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98,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梅花使
匦使
宣谕使
奴使
嗾使
僮使
使秩
按察使
使聘
使吊
单使
口使
宣慰使
言使
潜使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驿使
《漢語大詞典》:匦使(匭使)
匦院的主持人。 唐 白居易 《达聪明致理化策》:“国家承百王已弊之风,振千古未行之法;於是始立匭使。”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以枢密阁直学士、左諫议大夫、充匭使 阎至 为工部侍郎充职。”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明皇 以‘匭’字似鬼,改‘匭使’为‘献纳使’。 乾元 初,復其旧名。”参见“ 匭院 ”。
分類:主持人
《國語辭典》:匦院(匭院)  拼音:guǐ yuàn
中国古代的民意蒐罗机构。可将民意传达给朝廷,堪称为当今议院的前身。《宋史。卷四。太宗本纪一》:「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
《漢語大詞典》:宣谕使(宣諭使)
官名。 宋 置。专掌奉使宣谕朝廷旨意,事毕即去职。 绍兴 后以宣谕使负责招抚,或按察官吏,或节制军马,职权渐重。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漢語大詞典》:奴使
谓役使如奴。 清 唐甄 潜书·贱奴:“儿畜公卿,奴使百司,狗奔将帅,天子孤矣。” 鲁迅 《坟·灯下漫笔》:“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一:“他们多少听说过 日本 人怎样灭了 朝鲜 ,怎样夺去 台湾 ,和怎样虐待奴使 高丽 与 台湾 人。”
分類:役使
《國語辭典》:嗾使  拼音:sǒu shǐ
挑动、指使。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上。图画碑帖》:「百姓冉兴,为人嗾使打鼓告官家差役不均。」
《漢語大詞典》:僮使
奴婢。汉书·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 莽 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御僮使,治居第生产,皆有条序。”
分類:奴婢
《漢語大詞典》:使秩
使官的职位。 宋 苏辙 《贺张宣徽知青州启》:“伏审入覲帝廷,荣加使秩,遂解南籥,作镇东藩,新命既传,众情胥悦。”参见“ 使 ”。
分類:职位
《国语辞典》:按察使  拼音:àn chá shǐ
职官名。唐置,明清以按察使为一省司法长官,掌刑名按劾之事。
《漢語大詞典》:使聘
指古代诸侯之间或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后汉书·东夷传序:“於是 濊 、 貊 、 倭 、 韩 万里朝献,故 章 、 和 已后,使聘流通。”
《韵府拾遗 啸韵》:使吊(使吊)
柳宗元吊乐毅文许纵自燕来曰燕之南有墓焉其志曰乐生之墓余闻而哀之其返也与之文使吊焉
《漢語大詞典》:单使(單使)
(1).单身出使。陈书·萧乾传:“ 乾 单使临郡,素无士卒,力不能守,乃弃郡以避 寳应 。”
(2).单身使者。新唐书·裴行俭传:“乃敕严备,遣单使往劳。”
《韵府拾遗 纸韵》:口使
郭璞象赞象之为兽形体特诡鼻为口使听言则跪
分类:口使
《漢語大詞典》:宣慰使
官名。 唐 元和 十四年,平 淄青 节度留后 李师道 ,分其地为三镇,以 杨於陵 充 淄 青 十二州宣慰使。此是临时性差遣,不为常制,见旧唐书·杨於陵传。 元 代为宣慰使司长官。至 明 清 时不设于内地,而专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土司世袭之官。参见“ 宣慰司 ”。
《漢語大詞典》:宣慰司
元 置宣慰使司,管理军民事务,分道掌管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 明 清 时不设于内地,而独存于土司。参阅文献通考卷六十、 瞿蜕园 《历代职官简释》
《漢語大詞典》:言使
信使,使者。北史·崔季舒传:“言使往还,须禀节度。”
《漢語大詞典》:潜使(潛使)
谓秘密出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胡忠安:“曾受 文皇 密遣,潜使天下十年。”
分類:秘密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