说资料之引用及考證。
《国语辞典》:通俗剧(通俗剧)  拼音:tōng sú jù
Melodrama
一种十九世纪英国流行的戏剧。没有合乎逻辑的动机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剧本和戏剧场面均以耸人视听、动人感官、笑闹等迎合观众,大都有皆大欢喜的结局,故事人物缺少变化与深度。
《国语辞典》:通俗文  拼音:tōng sú wén
书名。汉服虔撰,一卷。内容主要训释经史用字。《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有著录。原书已佚,仅散见于汉书注、文选注、唐宋类书及诸经音义中。清任大椿有辑本,刊入《小学钩沉》中,后顾震福亦有辑本,刊入《小学钩沉续编》中。
《漢語大詞典》:腐俗
陈腐庸俗。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我们就这段逸事看来,业师的答案不待说是腐俗之见,而 王阳明 的答案也未能免俗。”
分類:陈腐庸俗
《分类字锦》:阜俗康时(阜俗康时)
杜甫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榖者所以阜俗康时聚人守位者也下至十室之邑必有千钟之藏苟凶穰以之贵贱失度虽封丞相而犹困侯大农而谓何
分类:
《漢語大詞典》:负俗之讥(負俗之譏)
见“ 负俗之累 ”。
《漢語大詞典》:负俗之累(負俗之累)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有至智之明者,必破庶众之议。”《汉书·武帝纪》:“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负俗,谓被世讥论也。”亦作“ 负俗之讥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彧 疾留 寿春 ,以忧薨” 裴松之 注引《荀彧别传》:“取士不以一揆, 戏志才 、 郭嘉 等有负俗之讥, 杜畿 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分類:流俗讥议
《漢語大詞典》:负俗之累(負俗之累)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有至智之明者,必破庶众之议。”《汉书·武帝纪》:“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负俗,谓被世讥论也。”亦作“ 负俗之讥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彧 疾留 寿春 ,以忧薨” 裴松之 注引《荀彧别传》:“取士不以一揆, 戏志才 、 郭嘉 等有负俗之讥, 杜畿 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分類:流俗讥议
《國語辭典》:风移俗变(風移俗變)  拼音:fēng yí sú biàn
转移风气,改变习俗。《周书。卷四五。儒林传。序》:「虽遗风盛业,不逮魏晋之辰,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