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
词典
2
分类词汇
9
词典
依违
依违两可
《國語辭典》:
依违(依違)
拼音:
yī wéi
1.顺从或违背,不能作决断。《楚辞。刘向。九叹。离世》:「余思旧邦,心依违兮。」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魏武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也作「猗违」。
2.形容音节乍离乍合,谐和动听。《文选。曹植。七启》:「飞声激尘,依违厉响。」
分類:
依违
依顺
迟疑
模棱两可
乐声
依仗
抑扬
动听
何休
《國語辭典》:
依违两可(依違兩可)
拼音:
yī wéi liǎng kě
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指对事情的态度不明确,模棱两可。《明史。卷二一八。方从哲传》:「贵妃求封后,举朝力争,从哲依违两可。」《清史稿。卷三九一。倭仁传》:「刚正不挠,无所阿向者,君子也;依违两可,工于趋避者,小人也。」
分類:
模棱两可
四节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