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相即相入 拼音:xiāng jí xiāng rù
中国佛教华严宗基本主张之一。一切现象同体且相互包含的关系。同体关系谓之相即,相互包含的关系谓之相入。《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如此一门既具足无穷个无尽,及相即相入等成无尽者,馀一一门中皆悉如是。」
《国语辞典》:西藏佛教 拼音:xī zàng fó jiào
约西元七世纪起在西藏发展的佛教。为佛教三大传统之一,以藏文为圣典语言。原只盛行西藏、蒙古,如今弘扬全球。其教学特色在综合小乘与大乘的波罗蜜多乘、金刚乘,见解上以中观为究竟,法门则以密续为主流。藏经分《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前者指佛语,包括经和律,后者乃是印度佛教大师的论著。主要教派有宁玛、噶举、萨迦、格鲁四宗。各有严密的寺院组织和学经制度。俗称为「喇嘛教」。
《国语辞典》:西方三圣(西方三圣) 拼音:xī fāng sān shèng
佛教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尊的合称。
《国语辞典》:文殊师利(文殊师利) 拼音:wén shū shī lì
佛教菩萨名。简称为「文殊」。菩萨智慧的代表。梵语mañjuśirī的音译。在中国,他和观音、地藏、普贤并称四大菩萨。中国佛教徒相传山西五台山是文殊师利的道场。其外形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的童子形。也作「曼殊室利」、「妙吉祥」。
《国语辞典》:五堂功课(五堂功课) 拼音:wǔ táng gōng kè
中国佛教寺院从明末以来,寺院住众每天必定上大殿作早晚课诵,早课有二堂功课,晚课有三堂功课,合称为「五堂功课」。
《国语辞典》:五停心观(五停心观) 拼音:wǔ tíng xīn guān
佛教五种修行法。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五种禅观。此五种禅观分别对治贪欲、瞋恚、愚痴、我见、散乱心五种污染心。
《国语辞典》:五阴世间(五阴世间) 拼音:wǔ yīn shì jiān
佛教用语。指轮回众生的每个个体。《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三:「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间,谓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阴世间。」也称为「五众世间」、「五蕴世间」。
《国语辞典》:五会念佛(五会念佛) 拼音:wǔ huì niàn fó
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修行方法之一。唐代法照依《无量寿经》所创。由三、五至六、七人一起共修,在一坐的时段,依念佛声调的不同分成五会,即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上声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以上皆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五会四字转急念,只念阿弥陀佛。五会念毕后即诵宝鸟诸杂赞。此方法一直为后来净土宗道场通用。《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本》:「五会念佛竟,即诵宝鸟诸杂赞。」
《国语辞典》:无尽缘起(无尽缘起) 拼音:wú jìn yuán qǐ
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真如本性随缘而生起,自在无穷,一切现象都是互相包含,互不妨碍。《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圆融法界,无尽缘起。」
《国语辞典》:无量寿经(无量寿经) 拼音:wú liàng shòu jīng
书名。佛教典籍,二卷。三国魏康僧铠译。本经和《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合称净土三经。现存除僧铠的译本外,尚有支娄迦谶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支谦译的《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菩提流志译的《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法贤的《大乘无量寿庄严经》都是本经的异译本。本经述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由来。对阿弥陀佛的信仰和中国净土宗的成立有决定性的作用。本经现除汉译本外,尚有梵文原典和藏文译本传世。
《国语辞典》:万法唯识(万法唯识) 拼音:wàn fǎ wéi shì
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转化变现。所以现象是虚幻,只有心识是真实有。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梦、幻、空花,何劳把捉。」
《国语辞典》:圆融三谛(圆融三谛) 拼音:yuán róng sān dì
佛教用语。中国天台宗的重要观念。三谛,指空谛、假谛、中谛。空谛是指现象没有实体;假谛指现象只是幻有;中谛指现象是既非无也非有的方式存在。天台宗认为说空谛也就包含假谛和中谛;说中谛也就包含空谛和假谛。三谛互相融通。《
止观义例》卷上:「尔前虽观圆融三谛,但是自行、观行相似,约位仍在若俗若真。」
《国语辞典》:原始佛教 拼音:yuán shǐ fó jiào
现代部分佛教学者依据巴利文的尼柯耶和汉译四阿含及律部的资料,试图拟构从释迦牟尼至佛教分裂前的教法内容。而称分裂之前的佛教为「原始佛教」。
《国语辞典》:猿猴取月 拼音:yuán hóu qǔ yuè
本指佛教传说中猿猴因对物象认识不清,心怀贪欲,下井捞月而坠落水中的故事。见《摩诃僧祗律》卷七。后比喻凡夫把假有的世界当作真实,心生贪欲,使自己陷入烦恼之境。或比喻蠢人做事徒劳无功。也作「海中捞月」。
《国语辞典》:怨憎会苦(怨憎会苦) 拼音:yuàn zēng huì kǔ
佛教上指不喜欢的人却偏偏聚在一起。《
妙法莲华经》卷二:「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