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尊酒论文
渭北春天树
把酒论文
重与细论文
渭树江云
相逢樽酒
俊逸鲍参军
江南渭北
吟渭北
杜陵尊酒
樽酒论诗
白也无敌
江东思渭北
江东渭北相思句
渭北春天,日暮江东
尊酒怀李白
相关人物
杜甫
李白
鲍照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白也诗无数】,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豪迈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重与话斯文】。
白也诗无敌【白也诗无数】,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豪迈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重与话斯文】。
典故
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杜少陵集详注》卷一〈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逸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清·仇兆鳌注引《周书》:「『庾信留长安,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宋书》:『临海王子瑱在荆州,以鲍照文辞胆逸,为前军参军。』」
白也诗无敌,飘逸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清·仇兆鳌注引《周书》:「『庾信留长安,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宋书》:『临海王子瑱在荆州,以鲍照文辞胆逸,为前军参军。』」
《國語辭典》:清标(清標) 拼音:qīng biāo
1.清峻脱俗。唐。柳宗元 〈为李京兆祭杨凝郎中文〉:「惟灵清标霜洁,馨德兰薰。」《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也有爱清标的,闻得他写作俱高,求诗求字的,日不离门。」
2.皎洁的月光。宋。范成大 〈次诸葛伯山赡军赠别韵〉:「清标照人寒,玉笋森积雪。」
2.皎洁的月光。宋。范成大 〈次诸葛伯山赡军赠别韵〉:「清标照人寒,玉笋森积雪。」
《漢語大詞典》:挺逸
(1).脱逃。《新唐书·藩镇传·刘仁恭》:“伏发,斩 可及 ,独 守文 挺逸,众无还者。”
(2).俊逸。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四章六:“ 齐 梁 之间, 照 名尤著。然其险狭之处,挺逸之趣,则继轨者无闻焉。”
(2).俊逸。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四章六:“ 齐 梁 之间, 照 名尤著。然其险狭之处,挺逸之趣,则继轨者无闻焉。”
《漢語大詞典》:采兰(采蘭)
(1).喻选拔俊逸。《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採兰,并及蒿艾,是以 皋陶 振褐,不仁者远。”
(2).《诗·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晋 束晰 《补亡诗》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因以“採兰”喻尽孝养亲。 唐 白居易 《思归》诗:“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採兰期。” 唐 许尧佐 《柳氏传》:“荣名及亲,昔人所尚,岂宜以濯浣之贱,稽採兰之美乎?”
(1).《文选·束晳〈补亡诗·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喻人求珍异以归。”后因以“采兰”谓供养父母之事。 唐 韩愈 《孟生诗》:“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 宋 梅尧臣 《汝南江邻几》诗:“且奉采兰养,应无抱玉啼。”参见“ 南陔 ”。
(2).指 晋 束晳 的《补亡诗·南陔》。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诗》:“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2).《诗·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晋 束晰 《补亡诗》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因以“採兰”喻尽孝养亲。 唐 白居易 《思归》诗:“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採兰期。” 唐 许尧佐 《柳氏传》:“荣名及亲,昔人所尚,岂宜以濯浣之贱,稽採兰之美乎?”
(1).《文选·束晳〈补亡诗·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喻人求珍异以归。”后因以“采兰”谓供养父母之事。 唐 韩愈 《孟生诗》:“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 宋 梅尧臣 《汝南江邻几》诗:“且奉采兰养,应无抱玉啼。”参见“ 南陔 ”。
(2).指 晋 束晳 的《补亡诗·南陔》。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诗》:“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漢語大詞典》:南陔
《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文选·束晳〈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父母。” 唐 杨炯 《幽兰赋》:“丛兰正滋,美庭幃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空餘南陔意,太息北堂冷。”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忍菴先生》:“今吾儿邀天之幸,得上公车,稍可伸北闕南陔之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