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侵加
(1).侵入;侵凌。 唐 韩愈 《答窦秀才书》:“今又以罪黜於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癘侵加,喘喘焉无以冀朝夕。” 宋 司马光 《叙清河郡君》:“人虽以非意侵加,默而受之,终不与之辨曲直,己亦不復贮于怀也。”
(2).渐增。 明 方孝孺 《祭王博士》:“始少壮之美好,忽衰病之侵加,曾未几时而俯仰瞬息之间形骸已随乎物化。”
分類:侵入侵凌
《漢語大詞典》:入犯
(1).入侵;进犯。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陪臣飞鱼服:“至 嘉靖 间,遂啟 倭 贼入犯之祸。”
(2).侵入。宋史·天文志三:“流星犯之,外国使来;入犯左角,兵起。”
《漢語大詞典》:攻注
犹侵入。《元典章·吏部六·儒吏》:“验得某人元因某赃风虚攻注两耳,以致闭塞,不通声闻。”
分類:侵入
《漢語大詞典》:入井
(1).侵入井宿所在的区域。金史·天文志:“ 贞元 二年八月戊戌荧惑入井,凡十一日而出。”
(2).指触犯刑法。井,刑法。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先监遗事纪略:“镇抚司刑部,所监詿误诸臣内外重犯。先监每以上帝好生,无知入井为念,多方曲存,培养圣德。”
《漢語大詞典》:内侵
一国侵入另一国的境内。例如:外敌内侵时,应同仇敌忾。
分類:侵入境内
《國語辭典》:伤寒(傷寒)  拼音:shāng hán
1.中医上指外感热病的总称;亦指受了风寒而引起的病。
2.病名。病原体为沙门氏伤寒杆菌,可经由饮水或食物传染。潜伏期约为两周,症状为发烧、头痛、发冷、腹痛、便秘或腹泻、脉搏缓慢,甚至出现肝脾肿大、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可能引起肠胃出血、肺炎等并发症。也称为「肠伤寒」。
《漢語大詞典》:海翻
指南方沿海区域,秋天由飓风造成海潮侵入陆地的灾害。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沓潮者, 广州 去大海,不远二百里,每年八月,潮水最大。秋中復多颶风,当潮水未尽退之间,颶风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涛溢岸,淹没人庐舍,荡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谓之沓潮,或十数年一有之……俗呼为‘海翻’。”
《漢語大詞典》:外邪
(1).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淮南子·主术训》:“故中欲不出谓之扃,外邪不入谓之塞。” 宋 储泳 《祛疑说》:“由内不自正,故曰外邪。心无所主,故曰客气。”《天雨花》第十三回:“夫人差矣!遇了外邪,方可如是;若在家庭亦然,便是一木人了。”
(2).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國語辭典》:传染(傳染)  拼音:chuán rǎn
疾病由一个体侵入另一个体。可分为直接接触的直接传染,以及需靠媒介传播病菌的间接传染。
《國語辭典》:茭白  拼音:jiāo bái
植物名。禾木科菰属,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沼泽、溪涧等浅水地方。叶互生,细长,约一公尺,从地下根茎长出,叶鞘基部有细毛。夏秋间开花,单性花,锥形花序。秆基因被黑穗菌寄生而肥大成笋状,可供食用。也称为「菰菜」。参见「菰菜」条。
《國語辭典》:结核(結核)  拼音:jié hé
1.结核病的简称。参见「结核病」条。
2.凝结成球状的可溶解性矿物质,通常在一块固体核的周围形成。如:「铁质结核」、「钙质结核」。
《國語辭典》:侵吞  拼音:qīn tūn
1.用武力并吞他国或占领其部分土地。唐。杜荀鹤〈观棋〉诗:「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嬴。」
2.非法占有公物或他人财物。《二十载繁华梦》第一回:「库书不过一个书吏,若不是靠著侵吞鱼蚀,试问年中如许进项,从那里得来?」
《國語辭典》:入侵  拼音:rù qīn
由外向内发动侵略,常指国家或民族之间的战争。如:「匈奴入侵」。汉。荀悦《前汉纪。卷一一。武帝纪二》:「遂入侵燕代,北服浑窳、屈射、丁零、高昆、新黎之国。」
《國語辭典》:袭逆(襲逆)  拼音:xí nì
侵犯、袭击。《文选。枚乘。七发》:「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国语辞典》:岩脉(岩脉)  拼音:yán mài
岩浆侵入周围岩层而形成的板状火成岩体。一般是岩石先形成裂隙,岩浆沿著这些裂隙充填,再经冷却而形成岩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