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82,分113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使犬
斩使
邮使
迫使
使的
青使
皇使
使性
使费
虐使
遗使
贰使
营田使
馆伴使
函使
《漢語大詞典》:使犬
清 代对沿 混同江 ,西起今 依兰 县东北,东达 黑龙江 口海岸及 库页岛 所居 黑斤 (今赫哲族)等使犬部落的称呼。各部从事渔猎。冬日乘坐冰橇,用犬驾拽,因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当 明 末季,我大 清 方定 黑龙江 , 索伦 达瑚拉 及 使犬 、 使鹿 各部,东北际海,而 俄罗斯 东部曰 罗刹 者,亦踰 外兴安岭 ,侵偪 黑龙江 。”参阅《清续文献通考·舆地三》
分類:县东东北
《高级汉语词典》:斩使
斩杀来使
《漢語大詞典》:邮使(郵使)
(1).古代邮传驿站的小官。详“ 邮吏 ”。
(2).旧时指邮递员。 叶圣陶 《穷愁·倚闾之思》:“凡忆 秋帆 病耗,仅得之己之空想,初未曾有绿衣邮使将恶消息来也。”
《國語辭典》:邮吏(郵吏)  拼音:yóu lì
旧称驿传小官。宋。苏轼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诗:「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國語辭典》:迫使  拼音:pò shǐ
以武力、威势强迫,抑或受迫于某情势,使从事某项活动。如:「警察掏出手枪,迫使匪徒就范。」「由于民调显示支持率降低很多,迫使那个议员候选人作出退选的决定。」
分類:迫使
《漢語大詞典》:使的
使得。行,可以。多用为同意他人意见,或应答他人之词。 元 郑廷玉《金凤钗》第一折:“[正末云]你子母休熬煎,我到来朝一日,向 周桥 上题笔卖诗,若卖得些钱养活你,若卖不的再做做计较。[旦云]这等説也使的。”红楼梦第十五回:“好哥哥,你只别嚷,你要怎么着都使的。”
《漢語大詞典》:青使
古代神话传说, 西王母 有三青鸟代为取食,又曾派青鸟向 汉武帝 报信。见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汉 班固 汉武故事。后因以“青使”指传送信息的使者。 清 黄景仁 《满庭芳》词:“题下琼籤,唤来青使,邀他仙侣神州。”参见“ 青鸟 ”。
《國語辭典》:青鸟(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南唐。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漢語大詞典》:皇使
皇帝的使者。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傲我皇使,犯我朝仪。”
分類:使者帝王
《漢語大詞典》:使性
亦作“ 使性子 ”。 谓发脾气;任性。 明 贾仲明 《对玉梳》第一折:“俺娘见他没东西了,日日捻他去,他一口气成病,使性儿出去了。”《水浒传》第五四回:“ 李逵 惧怕 罗真人 法术,十分小心伏侍 公孙胜 ,那里敢使性。”《金瓶梅词话》第四一回:“ 李桂姐 听了,一声儿没言语,一日只和 吴银儿 使性子,两个不説话。”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 老孙太太 说:‘姑娘可别使性,这是老规矩,哪个新娘也得喝。’”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四章:“‘你走!你走!让我一个人睡一觉!’她使性子说。”
《國語辭典》:使费(使費)  拼音:shǐ fèi
1.耗用、花费。《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一连求了五日,并不作准。身边银两,都在衙门使费去了。」
2.古代有事进出官府时,贿赂公人的红包。《二刻拍案惊奇》卷一:「点了名,办了文书,解将过去。免不得书房与来差多有了使费。」《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因他进牢后用的使费很多,是以免掉不带,这时出去,倒要做做场面。」也称为「使用钱」。
《漢語大詞典》:虐使
不合理地差使。 唐 韩愈 《曹成王碑》:“初,观察使虐使将 国良 往戍界, 良 以 武冈 叛。”
分類:合理差使
《漢語大詞典》:遗使(遺使)
犹遣使。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书》:“ 欧阳率更 书,妍紧拔羣,尤工於小楷, 高丽 遗使购其书。”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傅阁峰尚书:“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遗使议和罢兵。”
分類:遣使
《漢語大詞典》:贰使(貳使)
副使。 宋 宋庠 《右赞善大夫丁禹可诸司副使制》:“嘉乃兼材之美,俾参贰使之华。”
分類:副使
《漢語大詞典》:营田使(營田使)
官名,掌管屯田诸事宜, 唐玄宗 时始置,后多由节度使兼领。新唐书·宋庆礼传:“以习识边事,拜 河东 、 河北 营田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二月,壬子朔,命 河北东 、 西路 招置营田,以 陈恕 等为营田使。”参阅说郛卷十引 前蜀 冯鉴 《续事始·营田使》
《漢語大詞典》:馆伴使(館伴使)
古代奉命陪同外族宾客的使臣。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故事:“蕃使入国门,则差馆伴使副,同在驛,趋朝,见辞,游宴。”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辛亥,改命 徽猷阁 直学士 王伦 充馆伴使。”
《漢語大詞典》:函使
古时传递书信、文件的人。北齐书·神武帝纪上:“ 神武 自队主转为函使,尝乘驛过 建兴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八年:“﹝ 高欢 ﹞始有马,得给镇为函使。” 胡三省 注:“凡书表皆函封,函使者,使奉函诣 京师 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四节:“ 高欢 家贫,在 平城 服役,富家 娄氏 女爱他美貌,嫁给了他。 高欢 因此有马,得充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