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住持 拼音:zhù chí
1.护持佛法,令佛法久住世间。《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
2.佛教僧职。唐代禅宗兴盛后始设置,为寺院的领导,总管僧事的职务。后来道观亦采用此制。《景德传灯录。卷六。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贫道乃白姑姑是也!从幼年间便舍俗出家,在这清安观里,做著个住持。」
《國語辭典》:三时(三時) 拼音:sān shí
1.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
2.印度一年分成寒、热、雨三个季节。《大唐西域记》卷二:「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
《國語辭典》:大法 拼音:dà fǎ
1.基本法则。唐。
韩愈 〈〉:「愚以为凡史氏褒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
2.国家的基本法。如:「宪法是我国的基本大法。」
《國語辭典》:金鸡(金雞) 拼音:jīn jī
1.鸡。十二生肖中,酉为鸡,又酉于五行中属金,故称为「金鸡」。《水浒传》第四五回:「自古道:『莫说欢娱嫌夜短,只要金鸡报晓迟。』」
2.古代下诏书大赦时,在竿上设鸡,口衔红旗,以示吉辰。因其鸡头装饰黄金,故称为「金鸡」。见《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后比喻为赦罪。唐。
李白 〈〉诗:「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3.锦鸡的别名。参见「锦鸡」条。
《國語辭典》:灯光(燈光) 拼音:dēng guāng
1.灯所照出来的光线。宋。
苏轼 诗:「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儒林外史》第九回:「三公子走在船头上,此时月尚未落,映著那边的灯光,照得亮。」称为「灯火」。
2.专指舞台或摄影棚内的照明。如:「打灯光」、「灯光效果」。
《國語辭典》:金光 拼音:jīn guāng
金黄色的光芒。《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扬金光,横泰河。」《水浒传》第一回:「两只眼迸出金光,张开巨口,吐出舌头。」
《漢語大詞典》:学佛(學佛)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
《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
《法喜集》、
《佛国记》行於世。”
《國語辭典》:传灯(傳燈) 拼音:chuán dēng
佛教以灯象徵智慧,众生因智慧而解脱,故称教导佛法为「传灯」。清。
钱谦益 诗:「麒麟可即图,龙像俱传灯。」后亦见用于民间宗教的传法。
《國語辭典》:法云(法雲) 拼音:fǎ yún
以云比喻佛法涵盖一切。
《國語辭典》:法雨 拼音:fǎ yǔ
1.雨,形容佛陀的教法能滋润众生的菩提道业,就像雨能滋润草木。法雨指佛陀所说的教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世间净眼品第一之二》:「普雨法雨润一切,是佛第一上方便。」
2.道教指天尊的道法。如:「法雨滂沱,普润众生。」
《國語辭典》:羊车(羊車) 拼音:yáng chē
羊驾的小车。《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之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
《國語辭典》:法堂 拼音:fǎ táng
1.寺院中集众说法的场所,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法堂的布置,除佛像外,主要是在堂中设法座,供宣讲佛法之用。唐。李绅〈〉诗:「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西游记》第七回:「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
2.旧称审案的公堂,即法庭。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你这老儿,这是法堂上,不是你弄虚头的去处。」
《漢語大詞典》:毗耶
亦作“ 毗邪 ”。亦作“毘耶”。
(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又译作“毗耶离”、“毘舍离”、“吠舍离”。古 印度 城名。
《维摩经》说, 维摩诘 (意译 净名 )居士住 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尔邦 南部)。 释迦牟尼 于该地说法时, 维摩诘 称病不去。 释迦 派 文殊师利 前往问疾。 文殊师利 问 维摩诘 :“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 默然不对。 文殊师利 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古代诗文中,多以此佛教传说故事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的典故。 南朝 齐
王屮:“掩室 摩竭 ,用启息言之津;杜口 毗邪 ,以通得意之路。” 唐
陆龟蒙 《奉酬裘美早春病中书事》诗:“欲入 毘耶 问,无人敌 浄名 。”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故人相见尤堪喜,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2).指 维摩诘菩萨 。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说佛理之人。 唐
贾岛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陋巷贫无闷, 毗耶 疾未调。” 清
钱谦益 《赠胡泌水》诗:“谈天欲杜 毘耶 口,午夜燃灯礼 浄名 。” 清
姚鼐 诗:“巵言聊一放,闭口终 毘耶 。”
(3).指
《维摩经》。 宋 王安石
《北窗》诗:“北窗枕上春风暖,谩读 毗耶 数卷书。”
《國語辭典》:妙法 拼音:miào fǎ
1.奥妙的佛法。南朝梁。
刘孝绰 :「自妙法东注,宝化西渐,公卿贵士,贤哲伟人,莫不严事招提,归仰慧觉,欲使法灯永传,胜因长久。」《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列传。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2.妙计。《三国演义》第一○二回:「自古及今,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文明小史》第一三回:「也罢!你们几个暂且在我衙门里等一会儿,我此刻去见两司,大家商议一个妙法。」
《國語辭典》:法筵 拼音:fǎ yán
1.讲说佛法的聚会。《文选。孔融。北山移文》:「道帙长殡,法筵久埋。」《北齐书。卷二十四。杜弼传》:「魏帝集名僧于显阳殿讲说佛理,弼与吏部尚书杨愔、中书令邢邵,秘书监魏收等并侍法筵。」
2.道教称天尊说法时,供诸天仙众,集坐听法的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