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83
典故
24
词典
329
佛典
192
其它
38
共583,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依随
依谁
依黯
依地
四依
依旬
依乘
依资
绿依依
依母
依从
依仰
依枝
依隐
依得
《國語辭典》:
依随(依隨)
拼音:
yī suí
1.顺从。宋。
柳永
驻马听。凤枕鸾帷
词:「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也作「依从」。
2.跟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二出》:「被父母禁持,投东摸西,将一个表子依随。」
分類:
依随
跟随
顺从
听从
旁边
追随
转移
《韵府拾遗 支韵》:
依谁(依谁)
袁凯诗:东来儿女更依谁。
《漢語大詞典》:
依黯
形容感伤别离、怀念远人的心情。 宋
苏轼
《答宝月大师书》
:“愈远乡里,曷胜依黯!” 宋
王沂孙
《醉蓬莱·归故山》
词:“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宋
高观国
《齐天乐》
词之一:“楼阴纵览,正魂怯清吟,病多依黯。”
分類:
感伤
伤别
别离
怀念
远人
心情
《韵府拾遗 寘韵》:
依地
宋之问诗: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国语辞典》:
四依
拼音:
sì yī
佛教用语。面对听闻的教法有冲突或有疑义时,抉择佛法的四个依从的准则:一、依法不依人,谓依从真理,不依从人。二、依义不依语,谓依从佛法的思想内涵,不依从文字的表面意思。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谓依从佛陀最究竟的教说,不可舍弃前者依从权宜性的教法。四、依智不依识,谓依从了悟真理的智慧,不依从凡夫的认知。《
大方广十轮经
》卷八:「依于四依,具四辩才。」也作「四依止」。
分类:
佛教
佛教用语
面对
听闻
教法
冲突
或有
疑义
《韵府拾遗 真韵》:
依旬
唐明皇诗:膏雨自依旬。
《漢語大詞典》:
依乘
凭借。
《
新唐书·李靖李勣传赞
》
:“ 唐 兴,其名将曰 英 卫 ,擢皆罪亡之餘,遂能依乘风云,勒功帝籍。”
分類:
凭借
《韵府拾遗 支韵》:
依资(依资)
旧唐书明皇纪:天宝元年二月丙申,例天下囚徒,罪无轻重并释放,左降官依资叙用,身死贬处者量加追赠。
《漢語大詞典》:
绿依依
碧绿茂盛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第四本第四折:“緑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
《水浒传》
第一二○回:“红瑟瑟满目蓼花,緑依依一洲芦叶。” 明
单本
《蕉帕记·脱化》
:“你将緑依依窗前一叶蕉,变翠的的轴上千丝料。”
分類:
碧绿
茂盛
《分类字锦》:
依母
诗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分类:
母
《國語辭典》:
依从(依從)
拼音:
yī cóng
顺从。《梁公九谏》:「策立之事,便合依从,不合违敕。」也作「依随」。
分類:
依从
同意
听从
《漢語大詞典》:
依仰
依赖仰仗。 宋
司马光
《乞罢修感慈塔札子》
:“﹝陛下﹞一皆听之,使四海苍生,将何所依仰!”
《
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二年
》
:“陛下春秋未高,方为四海所依仰,岂得遽尔!”
分類:
依赖
仰仗
《韵府拾遗 支韵》:
依枝
吴均诗: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魏收看柳上鹊诗:依枝须月明,疑是雕笼出。
《漢語大詞典》:
依隐(依隱)
(1).依据;凭借。
《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
:“饮食以亲,货贿以交,接利以合,故得望誉征利而依隐於物,曰贪鄙者也。” 卢辩 注:“隐,据也。”
(2).对政事既有所近,又无为如隐,谓依违于政事和隐居之间。
《
汉书·东方朔传赞
》
:“饱食安步,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依违朝隐,乐玩其身於一世也。” 清
侯方域
《贾生传》
:“以余观 贾生 ,所谓羊质善变,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者歟?”
分類:
依据
政事
凭借
既有
无为
依违
隐居
《漢語大詞典》:
依得
(1).依允,依从。
《
儿女英雄传
》
第十九回:“伯父,你若依得我,我 何玉凤 死心塌地的跟了你去。”
(2).依照。 沙汀
《你追我赶》
:“这回该 顺河 大翻身了!说到消灭空田空土,依得我们看么,恐怕比哪个都彻底!”
分類:
依照
依从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