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
词典
3
分类词汇
16
共16,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落保
做保
认保
退保
保人
下保
中保
保役
歇家
的保
筒子皮
讨保
人头保
对保
尺竹伍符
《國語辭典》:
落保
拼音:
luò bǎo
做保、担保。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我当初奏过这一家贤孝,今日这厮却犯下十恶大罪,若是郎主知道呵,俺先耽下个落保的罪了。」
分類:
作保
《國語辭典》:
做保
拼音:
zuò bǎo
担保。元。无名氏《小尉迟》第四折:「某想敬德老将军,一片忠心,岂有反叛之事,我须索与他做保去来。」
分類:
担保
作保
《漢語大詞典》:
认保(認保)
犹作保。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保甲稽查》
:“如在外歇宿,果非匪类之家,亦无赌博交通实跡,係本户人,着户长认保;係户长,着本人认保。”
分類:
作保
《國語辭典》:
退保
拼音:
tuì bǎo
1.退去保證人的责任。指保證人不愿继续为被保人做保,或在可防止之际,被保人有逃匿或规避保證书、合约等合法文件上的条文时,保證人可报告法院、检察官或司法警察,声请除去其保證人的责任。
2.退出保险。指不再继续保险。
分類:
退出
被保险人
退守
保险人
保险
担保
中止
不再
作保
协议
《國語辭典》:
保人
拼音:
bǎo rén
对于他人行为或财力负责担保的人。元。无名氏《鸳鸯被。楔子》:「我借与他十个银子,著他立一纸文书,你就做保人。」《三国演义》第五四回:「玄德亲笔写成文书一纸,押了字。保人诸葛孔明也押了字。」也称为「保见人」。
分類:
保人
双方
多方
作保
保证
生命
买卖
借贷
租赁
担保
《漢語大詞典》:
下保
作保证。
《
儿女英雄传
》
第二六回:“这话我説书的都敢下保。”
分類:
作保
保证
《國語辭典》:
中保
拼音:
zhōng bǎo
在买卖或借贷双方之间,担负保證责任的人。《精忠岳传》第一回:「逼他写卖华山文契,却是小青龙柴世宗、饿虎星郑子明做中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们好在当面交易,用不著中保,此刻就可立了契约。」
分類:
中保
中作
作保
《漢語大詞典》:
保役
谓居间作保,替债主奔走办事。
《
后汉书·桓谭传
》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僕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 李贤 注:“保役,可保信也。收税,谓举钱输息利也。
《东观记》
曰:‘中家子为之保役,受计上疏,趋走俯伏,譬若臣僕,坐而分利’也。”
分類:
居间
间作
作保
债主
奔走
办事
《漢語大詞典》:
歇家
(1).旧时的一种职业,专营生意经纪、职业介绍、做媒作保、代打官司等业务。亦指从事这种职业的人。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
卷四:“加以皂快之拘提,歇家之酒食,吏胥之恐喝,所费多歧。”
《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
:“ 赵昂 访知巷口做歇家的 王婆 ,在 沈 家走动识熟,且是利口,善於做媒説合。”
《初刻拍案惊奇》
卷一:“众人多是做过交易的,各有熟悉经纪歇家通事人等,各自上岸,找寻发货去了。”
(2).旅舍。
《六部成语·户部》
“歇家”注:“停歇客商货物之家也。” 清
李渔
《蜃中楼·望洋》
:“正是歇家不管人饥饱,祗要朝朝算饭钱。”
分類:
旅舍
职业
专营
营生
介绍
做媒
作保
打官司
业务
《漢語大詞典》:
的保
确实可靠的作保的店铺或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
:“其餘未便遽释,着取的保,在城候结。” 清
林则徐
《议覆团练水勇情形折》
:“惟是雇用此辈,流弊亦多……故当其招募之时,即令查明亲属,取具的保。”
分類:
确实
可靠
作保
店铺
《漢語大詞典》:
筒子皮
装订线装书册时,另用双叶有色纸加在书册前后以作保护,称为“筒子皮”。
分類:
装订线
装书
书册
有色
前后
作保
保护
《國語辭典》:
讨保(討保)
拼音:
tǎo bǎo
找人来保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蔺氏、丫环讨保官卖,然后点起兵快,登时往各处拘拿。」
分類:
作保
《国语辞典》:
人头保(人头保)
拼音:
rén tóu bǎo
志愿提供身分證及印章,为不熟识的第三者作保,称为「人头保」。
分类:
志愿
提供
身分證
印章
不熟
熟识
第三者
作保
《國語辭典》:
对保(對保)
拼音:
duì bǎo
一种经保證人具书面保證以后,当面向保證人核对,證明保證属实的手续。
分類:
保证人
核对
是否
确实
作保
《漢語大詞典》:
尺竹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明
方孝孺
《书夷山稿序后》
:“吾观 四明 蒋先生 ,羈寓数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味其言如素处显位者,未尝有枯悴寒澁之态,是安可谓之穷士乎?”参见“ 尺籍伍符 ”。
分類:
记载
军令
军功
簿籍
军士
作保
守则
《漢語大詞典》:
尺籍伍符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司马贞 索隐:“尺籍者,谓书其斩首之功於一尺之板。伍符者,命军人伍伍相保,不容姦诈。”
《
新唐书·班宏传
》
:“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制》
:“尺籍伍符之必计,而一粒一鍰之不遗。”
分類:
记载
军令
军功
簿籍
军士
作保
守则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