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递降(遞降)
依次降低;逐渐降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国初荫叙》:“用荫者孙降子,曾孙降孙,傍荫者,皆于荫叙品递降一级。” 清 叶梦珠 《阅世编·钱法》:“ 泰昌 、 天启 ,享国日浅,钱不多行,式无甚美,亦无甚恶,惟铜质则递降耳。” 丰子恺 《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
《漢語大詞典》:三刺
(1).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刺曰讯羣臣,再刺曰讯羣吏,三刺曰讯万民。” 孙诒让 正义:“三刺者,问众以当杀与否,是刑与宥不可豫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违,若针之通结矣。”《隋书·刑法志》:“ 周王 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开物。”
(2).指三次察讯。《魏书·刑罚志》:“以五听求民情,八议以申之,三刺以审之。”
(3).谓击刺三次。《周礼·夏官·大司马》:“鼓戒三闋,车三发,徒三刺。” 郑玄 注:“鼓戒,戒攻敌,鼓一闋,车一转,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敌。”
(2).指三次察讯。《魏书·刑罚志》:“以五听求民情,八议以申之,三刺以审之。”
(3).谓击刺三次。《周礼·夏官·大司马》:“鼓戒三闋,车三发,徒三刺。” 郑玄 注:“鼓戒,戒攻敌,鼓一闋,车一转,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敌。”
《漢語大詞典》:五正
(1).射仪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为白、苍、黄、玄诸色。《周礼·夏官·射人》:“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騶虞》,九节五正。” 郑玄 注:“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苍,次黄,玄居外。” 汉 张衡 《东京赋》:“张大侯,制五正。”《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大射登歌》:“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
(2).五行官长。《左传·隐公六年》:“ 翼 九宗五正 顷父 之子 嘉父 逆 晋侯 于 随 。” 杜预 注:“五正,五官之长。” 孔颖达 疏:“言五官之长者,谓於 殷 时为五行官长。”《孔子家语·五帝》:“ 康子 曰:‘吾闻 勾芒 为木正, 祝融 为火正, 蓐收 为金正, 玄冥 为水正, 后土 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乱,称曰帝者,何也?’ 孔子 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
(3).即五政。谓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鹖冠子·度万》:“天地阴阳取稽於身,故布五正以司五明…… 庞子 曰:‘敢问五正。’ 鶡冠子 曰:‘有神化,有官治,有教治,有因治,有事治。’”
(4).泛指各项政治措施。《管子·禁藏》:“发五正,教薄罪,出拘民,解仇讎,所以建时功,施生谷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曰:“正,政通。”
(2).五行官长。《左传·隐公六年》:“ 翼 九宗五正 顷父 之子 嘉父 逆 晋侯 于 随 。” 杜预 注:“五正,五官之长。” 孔颖达 疏:“言五官之长者,谓於 殷 时为五行官长。”《孔子家语·五帝》:“ 康子 曰:‘吾闻 勾芒 为木正, 祝融 为火正, 蓐收 为金正, 玄冥 为水正, 后土 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乱,称曰帝者,何也?’ 孔子 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
(3).即五政。谓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鹖冠子·度万》:“天地阴阳取稽於身,故布五正以司五明…… 庞子 曰:‘敢问五正。’ 鶡冠子 曰:‘有神化,有官治,有教治,有因治,有事治。’”
(4).泛指各项政治措施。《管子·禁藏》:“发五正,教薄罪,出拘民,解仇讎,所以建时功,施生谷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曰:“正,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