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俗绝尘(遺俗絶塵)
谓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清 戴名世 《和陶诗》序:“其后 苏文忠 謫居海外,流离患难之际,深惩世网,慨然有遗俗絶尘之志。”
《國語辭典》:遗世绝俗(遺世絕俗)  拼音:yí shì jué sú
脱离俗世而独自生存。如:「经过一连串的挫折打击之后,他便有遗世绝俗的打算。」也作「遗世独立」。
《漢語大詞典》:遗世越俗(遺世越俗)
超脱世俗。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遗世越俗,扬《北里》之流声,绍《阳阿》之妙曲。”亦作“ 遗世拔俗 ”、“ 遗世絶俗 ”。 明 张居正 《与司成马孟河书》:“夫遗世拔俗者,逸民之所操;明道济物者,大贤之宏量也。” 朱自清 《白采》:“他赋性既这样遗世绝俗,自然是落落寡合了。”
《漢語大詞典》:遗世拔俗(遺世拔俗)
见“ 遗世越俗 ”。
《漢語大詞典》:遗世越俗(遺世越俗)
超脱世俗。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遗世越俗,扬《北里》之流声,绍《阳阿》之妙曲。”亦作“ 遗世拔俗 ”、“ 遗世絶俗 ”。 明 张居正 《与司成马孟河书》:“夫遗世拔俗者,逸民之所操;明道济物者,大贤之宏量也。” 朱自清 《白采》:“他赋性既这样遗世绝俗,自然是落落寡合了。”
《國語辭典》:一表非俗  拼音:yī biǎo fēi sú
形容人仪表出众,气宇轩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女子无计可奈,见王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小筼见了钮逢之生得一表非俗,而且声音洪亮,谈吐大方,心中甚喜。」也作「一表非凡」。
分類:仪表
《漢語大詞典》:相习成俗(相習成俗)
见“ 相习成风 ”。
《國語辭典》:相习成风(相習成風)  拼音:xiāng xí chéng fēng
互相效法,蔚为风气。《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动不动把一个大指合那中指在人前搣一搣,口说:『哟!我儿的哥阿!』这句话相习成风。」《镜花缘》第一二回:「往往因选风水,置父母之柩多年不能入土,甚至耽延两、三代之久,相习成风,以致庵观、寺院,停柩如山。」
《國語辭典》:习以成俗(習以成俗)  拼音:xí yǐ chéng sú
因长期习染而成为习俗。《魏书。卷四八。高允传》:「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一至于斯。」也作「习以成风」。
《搜韵词典》:习以成俗,习以成风  拼音:xí yǐ chéng sú,xí yǐ chéng fēng
习惯了,就形成了风气
今聚天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廷,又择其不敢言之甚者为台谏,习以成风,如何做得事。——· 朱熹《谏诤》
《漢語大詞典》:习俗移性(習俗移性)
见“ 习俗移人 ”。
《漢語大詞典》:习俗移人(習俗移人)
本作“习俗移性”。 谓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晏子春秋·杂上二三:“ 婴 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 安定 山谷之间, 昆戎 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 李善 注:“言岂随怀安贪鄙之俗,而移人之本性者哉!”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嗟嗟,习俗移人,贤者不免;是非所判,行路皆知!”
分類:风俗习惯
《漢語大詞典》:习俗移人(習俗移人)
本作“习俗移性”。 谓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晏子春秋·杂上二三:“ 婴 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 安定 山谷之间, 昆戎 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 李善 注:“言岂随怀安贪鄙之俗,而移人之本性者哉!”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嗟嗟,习俗移人,贤者不免;是非所判,行路皆知!”
分類:风俗习惯
《漢語大詞典》:习非成俗(習非成俗)
谓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盃觴路酌,絃歌行奏,转相高尚,习非成俗。”
《漢語大詞典》:晓俗(曉俗)
通俗易懂。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孟元老 《梦华録》,其叙郊祀、朝会、上元、教池为详……但《梦华》语图晓俗,无文采,不能起其事。”
《国语辞典》:奇风异俗(奇风异俗)  拼音:qí fēng yì sú
奇特怪异的风气习俗。如:「有些礼俗、仪式在外人眼中也许是奇风异俗,当地人却视为理所当然。」「电视里常播放各地的奇风异俗,让我们大开眼界。」
《国语辞典》:欺世惑俗  拼音:qī shì huò sú
欺瞒世人,惑乱风俗。如:「这种欺世惑俗的事,是我们所不齿的。」也作「欺世乱俗」。
《国语辞典》:欺世乱俗(欺世乱俗)  拼音:qī shì luàn sú
欺骗世人,惑乱风俗。宋。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给事中王时升似朴实诈,足以欺世乱俗。」也作「欺世惑俗」。
《国语辞典》:欺世罔俗  拼音:qī shì wǎng sú
欺骗迷惑世俗。汉。张衡〈请禁绝图谶疏〉:「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此皆欺世罔俗,以睐势位,情伪较然,莫之纠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