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布德尔(布德尔)  拼音:bù dé ěr
Bourdelle
人名。(西元1861~1929)法国雕刻家。作风颇倾向于古典主义,形式完整,而趣味隽永。作品有〈拉弓的海克力斯〉、〈阿维阿尔将军骑马像〉等。
《國語辭典》:自由主义(自由主義)  拼音:zì yóu zhǔ yì
一种思想或运动,主张以个人为目的,强调包括国家在内的社会经济势力不应对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有所干涉。
《国语辞典》:彭特莫  拼音:péng tè mò
Pontormo,Jacopo da
人名。(西元1494~1557)义大利画家。早期风格受其师及古典主义作风影响,后来以丰富想像力构成自由而纯粹的画面,充满佛罗伦斯派技巧主义的风格。代表作品是〈基督下十字架〉。
《国语辞典》:塌拉骨  拼音:tā la gǔ
骂人的话。旧时讥讽女人身分下贱、蛮横不讲理、作风不正派。《醒世姻缘传》第九六回:「怪塌拉骨蹄子,夹著狗屄走罢了,甚么二奶奶三奶奶!你家题主点名哩么?」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风格
体现共产主义道德的思想、作风和行为。主要内容是:从全局观点和整体利益出发,发扬助人为乐和谦让的精神,使他人的需要和利益获得满足;当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
《漢語大詞典》:风派(風派)
指具有惯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的作风的人。 邓小平 《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那些风派、溜派以及搞‘地震’的人,那些错误严重而又态度很坏的人,那些有问题没有查清的人,也不能让他们进领导班子。”
《漢語大詞典》:烦琐哲学(煩瑣哲學)
(1). 欧洲 中世纪在学院中讲授的以解释天主教教义为内容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神学体系。由于采用烦琐的抽象推理的方法,所以称为“烦琐哲学”。
(2).指罗列表面现象,拼凑枯燥条文,使人得不到要领的作风和文风。
《国语辞典》:官僚政治  拼音:guān liáo zhèng zhì
1.由中央至地方机关官员所组成的行政系统,称为「官僚政治」。
2.忽视人民权益的作风。如:「民主时代应澈底改革已不合时宜的官僚政治。」
《國語辭典》:本位主义(本位主義)  拼音:běn wèi zhǔ yì
无论在任何情况,皆以一己所知所学的事物与工作权益为前提,不顾整体利益,强调其偏私之见。
《漢語大詞典》:本本主义(本本主義)
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一切按照书本条文办事的思想作风。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夏衍 《杂谈思想解放》:“有的是一切按本本办事的‘本本主义者’。他们只会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写文章照抄照转。”
《國語辭典》:吊儿郎当(吊兒郎當)  拼音:diào ér láng dāng
形容人放荡不羁的样子。如:「他对他儿子那一副吊儿郎当的态度非常不满。」
《漢語大詞典》:赤体上阵(赤體上陣)
不穿盔甲,裸露上身出阵交战。事本《三国演义》第五九回:“ 许褚 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来与 马超 决战。”后比喻不顾一切、猛打猛冲的作风。 鲁迅 《华盖集续编·空谈》:“ 许褚 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
《國語辭典》:粗线条(粗線條)  拼音:cū xiàn tiáo
1.笔道画得粗的线条。
2.比喻粗率、不拘小节的个性。如:「他是个粗线条的人,做事总是草率糊涂。」
《漢語大詞典》:强风情(强風情)
谓强作风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强风情措大,晴乾了尤云殢雨心,悔过了窃玉偷香胆,删抹了倚翠偎红话。” 王季思 注引 王伯良 ( 驥德 )曰:“强风情,谓强作风情也。” 元 宋方壶 《一枝花·妓女》套曲:“有一等强风情迷魂子弟,初出帐笋嫩勤儿。”
《漢語大詞典》:诗书发冢(詩書發塚)
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语本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郭象 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姦,则迹不足恃也。” 成玄英 疏:“是以 田恒 资仁义以窃 齐 ,儒生诵诗礼以发冢,由是观之,圣迹不足赖。” 宋 姜夔 《越九歌·旌忠·中管商调》:“诗书发冢兮嗟彼傖父,父老死兮后生莫知其故。”亦作“ 诗书发塚 ”。 清 高珩 《〈聊斋志异〉序》:“如读 南子 之见,则以为淫辟皆可以周旋;泥 佛肸 之往,则以为叛逆不妨共事;不止诗书发塚,《周官》资篡而已。”
分類:言行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