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3,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依正不二门
依他
依他自性
依他八喻
依他十喻
依他心
依他起性
依地
依名释义
依身
依言真如
依宗教别
依估
依果
佛类词典(续上)
依正二报依正不二门
依他
依他自性
依他八喻
依他十喻
依他心
依他起性
依地
依名释义
依身
依言真如
依宗教别
依估
依果
依正二报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正报与依报也。皆为应于前业之果报,故谓之二果,亦曰二报。
【佛学次第统编】
无论苦乐,所报之境则有二者,谓依报正报:
一、正报 谓所报之身,如人所受得之人身是。
二、依报 谓所受报之处,如人所依之山河大地是。
(术语)正报与依报也。皆为应于前业之果报,故谓之二果,亦曰二报。
【佛学次第统编】
无论苦乐,所报之境则有二者,谓依报正报:
一、正报 谓所报之身,如人所受得之人身是。
二、依报 谓所受报之处,如人所依之山河大地是。
依正不二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参见:十不二门)
【佛学常见辞汇】
十不二门之一。
【三藏法数】
依者,依止之处,即所依之土也。正者,正受其报,即能依之身也。如佛果后,示现下三国土名为依报;示现前三教主及九界身,名为正报。法华开显三土,即是寂光,九界无非圆佛,寂光即所依之土,圆佛乃能依之身。以寂光、圆佛,理本无二,故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果既依正不二,因亦复然,由理同故。即知诸佛、众生,体用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下三国土者,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以对常寂光土在上,故名下也。前三教主者,即藏、通、别三教果佛也。九界身者,即菩萨等九界之身也。寂光者,即常寂光土也。)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参见:十不二门)
【佛学常见辞汇】
十不二门之一。
【三藏法数】
依者,依止之处,即所依之土也。正者,正受其报,即能依之身也。如佛果后,示现下三国土名为依报;示现前三教主及九界身,名为正报。法华开显三土,即是寂光,九界无非圆佛,寂光即所依之土,圆佛乃能依之身。以寂光、圆佛,理本无二,故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果既依正不二,因亦复然,由理同故。即知诸佛、众生,体用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下三国土者,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以对常寂光土在上,故名下也。前三教主者,即藏、通、别三教果佛也。九界身者,即菩萨等九界之身也。寂光者,即常寂光土也。)
依他
【佛学大辞典】
(术语)非自然之法,而为依于他之因缘而起之法,是曰依他法,亦云依他起性。三性之一。成唯识论八曰:「由斯理趣,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
【佛学常见辞汇】
依他起性的简称,为三性之一。万法无自性,不能单独的生起,须依靠众缘的具备,才能生长,名依他起性。
(术语)非自然之法,而为依于他之因缘而起之法,是曰依他法,亦云依他起性。三性之一。成唯识论八曰:「由斯理趣,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
【佛学常见辞汇】
依他起性的简称,为三性之一。万法无自性,不能单独的生起,须依靠众缘的具备,才能生长,名依他起性。
依他自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自性之一。依他起之法,有假有似有之自性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依他起性,三自性之一。(参见:三自性)
【三藏法数】
谓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妄,故名依他自性。
(术语)三自性之一。依他起之法,有假有似有之自性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依他起性,三自性之一。(参见:三自性)
【三藏法数】
谓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妄,故名依他自性。
三自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遍计自性。二依他自性。三圆成自性。(参见:三性)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圆成实性。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然为悟他故,设此三自性以说明之。(参见:三性)
【三藏法数】
(出显扬圣教论)
〔一、遍计自性〕,谓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于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故名遍计自性。
〔二、依他自性〕,谓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妄,故名依他自性。
〔三、圆成自性〕,谓真如自性,不迁不变,圆满成就,故名圆成自性。
(名数)一遍计自性。二依他自性。三圆成自性。(参见:三性)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圆成实性。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然为悟他故,设此三自性以说明之。(参见:三性)
【三藏法数】
(出显扬圣教论)
〔一、遍计自性〕,谓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于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故名遍计自性。
〔二、依他自性〕,谓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妄,故名依他自性。
〔三、圆成自性〕,谓真如自性,不迁不变,圆满成就,故名圆成自性。
依他八喻
【佛学大辞典】
(譬喻)依他十喻中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之八喻也。见摄大乘论五之「依他十喻」。
(譬喻)依他十喻中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之八喻也。见摄大乘论五之「依他十喻」。
依他十喻
【佛学大辞典】
(譬喻)依他法之无实体,以十种之喻而显。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生。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大般若经一曰:「于诸法门,胜解观察。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
【佛学常见辞汇】
依他之法,无有实体,故有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空花、变化事、寻香城等十种的譬喻。
(譬喻)依他法之无实体,以十种之喻而显。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生。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大般若经一曰:「于诸法门,胜解观察。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
【佛学常见辞汇】
依他之法,无有实体,故有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空花、变化事、寻香城等十种的譬喻。
依他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变化身之假心也。
(术语)佛变化身之假心也。
依他起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性)附录遍依圆三性条。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性)
(术语)(参见:三性)附录遍依圆三性条。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性)
三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依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依身所依之定也。以喻定。
(术语)对于依身所依之定也。以喻定。
依名释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论宗四种释名之一。(参见:四释)附录。
(术语)三论宗四种释名之一。(参见:四释)附录。
依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为有情之依处。又为眼耳等之依处,故云依身。名义集六曰:「瑜伽云:诸根所随周遍积集,故名为身。是积集义,及依止义。」
(术语)身为有情之依处。又为眼耳等之依处,故云依身。名义集六曰:「瑜伽云:诸根所随周遍积集,故名为身。是积集义,及依止义。」
依言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离言真如而言,(参见:真如条附录二真如)
【三藏法数】
谓真如之体,性本虚融,不碍言说,以依言说能显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术语)对于离言真如而言,(参见:真如条附录二真如)
【三藏法数】
谓真如之体,性本虚融,不碍言说,以依言说能显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依宗教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依所立宗义之异,判佛之一代教自有别也。如华严宗之五教,法相宗之三时判教是也。出李通玄华严合论第一。
(术语)谓依所立宗义之异,判佛之一代教自有别也。如华严宗之五教,法相宗之三时判教是也。出李通玄华严合论第一。
依估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依赖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大宝积经二十三曰:「世间大依怙,以此乘出离。」
(术语)谓依赖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大宝积经二十三曰:「世间大依怙,以此乘出离。」
依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依报。凡有情之果报有二种。总谓有情之心身曰正报正果。谓身外之物(即山川居家衣服饮食等)曰依报依果。以是乃正报正果之依处也。赞弥陀偈曰:「无漏依果难思议。」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依报,即身体依之而住的果报,如国土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是。
(术语)又曰依报。凡有情之果报有二种。总谓有情之心身曰正报正果。谓身外之物(即山川居家衣服饮食等)曰依报依果。以是乃正报正果之依处也。赞弥陀偈曰:「无漏依果难思议。」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依报,即身体依之而住的果报,如国土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