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摄受依
【三藏法数】
摄受,含摄容受也。谓人依于父母妻子奴婢僮仆等,以为我所摄受,故名摄受依。
住持依
【三藏法数】
谓人依段、触、思、识四种之食,则能摄养诸根,住立支持,故名住持依。(段食者,段即分段,谓以香味解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也。触食者,谓眼识等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等触,而生喜乐,资益诸根也。思食者,谓第六意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润益诸根也。识食者,识即第八识也。谓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也。)
流转依
【三藏法数】
谓人依五蕴中受想行识四心,起诸烦恼业因,流转三界生死,故名流转依。
障碍依
【三藏法数】
谓诸天魔外道,随有修善法处,即往其前,为作障碍,故名障碍依。
苦恼依
【三藏法数】
谓人依于欲界,领受一切忧苦,不生厌离之心,故名苦恼依。
适悦依
【三藏法数】
谓人依诸禅定,静息思虑,身心湛寂,得法喜乐,故名适悦依。
后边依
【三藏法数】
谓阿罗汉三界惑业已尽,更不受生。其最后身,依有馀涅槃而住,故名后边依。(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又云无学。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有馀涅槃者,罗汉三界惑业已尽,尚馀色身未灭故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根本依缘
【三藏法数】
根本即第八阿赖耶识,依即倚托也。谓第八识是诸识之根本。眼等六识依第八识相分而得生。第八识相分托眼等六识而得起,故根本依为六识及第八识之缘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
染净依缘
【三藏法数】
染净依者,即第七末那识也。谓一切染净诸法,皆依此识而转也。谓眼耳等六识,于色声等六尘境上,起诸烦恼惑业,则转此烦恼染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有漏。若六识修诸道品,白净之业,则转此道品净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无漏,故名染净依也。然此第七识亦依第八识而能转,第八识依第七识而随缘,更互为依,递相倚托。故染净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也。(梵语末那,华言意。八种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识、第八识也。)
分别依缘
【三藏法数】
分别者,即第六识也。此识能分别善恶,有漏、无漏,色心诸法。以眼等五根虽能取境,然皆依此识而有分别也。是知五根境之好恶由分别而生,第七识之染净由分别而知,第八识之相分由分别而显,故分别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也。
依起无碍
【三藏法数】
谓佛虽寂用无心,而能依海印三昧之力,即起无碍之用。经云: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是为依起无碍。(海印三昧,谓香海澄渟,湛然不动,一切形像,皆于中现,如印印文,以喻如来智海无心,一切众生皆在其中顿现也。)
依正无碍
【三藏法数】
依谓依报,即佛所依之国土;正谓正报,即佛能依之色身。依正相入,二皆无碍。经云:或作日月游虚空,或作河池泉井水,是为依正无碍。
三昧佛无量无依见
【三藏法数】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清净无量三昧,寂然常照,无念无依,恒现在前。菩萨称佛无量无依而见,是名三昧佛无量无依见。
依时
【三藏法数】
时即说经时分也。谓如来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一念与多劫圆融,本无时分可限。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时,恒演此经。经云:诸佛得菩提,实不计于日。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十时者,一念时、尽七日时、遍三际时、摄同类劫时、收异类劫时、以念摄劫时、劫念重收时、异类界时、彼此相入时、以本收末时也。)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当念无常迅速,昼夜深自警悟,不可眠卧,妨损道业。遗教经云: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是也。
依处
【三藏法数】
处即说经处所也。谓诸佛菩萨,于十方尽虚空遍法界微尘刹海,乃至容一一毛端之处,皆有七处九会,顿演此经,犹如帝网,重重无尽。故云依处也。(七处者,一菩提场、二普光明殿、三忉利天、四夜摩天、五兜率天、六他化天、七逝多林。九会者,六处各说一会,惟普光明殿三会说也。)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欲求寂静无为之乐,当离愦(古对切)闹之处,独处闲居,思灭苦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