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水月观音(水月觀音)  拼音:shuǐ yuè guān yīn
佛经上有观音示现三十三身的说法,画其观看水月之状,称为「水月观音」。后用以比喻人的容貌清俊秀逸。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蒋凝侍郎,亦有人物,每到朝士家,人以为祥瑞,号水月观音。」
《國語辭典》:如是我闻(如是我聞)  拼音:rú shì wǒ wén
如是乃指该经的内容,我是阿难自称。常置于佛经的开头。相传释迦牟尼圆寂后,佛弟子结集经、律时,由阿难背诵经典,故经典以此为开始,意谓我听到的是这样:「……。」此句在西元四世纪末期之前,汉语译经家多使用「闻如是」的句形,四世纪末第一次出现「如是我闻」的译语。以后渐成定式。
《漢語大詞典》:润文官(潤文官)
为翻译的佛经修饰文字的官员。 宋 置。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 太平兴国 中,始置译经院於 太平兴国寺 ,延梵学僧翻译新经。始以光禄卿 汤公 悦 、兵部员外郎 张公 洎 润色之,后 赵文定 、 杨文公 、 晁文庄 、 李尚书 维 ,皆为译经润文官。”
《漢語大詞典》:散花天女
佛经故事里的人物。语本《维摩经·观众生品》:“时 维摩詰 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説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説甚么出水 洛神 ,还疑作散花天女。”
分類:佛经人物
《漢語大詞典》:九子魔母
即佛经中的 鬼子母 。传说生有五百子,逐日吞食 王舍城 中的童子,后经 独觉佛 点化,成为佑人生子的女神。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 裴谈 崇奉 释氏 。妻悍妬, 谈 畏如严君。尝谓人:‘妻有可畏者三:少妙之时,视之如生菩萨。及男女满前,视之如 九子魔母 ,安有人不畏 九子魔母 耶?及五十、六十,薄施粧粉,或黑视之如 鳩槃荼 ,安有人不畏 鳩槃荼 ?’”
分類:佛经五百
《漢語大詞典》:俱卢洲(俱盧洲)
佛经分世界为四大部洲,北面的名 俱卢洲 。义译为高胜。卢,也作“芦”。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四:“ 俱卢洲 ,此云上胜,亦云胜生。旧经中作鬱单越,或言鬱但罗越,亦言鬱多罗、拘楼,皆梵音轻重也。”《西游记》第一回:“感 盘古 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 东胜神洲 ,曰 西牛贺洲 ,曰 南赡部洲 ,曰 北俱芦洲 。”
《國語辭典》:皆大欢喜(皆大歡喜)  拼音:jiē dà huān xǐ
大家都十分高兴、满意。如:「这件事终于有了圆满结局,真是皆大欢喜!」
《漢語大詞典》:命命鸟(命命鳥)
即共命鸟。佛经所称的雪山神鸟,一身两头。一说是鷓鸪之类。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尼波罗国:“﹝ 尼波罗国 ﹞出赤铜、犛牛、命命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梵言耆婆耆婆鸟,此言命命鸟是也。” 许地山 《缀网劳蛛·命命鸟》:“ 敏明 听见‘命命鸟’三字,心里似乎有点觉悟。”
《漢語大詞典》:面然大士
佛经中谓救苦救难的 观音菩萨 化身。《禅门日诵·普供赞语》:“ 面然大士 , 观音 化身。” 明 李贽 《祭无祀文》:“又闻 面然大士 统领三千大千神鬼,与尔等相依日久,非不欲尽数超拔尔等,第亦无奈尔等自家不肯何耳。”参见“ 面然 ”。
《漢語大詞典》:面然
即焰口。佛经中的饿鬼名。其形枯廋,咽细如针,口吐火焰,面上火然,故称。佛典相传为 观音 的化身。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阿难 ﹞即於其夜三更之后,见一饿鬼名曰 面然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 阿难尊者 因习定,救苦 观音 示 面然 。”原注:“ 面然 ,焦头烂额之饿鬼像,乃 观音大士 之变化身,示现於 阿难 禪定之中,啟发 阿难 生起悲心,救度饿鬼之苦。”参见“ 面然大士 ”。
七佛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记过去七佛教化之相。比增一阿含不善品稍详。
佛经
【佛学大辞典】
(杂名)佛教之经典也,又佛像与经典也。
【佛学常见辞汇】
佛教的经典。
佛经入中国
【佛学大辞典】
(故事)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时,傅毅对帝所言,皆是佛书。使先此未有佛书,毅何从而得之。是明帝前,虽有其书,尚未盛行。自白马既来之后,其说乃盛耳。」宋朝类苑曰:「佛经之入中国,自竺法兰摩腾二师,以后汉明帝时暨至白马寺,首译四十二章经。历晋及十六国南北朝暨唐,皆有梵僧自五天竺来,及华人之善竺音者,迭相翻译。讫开元录,凡大小乘经律论圣贤集共五千四十八卷。至正元又别录新经二百馀卷。元和之后,译经遂废。太宗太平兴国初,有梵僧法贤法天施护三人自西域来,雅善华音,太宗宿受佛记,遂建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访得凤翔释清照,深识西竺文字,因尽取国库新贮西来梵夹,首令三梵僧诠择未经翻者,各译一卷,集两街义学僧评议,论难锋起。三梵僧以梵经华言对席读,众僧无以屈,译事遂兴。后募童子五十人,令习梵学,独得惟净者,乃江南李王之子,慧悟绝异,尽能通天竺文字。今上即位初,陈恕建议,以为费国家供亿,愿罢之,上以先朝所留意,不许。讫今所译新经论学,凡五百馀卷。自至道以后,多惟净所翻也。大中祥符四年,译众上言,请如元正造录,诏令润文官参知政事赵安仁与翰林学士杨亿同编修,凡为二十卷。乃降赐太宗所作释门文字,令编其名题入录。安仁等及释众再上表请御制释门文章,许之。六年三月,赐御制法音前集七卷,共论次其文理,以附于先皇之次,而冠于东土圣贤集之首。译经院置润文官。尝以南北省官学士充,中使一人监院事,译经常以梵僧,后令惟净同译经。梵学笔受二人,译缀文二人,评议二人,皆选名德有义学僧为之。」
阿閦佛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阿閦佛国经之略。
乳光佛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示有风疾,命阿难乞乳于梵志家。梵志讥嫌。维摩说法开悟之。帝释化为童子,牛,牛母牛子欢喜布施,阿难以之白佛,佛说牛之往因,授成道之记。
毗婆尸佛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赵宋法天译,佛为苾刍说过去毗婆尸佛四门游观,出家转法轮之事,与长阿含大本缘经之后分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