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象王
(1).象中之王。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佛的进退威仪。
《法苑珠林》卷十五引
《胜天王经》:“二十七,进止如象王;二十八,容仪如师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鹅王。”
(2).佛教语。喻佛或菩萨。
《涅槃经》卷二三:“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象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 唐
李峤 :“以牺帝龙颜之相,謁象王螺髻之容。”
(3).引申为像佛那样救世的人。
沈曾植 诗:“物论有齐鯤子小,人间何世象王来。”
《漢語大詞典》:外学(外學)
(1).指太学以外的学校。
《宋史·哲宗纪一》:“詔 大寧郡王 以下出就外学。”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元年》:“甲戌,詔天下兴学贡士,建外学於国南。”
(2). 东汉 儒生以“六经”为外学。
《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二年》:“ 扶风 田弱 荐同郡 法真 博通内、外学,隐居不仕,宜加衮职。” 胡三省 注:“ 东都 诸儒以‘七纬’为内学,‘六经’为外学。”
(3).佛教指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学。 唐
鲍溶 《送僧东游》诗:“风流 东晋 后,外学入僧家。独唱 郢中 雪,还游天际霞。”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释子谓佛书为内典,调儒书为外学。”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集部四·〈柳塘外集〉四卷》:“ 宋 释 道璨 撰。以别有语録,故名外集。 释 氏以佛典为内学,以儒书为外学也。”参见“ 内学 ”。
《國語辭典》:内学(內學) 拼音:nèi xué
1.谶纬之学。《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序》:「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
2.佛学。《陈书。卷三○。傅縡传》:「三论之兴,为日久矣。龙树创其源,除内学之偏见;提婆扬其旨,荡外道之邪执。」
《漢語大詞典》:亿劫(億劫)
谓极长久的时间。佛经言天地的形成到毁灭为一劫。 南朝 宋 宗炳 :“何以决断天地之外,亿劫之表,冥冥之中,必谓所辨不实邪?”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人皆双瞳,脩眉长耳,飡九天之正气,死而復生,於亿劫之内,见五岳再成尘。”
《太平广记》卷三七○引
《潇湘录·王屋薪者》:“夫道者,居亿劫之前,而能生天生人生万物。”
《漢語大詞典》:经说(經説)
(1).经书的解说。
《墨子》有
《经说》上下篇。
《汉书·艺文志》载
《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
《老子徐氏经说》六篇。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序》:“ 熙宁 、 宝庆 之会,时师破坏经説,其失也凿;陋儒襞积经文,其失也肤。” 金松岑
《文学观》:“爰举其説,盖有六焉,作者之林,视此可矣。一曰传注,经説是也。”
(2).指佛经的言论。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如此皆是经説,不可不信。”
《國語辭典》:书经(書經) 拼音:shū jīng
书名。相传由孔子所授,记三代以上的典谟训诰。原本百篇,亡于秦火,其后有今文、古文二种。今文尚书系汉初伏生口授于晁错,凡二十九篇;古文尚书系汉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在壁中所得的竹简尚书,科斗文,共四十六卷。汉孔安国曾献古文尚书于武帝,而未得立于学官,后遂亡失;至东晋时,梅赜所献之古文尚书五十八篇,其中二十五篇宋以来即疑其伪,然自孔颖达作五经正义,即用梅本,至今仍为一般所诵习。也称为「尚书」。
《國語辭典》:四大 拼音:sì dà
1.称道、天、地、王。语本《老子》第二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2.佛教用语。指地、水、火、风,乃组成宇宙、人身的基本元素。《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一旦无常,四大消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因晓得人身四大乃是假合,形有时尽,神则常存。」
3.指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國語辭典》:梵本 拼音:fàn běn
汉译佛经所根据的梵文本子。早期汉译佛经所根据的西域文本称为「胡本」。但在宋以后有些雕板藏经常将胡本改字作梵本。
《漢語大詞典》:外书(外書)
佛教徒称佛经以外的书籍为外书。 南朝 宋 何承天 :“所谓慈护者,谁氏之子?若据外书报应之説,皆吾所谓权教者耳。”又“习神仙者亦以修炼以外的书为外书。”
《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宋 庞元英
《谈薮·陶弘景》:“先生尝曰:‘我读外书未满万卷,以内学兼之,乃当小出耳。’”参见“ 内书 ”。
《漢語大詞典》:内书(内書)
(1).指方术及释道诸书。
《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魏略》:“﹝ 扈累 ﹞昼日潜思,夜则仰视星宿,吟咏内书。”
《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魏略》:“﹝ 石德林 ﹞初不治产业,不畜妻孥,常读
《老子》五千文及诸内书,昼夜吟咏。”
《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谈薮·陶弘景》:“先生尝曰:‘我读外书未满万卷,以内书兼之,乃当小出耳。’”
(2).皇宫府库中的图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褚无量传》云: 无量 以藏库内书自 高宗 代即藏在宫中,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刊校,以宏经籍之道。”按,
《旧唐书·褚无量传》作“内库旧书”。
《漢語大詞典》:佛眼
(1).佛经所说五眼之一。佛为觉者,觉者之眼称佛眼。谓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
《无量寿经》卷下:“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宋
苏轼 《赠杜介》诗:“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 宋
苏辙 之二:“经言 如来 有五眼……以慧眼转物,以法眼遍物,佛眼也。”
(2).喻指以慈悲为怀、宽以待人者之眼。
《國語辭典》:外集 拼音:wài jí
1.正集以外的稿,多系经人蒐集而成者。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集部。别集类三。诂训柳先生文集》。
2.奏议类的称呼,以道学家尊道学而薄事功,故于议政之文,称为「外集」。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三。集部。别集类二六。三鱼堂文集》。
3.称僧人的诗文。如僧宗泐有《全室外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集部。别集类二三。全室外集》:「是编题曰外集,盖释氏以佛经为内学,故以诗文为外,犹宋释道璨柳塘外集例也。」
《國語辭典》:清乐(清樂) 拼音:qīng yuè
1.参见「清商乐」条。
2.南宋时以笙、笛、觱篥、方响、小提鼓、拍板、劄子等合奏的器乐。乐声轻细。
《漢語大詞典》:镬汤(鑊湯)
(1).佛经所说“十八地狱”之一。用以烹罪人。 唐
顾况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诗:“此辈之死后,鑊汤所熬煎。”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抛在鑊汤炉炭内,铁叉搅转问根由。”
(2).喻水深火热的处境。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有一僕曰 詹荣 ,亦 抚 人……一日,因打木鱼先悟道,作颂云:‘木鱼元来无肚肠,声声唤我出鑊汤。’”
《國語辭典》:宝函(寶函) 拼音:bǎo hán
1.盛放佛经典册及贵重首饰的匣子。《宋史。卷一三四。乐志九》:「有犹有言,顺承天则。聿崇号名,再扬典册。朱英宝函,左右翼翼。千秋万岁,保兹无极。」
2.华丽的枕头。唐。
温庭筠 〈〉词:「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