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大乘经典(大乘经典) 拼音:dà shèng jīng diǎn
指佛教中谈论成佛之道的经书典籍。如:「传说佛教的大乘经典是从龙宫中取得的。」
《国语辞典》:慈航普渡 拼音:cí háng pǔ dù
佛教用语。指助人脱离苦海。如:「观音大士慈航普渡,救苦救难。」
《国语辞典》:毗昙宗(毗昙宗) 拼音:pí tán zōng
中国佛教学派。以研习说一切有部论书阿毗昙而得名。其学者被称为「毗昙师」。该学派通过分析佛教法相,表述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基本观点,由此指出离迷入悟的解脱之路。也称为「毗昙学派」。
《国语辞典》:牛头禅(牛头禅) 拼音:niú tóu chán
中国佛教禅宗的一派。唐金陵(今南京)牛头山法融禅师得四祖道信禅法,吸引很多人从他习禅,主张心境本寂,诸法如梦。法融之下有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宗合称牛头六祖,皆一时宗匠。至唐末,此派禅法渐趋式微。也称为「牛头宗」。
《国语辞典》:犍陀罗(犍陀罗) 拼音:jiān tuó luó
1.相当于今日的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
2.古代佛教雕刻艺术的一个流派。公元一至六世纪盛行于犍陀罗(相当于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吸取古代希腊末期的雕刻手法,对东方雕刻艺术的发展曾有影响。如:「这座佛塔的浮雕,有犍陀罗的风格。」
《国语辞典》:普法宗 拼音:pǔ fǎ zōng
中国佛教的一种派别。参见「三阶教」条。
《国语辞典》:五种性(五种性) 拼音:wǔ zhǒng xìng
佛教用语。指造成众生在修行道上最终成就不同的禀赋,谓之种性。种性有五种,即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具前三种种性的众生将可分别达到阿罗汉、辟支佛、佛的终极果位。不定种性,具有三乘的种子,但会达到什么果位尚不确定。无种性则永不能解脱轮回。五种性之说主要流行于瑜伽行派,但是否决不可改变,瑜伽行派论师也有不同的主张。《
大乘入楞伽经》卷二:「有五种种性,何等为五?谓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
《国语辞典》:相部宗 拼音:xiàng bù zōng
中国佛教律宗的三派之一。唐法砺创立。相部宗虽传四分律,但认为四分律是小乘律。主张戒不兼定、慧二学。依据成实论认为戒体非色非心。因传法的中心在相州,故称为「相部宗」。也称为「相部律宗」。
《国语辞典》:往生论(往生论) 拼音:wǎng shēng lùn
佛教典籍。全名《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世亲著,北魏菩提流支译,一卷。内容赞述阿弥陀佛净土庄严,劝人修行往生,为净土宗依据的基本论典。
《国语辞典》:一音教 拼音:yī yīn jiào
中国佛教判教之一。后魏菩提留支认为释迦牟尼佛说的法都是同样,只是听者根机不同,领悟有别。《
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一音教,谓一切圣教唯是如来一音圆教,但随根异故,分种种。」
《国语辞典》:小乘戒 拼音:xiǎo shèng jiè
小乘佛教的戒律。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及具足戒等。
《国语辞典》:三法印 拼音:sān fǎ yìn
佛教用语。佛教用以辨别是否符合佛法的三种准则。即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诸行无常,谓一切条件所构成的现象是刹那生灭;诸法无我,谓所有存在都没有实体;涅槃寂静,谓息灭烦恼就不会轮回。《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若一切教为此三种理印所印等,名为了义,违三法印等,非了义经。」
《国语辞典》:三福田 拼音:sān fú tián
佛教用语。佛教以父母、师长为报恩田;以修行人乃至佛陀为功德田;以贫穷困厄的人为贫穷田或悲田。因为对这些人供养,能生福,如田地生出滋养的植物。《
优婆塞戒经》卷三:「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说多少供养如是三福田者,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多受利益。」
《国语辞典》:三自性 拼音:sān zì xìng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所认为的一切存在的三种状态:因执著而产生的幻相,即遍计所执自性;由条件构成的现象,即依他起性;绝对的真实,即圆成实性。《
成唯识论》卷八:「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
《国语辞典》:三时教(三时教) 拼音:sān shí jiào
佛教用语。佛教中观和瑜伽行派依自宗的见解,判释佛陀教法分为三阶段。中观派的三时教是:初说小乘教,第二时说大乘唯识道理,第三时说心境俱空。瑜伽行派的三时教是:初时教说四阿含,第二时教说诸法皆空,第三时说唯识教。《
原人论》:「故天竺戒贤、智光二论师,各立三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