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韦护(韋護)
即 韦驮 。佛教以 韦驮 为护法天神,故称。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四:“擎拳 韦护 ,拦不住泥塑金刚;吐舌 哼 哈 ,喝不定木雕 弥勒 。”参见“ 韦驮 ”。
《國語辭典》:韦驮(韋馱) 拼音:wéi tuó
胡语的音译。佛教的护法神,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著释迦牟尼佛像。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冑,手持金刚杵。
《漢語大詞典》:陀罗尼幢(陀羅尼幢)
佛教的经幢,将佛经咒文写在长筒圆形的绸伞上,或写在旛盖上。刻佛经咒文于石柱上的叫石幢。唐 李白 有《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诗。 王琦 题注:“梵语陀罗尼者,华言总持,谓总统摄持,无有遗失,即咒之别名也……幢者,释家旛盖之类,此则以石为幢形而刻咒字於其上,即谓之幢也。”
《國語辭典》:托塔天王 拼音:tuō tǎ tiān wáng
佛教中四天王之一。为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在佛教中为护法及施福之神,主掌夜叉罗刹。右手托塔,故称为「托塔天王」。
《漢語大詞典》:五恶趣(五惡趣)
佛教谓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轮迴处所。相对于西方极乐世界而言,均为不良之趋所。《无量寿经》卷下:“往生 安养国 ,横截五恶趣。”亦省作“ 五趣 ”。《俱舍论》卷八:“谓前所説地狱、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按,傍生,即畜生。
《漢語大詞典》:五供养(五供養)
(1).佛教密宗指涂香、供花、烧香、饭食、灯明等五种供养物。参阅《苏悉地羯啰经》卷上。
(2).曲牌名。双调,四十九字。
《漢語大詞典》:五家七宗
佛教禅宗宗派。五家,指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临济宗后又分为黄龙、杨歧两派,与上述五家并称“七宗”。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最后五家七宗只剩下济,曹两家,而曹洞宗的势力始终不能和临济宗相比。”参见“ 五宗 ”。
《國語辭典》:五宗 拼音:wǔ zōng
1.五服以内的亲属。指高祖、曾祖、祖、父、己身五代。《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所爱光五宗,所怨灭三族。」北齐。
颜之推 〈〉:「畴百家之或在,覆五宗而剪焉。」
2.同母者为一宗。五宗,一父五母所生的子女。见《史记。卷五九。五宗世家》。
《漢語大詞典》:五十三参(五十三參)
佛教传说, 善财童子 受 文殊菩萨 指点,南行五十三处,参访名师,听受佛法,终成正果。见
《华严经·入法界品》。 元 汤式
《嘲妓名佛奴》曲:“苫倈呵四十八愿叮嚀咒誓,巴鏝呵五十三参容颜变改。” 明
高濂 :“这壁厢是什么菩萨?这是五十三参形容改。” 清
龚自珍 :“吉羊解脱 文殊童 ,著我五十三参中。”
《漢語大詞典》:五精舍
佛教语。古 印度 的佛教五大道场。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五精舍》:“佛国五精舍:一 给孤园 ,二 灵鷲山 ,三 獮猴江 ,四 菴罗树 ,五 竹林园 。”参阅
《三藏法数》卷二四。
《漢語大詞典》:无生之谛(無生之諦)
谓佛教无生无灭之真谛。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情忘衿襘,道悦苾蒭。坚守不字之贞,妙解无生之諦。”
《國語辭典》:无量寿佛(無量壽佛) 拼音:wú liàng shòu fó
佛名。即阿弥陀佛。无量寿是阿弥陀的意译。
《國語辭典》:无遮大会(無遮大會) 拼音:wú zhē dà huì
佛教公开的法会,不论贤圣道俗贵贱上下,一律皆可参预,平等行财、法二施,印度国俗常举行之,中国六朝时,亦多仿行。《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陈相公做这无遮大会,一应人等,都要舍贫散斋,小僧已都准备下了。」
《國語辭典》:五浊恶世(五濁惡世) 拼音:wǔ zhuó è shì
佛教谓充满五种不清净的烦恼世界。五浊指一、命浊,众生多作恶业,致寿命极短;二、烦恼浊,众生充满贪、瞋、痴的烦恼;三、劫浊,世代危厄,饥饿、疾病、战争不止。四、众生浊,众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见浊,邪说横行。《阿弥陀经》:「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漢語大詞典》:无叫唤(無叫唤)
佛教谓地狱中的一种鬼魂。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我眼前充塞着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见。”
《漢語大詞典》:无底藏(無底藏)
取之不尽的库藏。佛教用以形容佛门奥旨。 宋
苏辙 :“﹝ 道全禪师 ﹞游 高安 ,事 洞山 文禪师 ,五年而悟,告 文 曰:‘吾一槌打透无底藏,一切珍寳皆吾有也。’”
《國語辭典》:谈空说有(談空說有) 拼音:tán kōng shuō yǒu
谈论佛法。后用以比喻群居閒谈。宋。
苏轼 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