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6,分1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依据
分类词汇
因缘
依约
根蒂
因任
依凭
据依
张本
凭准
根据
依准
倚傍
背影
依隐
按据
《國語辭典》:依据(依據)  拼音:yī jù
根据。汉。许冲上书进说文〉:「盖圣人不空作,皆有依据。」《魏书。卷五五。刘芳传》:「臣以庸蔽,谬忝今职,考括坟籍,博采群议,既无异端,谓粗可依据。」
分類:依据依托
《國語辭典》:因缘(因緣)  拼音:yīn yuán
1.机会。《史记。卷一○四。田叔传》:「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就是因缘了,时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够。」
2.缘分。如称夫妻婚姻结合为「因缘」。
3.佛教根本理论之一。指构成一切现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缘谓助缘。佛教以此说明事物赖以存在的各种因果关系。《中论》卷一:「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4.依此、据此。《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
《漢語大詞典》:因缘为市(因緣爲市)
舞文弄法以谋取财利。汉书·刑法志:“姦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死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颜师古 注:“弄法而受财,若市买之交易。”
《國語辭典》:依约(依約)  拼音:yī yuē
1.依照约定。如:「他依约前去赴会。」
2.依稀隐约。唐。白居易 答苏庶子诗:「蓬山閒气味,依约似龙楼。」清。厉鹗疏影。轻阴冉冉〉词:「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
3.大概、大约。如:「祖母的慈爱面容,我依约记得。」唐。元稹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4.承袭、结合。《礼记。表记》:「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谓便人。」唐。孔颖达。正义:「文王之兴,依约先祖。」
《國語辭典》:根蒂  拼音:gēn dì
1.植物的根及瓜果的柄。比喻事物的根基或基础。《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蒋琬》:「今魏跨带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晋。陶渊明〈杂诗〉一二首之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2.依据。《警世通言。卷七。陈可常端阳仙化》:「你却说这样没根蒂的话来,傍人听见时,教我怎地做人?」
《漢語大詞典》:因任
(1).谓根据才能加以任用。庄子·天道:“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 王先谦 集解:“因材授任。”
(2).依据;顺应。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
(3).谓沿袭旧职。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人当知足:“予年过七十,法当致仕。 绍熙 之末,以新天子临御,未敢遽有请,故 玉隆 秩满,只以本官职居里。乡袞 赵子直 不忍使絶禄粟,俾之因任。”
《國語辭典》:依凭(依憑)  拼音:yī píng
1.依赖、凭藉。《后汉书。卷七七。酷吏传。阳球传》:「斗筲小人,依凭世戚。」《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2.根据。唐。元稹 进西北边图状:「宣示其道,辨别精粗,即知愚臣一一皆有依凭,不敢妄加增减。」
《漢語大詞典》:据依(據依)
依据。国语·周语下:“出令不信,刑政放纷,动不顺时,民无据依,不知所力,各有离心。”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二:“ 杜少陵 子美 诗,多纪当时事,皆有据依,古号‘诗史’。” 明 宋濂 《〈篆韵集抄〉序》:“﹝ 许慎 ﹞采 史籀 、 李斯 、 扬雄 之书,博访通人,兼考之於 贾逵 ,然后集为説文之书。当是时,去古犹近,遗文可徵,故其説最有据依。” 清 谭献 《〈复堂词录〉序》:“其间字句不同,名氏互异,皆有据依,殊于流俗。”
分類:依据
《國語辭典》:张本(張本)  拼音:zhāng běn
1.为了事情的发展而于预先所做的安排。唐。白居易〈六赞偈〉:「欲以起因发缘,为来世张本也。」
2.为作伏笔而预先说的话或写的文章。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议论》:「元长之为是诗也,盖欲为他日败事张本耳。」
3.根据、理由。《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每不知事体,这出银殡殓,正好做告状张本。这样富家,一条人命,好歹也起发他几百两生意,如何便是这样住了?」
《國語辭典》:凭准(憑准)  拼音:píng zhǔn
可信赖的依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此老奴颠颠倒倒,是个愚懵之人,其梦何足凭准!」也作「凭准」。
《國語辭典》:凭准(憑準)  拼音:píng zhǔn
可信赖的依据。宋。辛弃疾蝶恋花。谁向椒盘〉词:「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也作「凭准」。
《國語辭典》:根据(根據)  拼音:gēn jù
1.如树的根株,互相盘据。《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2.凭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太守见他说得有些根据,就将状子当堂批准。」
3.来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明公推究此画来自何方,便有个根据了。」
《漢語大詞典》:依准(依準)
遵照;依据。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普 依準 佗 疗,多所全济。”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宜得 曜 辈依準古义,有所改立。” 唐 韩愈 《曲江祭龙文》:“依準古法,作神之像,斋戒祀祷。”
分類:遵照依据
《國語辭典》:倚傍  拼音:yǐ bàng
1.取法、承袭。《晋书。卷七六。王廙传》:「公阿衡皇家,便当倚傍先代耳。」
2.依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假如那王孙公子倚傍著祖宗势耀,顶戴著先人积攒下的钱财,不知稼穑,又无甚事业,只图快乐,落得受用。」
《國語辭典》:背影  拼音:bèi yǐng
背后的影像。如:「望著父亲蹒跚离去的背影,不禁悲从中来。」《文明小史》第五八回:「一进门就看见你的背影,本来想吓你一下的,于今可给你看见了。」也称为「后影」。
《國語辭典》:背景  拼音:bèi jǐng
1.图画、摄影中衬托主体的景物。如:「背景太亮,照片容易曝光过度。」
2.戏剧舞台上的布景。如:「这出短剧只换了两次背景就演完了。」
3.比喻可作倚靠的人物或势力。如:「人事背景」。
4.对事物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如:「历史背景」、「时代背景」。
《漢語大詞典》:依隐(依隱)
(1).依据;凭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饮食以亲,货贿以交,接利以合,故得望誉征利而依隐於物,曰贪鄙者也。” 卢辩 注:“隐,据也。”
(2).对政事既有所近,又无为如隐,谓依违于政事和隐居之间。汉书·东方朔传赞:“饱食安步,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依违朝隐,乐玩其身於一世也。” 清 侯方域 《贾生传》:“以余观 贾生 ,所谓羊质善变,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者歟?”
《漢語大詞典》:按据(按據)
(1).谓屯兵支援。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 军 长平 ,以按据 上党 民。” 司马贞 索隐:“谓屯兵 长平 ,以据援 上党 。”
(2).依据。新唐书·刘子玄传:“ 子玄 内负有所未尽,乃委国史於 吴兢 ,别撰《刘氏家史》《谱考》……按据明审,议者高其博。” 宋 王禹偁 《谢加朝请大夫表》:“凡所改更,皆有按据,庶彰帝业,以副天心。”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报广济黄大尹论修志书:“而纂辑之史,则以博雅为事,以一字必有按据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