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9,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康执权(字 平仲 )
李弥正(字 似表 )
孔端朝(字 国正 )
王刚中(字 时亨 恭简 )
汪若容(字 正夫 )
邓名世(字 元亚 )
李公懋(字 子勉 )
熊彦诗(字 叔雅 世称 曲肱先生 )
王十朋(字 龟龄 号 梅溪 忠文 )
舒清国(字 伯原 )
郑作肃(字 恭老 )
陈俊卿(字 应求 正献、文献 魏国公 )
林光朝(字 谦之 号 艾轩 文节 )
魏元若(字 顺甫 )
其它辞典(续上)
郭孝友(字 次仲 )康执权(字 平仲 )
李弥正(字 似表 )
孔端朝(字 国正 )
王刚中(字 时亨 恭简 )
汪若容(字 正夫 )
邓名世(字 元亚 )
李公懋(字 子勉 )
熊彦诗(字 叔雅 世称 曲肱先生 )
王十朋(字 龟龄 号 梅溪 忠文 )
舒清国(字 伯原 )
郑作肃(字 恭老 )
陈俊卿(字 应求 正献、文献 魏国公 )
林光朝(字 谦之 号 艾轩 文节 )
魏元若(字 顺甫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 【介绍】: 宋吉州龙泉人,字次仲。徽宗政和间进士。高宗绍兴初历礼部员外郎,广东、广西提点刑狱公事。十年以司封郎中为起居舍人、权工部侍郎。时秦桧与金约议和,以孝友同舍生,冀其助己,乃私访之,孝友曰:“议和本非至计,因遂销兵,如后患何!”桧不怿。寻卒,诏除敷文阁待制致仕。全宋文·卷三四○五
郭孝友(?——一一四○),字次仲,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第。绍兴初为礼部员外郎,五年提点广东刑狱公事,移广西。后以尚书司封郎中为起居舍人。十年十二月,权尚书工部侍郎,俄卒,诏除敷文阁待制致仕。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八六、一三八,《南宋馆阁录》卷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康执权,字平仲(《四六谈麈》),开封(今属河南)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寓居永嘉(《宋诗纪事》卷四八)。高宗建炎初为国子祭酒(《鸿庆居士集》卷二五《国子祭酒康执权鸿胪卿》)。二年(一一二八),兼权中书舍人,试给事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五)。三年,以显谟阁直学士奉祠(同上书卷二四)。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七)。二十七年,落致仕知泉州,寻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同上书卷一七七)。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康执权,字平仲,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上舍释褐,靖康末为国子祭酒、鸿胪卿。高宗立,召为起居郎,试给事中,为尚书工部、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建炎三年,充显谟阁直学士。绍兴十八年致仕。二十七年落致仕知泉州,寻除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四之三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三、一五、一七、一八、二四、一七七及《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65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时亨。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忤秦桧,授洪州教授。桧死,迁中书舍人,言御敌必先自治。出知成都府,检身以法,驭吏恩威并行。孝宗朝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反对和议,力主战守。卒谥恭简。有《易说》、《春秋通义》、《经史辨疑》、《汉唐史评》、《唐史要览》、《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全宋诗
王刚中(一一○三~一一六五),字时亨,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授奉国军节度推官,洪州州学教授。二十六年,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普安郡王府教授。二十七年,试起居舍人,二十八年,除中书舍人,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七、一八○)以足疾请祠。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召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元年卒于同知枢密院事任(《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年六十三。有《东溪集》、《易说》、《春秋通议》等,均佚。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八《宋故资政殿大学士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六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三四八
王刚中(一一○三——一一六五),字时亨,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绍兴十五年擢进士第二人,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忤秦桧意,改洪州教授。桧死,召见,迁著作佐郎,除中书舍人。二十八年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四川安抚制置使,进敷文阁直学士。孝宗立,进左朝奉大夫,请祠,提举太平兴国宫。金人犯淮,陈战守策,起为礼部尚书、直学士院兼给事中。隆兴二年末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元年迁同知枢密院事,寻卒,年六十三。著有《易说》、《春秋通义》、《仙源圣纪》、《经史辨》、《汉唐史要览》、《天人修应录》、《东溪集》、《应斋笔录》、《续成都古今集记》诸书。见孙觌《宋故资政殿大学士王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八),《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61 【介绍】: 宋歙州歙县人,字正夫。汪叔詹从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为永兴县主簿,迁知洪州。召对,进数千言皆切中时弊,除将作监丞。金兵犯淮甸,感慨时危国忧,抱愤以卒。有集。全宋诗
汪若容(一一○七~一一六一),字正夫,歙县(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历淳安县丞、知洪州,官终将作监丞。三十一年卒,年五十五。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九四《将作监丞汪公墓志铭》。全宋文·卷四四二七
汪若容(一一○七——一一六一),字正夫,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绍兴五年第进士,主兴国军永兴簿,历大冶令、鄱阳学官、淳安丞,知洪州。绍兴三十一年除将作监丞,旋卒,年五十五。有集三十卷。见《左朝奉郎将作监丞汪公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九四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元亚。谙熟经史。尤精《春秋》。以御史刘大中荐召赴行在。高宗绍兴四年赐同进士出身,授史馆校勘,改秘书省正字。后迁著作佐郎,补成《哲宗实录》之亡佚者。又编建炎至绍兴九年日历。十一年,以讥切时政忤秦桧论罢,旋以擅写日历勒停。有《春秋论说》、《左氏韵语》、《国朝宰相年表》等。全宋文·卷四○七四
邓名世,字元亚,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孝甫孙。家贫,躬耕养母。博通经史,长于《春秋》。试有司,屡以援《春秋》见黜。绍兴三年以荐召赴行在,献其所著《春秋四谱》、《古今姓氏书辨證》(今存),遂命为右迪功郎,赐进士出身。历敕令所删定官、充史馆校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佐郎,为秦桧所恶,绍兴十三年坐擅写《日历》勒停。著有《春秋论说》、《春秋类史》等及文集共三百馀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七四、七七、八七、一一六、一三五、一四一、一四三,《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卷二○四《艺文志》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康军建昌人,字子勉。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江西提举,召对陈五事,擢监察御史。高宗驻跸建康,大臣请还临安,公懋力排秦桧,以为不可,疏三上不报,出为湖北提点刑狱,徙福建、潼川。官终湖南转运使。为王蘋学侣,其刚直不屈于权臣,为蘋所称。全宋文·卷四○七二
李公懋,字子勉,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建炎二年进士。绍兴三年召赴行在,四年为秘书省正字,五年为著作佐郎,六年提举江南西路常平盐茶公事,七年为监察御史,八年除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十一年为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九三、一○○、一一二、一一八、一四一,《南宋馆阁录》卷七、八,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九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熊彦诗,字叔雅,学者称曲肱先生,安仁(今江西馀江东北)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三六、四九)。为国子博士。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知瑞安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四)。四年,以赵鼎荐为守秘书丞(同上书卷八○)。五年,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同上书卷八七)。秦桧当政,指为赵鼎客摈不用。后以谄附桧,起知永州(《挥尘录》后录卷一一)。全宋文·卷四○七六
熊彦诗,字叔雅,号曲肱先生,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熊本孙。宣和六年进士,累官国子博士。绍兴初,知瑞安县。迁守秘书丞。五年,为秘书省著作郎,兼都督府主管机宜文字,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六年,为工部员外郎,寻移祠部。七年,知永州。后知鄂州,官终银青光禄大夫。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二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四、八五、八六、八七、九七、一○一、一一一,《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2—1171 【介绍】: 宋温州乐清人,字龟龄,号梅溪。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一。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绘像而祠之。卒谥忠文。有《梅溪集》等。全宋诗
王十朋(一一一二~一一七一),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初添差绍兴府佥判,三十年,除秘书省校书郎,寻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三十一年,迁著作佐郎、大宗正丞,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孝宗即位,除司封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累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改兼侍讲、侍御史。隆兴二年(一一六四),知饶州。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知夔州。三年,知湖州。四年,知泉州。七年,除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七月卒,年六十。谥忠文。有《梅溪前后集》及奏议等五十四卷。事见本集附录《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王十朋诗,以明正统刘谦刊《梅溪先生文集》(即《四部丛刊》影印本)为底本,此本刊印粗陋,但后来各刊本均出此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参校清雍正唐传鉎重编《宋王忠文公全集》五十卷本(简称雍正本)和光绪重刊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黄鹤楼志·人物篇
王十朋(1112~1171) 宋代诗文家、学者。字龟龄,号梅溪。浙江温州乐清人。家境清寒,初在家梅溪聚徒讲学,绍兴二十七年(1157)状元,历官绍兴府佥判、侍讲、侍御史,后出知夔州、湖州。1171年被授予太子詹事,因病力辞,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忠文。有《梅溪集》及《杜陵诗史》《东坡诗集注》等。赴任夔州和转任湖州途中曾两度游武昌、江夏,观南楼,登黄鹤楼,作五绝《黄鹤楼》、五古《一览亭》、七绝《登压云亭》、七律《南楼》等。全宋文·卷四六一四
王十朋(一一一二——一一七一),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资性敏悟,强记览,素有文行。绍兴二十七年以进士第一及第,授绍兴府签判。除秘书省校书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轮对,上言朝政弊端数事,陈御边之策。迁大宗正丞,奉祠。孝宗即位,起知严州,召为司封员外郎,累迁国子司业。隆兴初,除起居舍人,升侍讲,改侍御史。张浚两淮之师失利,主和者横议蜂起,十朋自以先前力主起用张浚,故而上章待罪。出知饶州,历知夔、湖、泉州。召除太子詹事。乾道七年七月卒,年六十。后谥「忠文」。十朋立朝刚直,历官多有政声。为文崇尚理致,不务浮靡虚丽之辞,著有《梅溪前后集》五十卷;其《尚书》、《春秋》、《论语》、《孟子》讲义,尚未成书。事见汪应辰《有宋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梅溪先生后集》附录),《宋史》卷三八七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舒清国(?~一一五三),字伯原,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清嘉庆《西安县志》卷二六),调秀州士曹参军,召为太学录。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校书郎(《南宋馆阁录》卷八)。四年,以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四)。起知道州。二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六四)。事见《相浙名贤录》卷二二。全宋文·卷三八二九
舒清国(?——一一五三),字伯原,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一说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政和八年进士。建炎初为秀州士曹参军、太学录。绍兴间,又以礼部员外郎兼秘书省著作佐郎,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进直龙图阁,知道州,二十三年卒。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七四,《两浙名贤录》卷二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作肃,字恭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为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三年,守尚书左司员外郎(同上书卷六九)。历知常州、吉州、镇江府,三十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同上书卷一八五)。三十二年,改知湖州。事见民国《吴县志》卷六五。全宋文·卷四○一三
郑伯肃,字恭老,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绛子。宣和三年进士,绍兴五年知常州,历吉州、湖州,均有惠政。见《吴中人物志》卷五,《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全宋文·卷三五○六
郑作肃,字恭老,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绛子。宣和三年进士。为镇江府学官。建炎间通判临安府。绍兴中历监察御史、太府少卿、太常少卿,出知常州、吉州、湖州,均有惠政。为程俱门人。见《吴中人物志》卷五,《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一一、六六之七七、刑法二之一○一,及其所作《北山集后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3—1186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应求。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因不附秦桧,被置闲职。桧死,召为校书郎。任普安郡王府教授。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出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用人为己任,奖廉退,抑奔竞。凡所奏请,都关治乱安危大事。六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以少保、魏国公致仕。谥正献。有文集。全宋诗
陈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应求,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二十六年,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三十一年,权兵部侍郎。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忌,出知泉州。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复召,又为钱端礼所忌,出知漳州,改建宁府。三年,召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与虞允文不协,出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领祠禄。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再命知福州。力求去,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五年,起判建康府、江南东路安抚使兼行宫留守。九年,致仕,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正献。有遗文二十卷、奏议二十卷,均佚。事见《晦庵集》卷九六《正献陈公行状》、《诚斋集》卷一二三《正献陈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三有传。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四六四六
陈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应求,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除权兵部侍郎。孝宗立,迁中书舍人。隆兴初年,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所忌,以宝文阁待制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知建康府,授吏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迁左仆射。六年罢,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淳熙六年,判建康府兼江东安抚。十年致仕,封魏国公。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献。有集二十卷。见杨万里《正献陈公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二三),《宋史》卷三八三《陈俊卿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4—1178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全宋诗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曾再试礼部不第,往从尹焞游。通六经百氏,从学者数百人,伊洛之学倡于东南自光朝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及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知永福县。召试馆职。乾道五年(一一六九)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历著作佐郎、著作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九年,出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广南东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劳,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为孝宗讲解《中庸》称善,除中书舍人。因封还谢廓然迁殿中侍御史词头,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轩集》二十卷(本集宋刘克庄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郑岳据传录本选刊为十卷。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林光朝诗,以明郑岳刊《艾轩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一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六五○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未上召对,改知永福县。大臣论荐不已,复召试馆职,遂除秘书省正字兼史职,历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乾道八年,进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刑,移广东。淳熙二年,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奉命讲《中庸》,称旨,除中书舍人,为诰有古风。后改权工部侍郎,出知婺州。淳熙五年卒,年六十五,谥曰文节。光朝博学有行,南渡后首以伊洛之学倡东南,从学者常数百人,时称「南夫子」。著有《艾轩集》。见周必大《林光朝神道碑》(载《文忠集》卷六三),《宋史》卷四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