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八正道 拼音:bā zhèng dào
佛教用语。梵语aṣṭāṅga-mārga的意译。指八种通往解脱的正确途径。八正道为:一、正见,具有正确的主张──四谛的见解。二、正思惟,做正确的抉择。三、正语,不做一切非理的言谈。四、正业,清净的行为。五、正命,正当的谋生方式。六、正精进,努力勤修正法。七、正念,随时都清楚地知道当下的心念。八、正定,修习四禅八定。《杂阿含经》卷六:「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也称为「八圣道」。
《漢語大詞典》:过去世(過去世)
佛教把时间过程划分为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合称“三世”。过去世为三世之一。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上·竺佛图澄》:“ 澄 因諫之曰:‘王过去世经为大商主,至 罽宾寺 ,尝供大会,中有六十罗汉。’”
《漢語大詞典》:梵天王
色界梵天之王。佛教的护法神。《法华经·序品》:“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各礼佛足,退坐一面。”参见“ 梵天 ”。
《國語辭典》:梵天 拼音:fàn tiān
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神。与湿婆、毗湿笯成三位一体。虽然一切万物皆从祂而来,但魔鬼、灾难也是祂创造的,所以在三位中地位并不高,在佛教中,梵天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身高四十五里长,住色界初禅天,是佛教护法神之一。也称为「大梵天」、「大梵天王」。
《漢語大詞典》:梵道
佛教谓修净禅,断淫欲。
《大智度论》卷八:“若有人修禪浄行,断除婬欲,名为行梵道。”
《國語辭典》:法眼宗 拼音:fǎ yǎn zōng
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由五代文益禅师创立。因文益的谥号──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是禅宗五家中最晚成立的宗派。宗风简明的地方似云门;细密的地方类似曹洞,思想的特色主张一切现成。在宋初曾盛极一时,但到了宋代中叶,法脉就断绝了。其间不过一百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文益、德韶、延寿等。
《國語辭典》:法相宗 拼音:fǎ xiàng zōng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创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称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学,从戒贤大师学习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国后将之翻译。由其弟子加以传扬,而形成一宗派。其学说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因心识才存在;无心识则无现象之理。唐武宗灭法,因典籍惨遭焚毁从此一蹶不振。也称为「唯识宗」。
《漢語大詞典》:关戒(關戒)
谓佛教徒坐关守戒。借指佛教的戒律。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又於 曹溪 探 择氏 关戒,遂披僧服焉。”
《國語辭典》:福舍 拼音:fú shè
寺庙。南朝梁。王琰《冥祥记。赵泰》:「其家为其于塔寺中悬幡烧香,解救其罪,可出福舍。」
《漢語大詞典》:福堂
(1).福德聚集的地方。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皇天祐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汉 牟融
《理惑论》:“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
《魏书·刑罚志》:“夫人幽苦则思善,故囹圄与福堂同居。”
(2).指监狱或囚系犯人的地方。 明
胡侍 《真珠船》卷三:“余向繫锦衣狱,覩壁上有大书‘福堂’字甚伟……近閲
《吴越春秋》,大夫 文种 祝词有云‘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因知出处。”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世有视终 南为 捷径,而絶裾不顾,藉槛车为福堂,而係颈自甘者,彼何人哉!”
《漢語大詞典》:畜生道
(1).佛教语。“六道”之一。佛教轮回之说,谓人作恶,死后当变为禽兽、畜生等。
《法苑珠林》卷三一引
《大庄严论》:“畜生道若干,歷刼极久长。” 清
吴趼人《俏皮话·投生》:“一人罪孽深重,死后见 阎王 , 阎王 命判官议其罪。一判官拟之入畜生道中,一判官拟罚作草木。”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也许有人要问,既然相信轮回,那就说不定来生会堕入更穷苦的景况,或者简直是畜生道,更加可怕了。”亦省作“ 畜道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阴司﹞畜道、剑山,种种具在,宜得何罪,不劳挹取。”
(2).指非人类社会。形容卑鄙、野蛮。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这不但对于文字,就是女人们的名誉,我今年也看见有用了这畜生道的方法来毁坏的。古人常说‘鬼蜮技俩’,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那所指点的,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
《漢語大詞典》:独角仙(獨角仙)
(1).佛教传说有 独角仙人 ,远古时于 波罗柰国 山中由鹿腹而生,头有一角,形如人,故以为名。及长修禅定,而得通力,因惑于名 扇陀 之淫女,失其通力,出山为国大臣。此 独角仙人 即 释迦牟尼 前生。见
《大智度论》卷十七。后因以“独角仙”指释尊。 闽
徐夤 《题福州天王阁》诗:“絶境宜栖 独角仙 , 金 张 到此亦忘还。”
(2).甲虫名。天牛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天牛》:“﹝天牛﹞一角者名独角仙。”
《漢語大詞典》:内像
佛教谓如理观想而呈现的种种形象。见《观无量寿经》。 唐 沈亚之 《移佛记》:“其机高者性惠,见其内像而内觉,发其心而能至其正。”
《國語辭典》:磨喝乐(磨喝樂) 拼音:mó hē lè
1.七夕日供乞巧用的娃娃。用木、泥或蜡制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也作「魔合罗」。
2.比喻受人喜爱的人物。也作「魔合罗」。
《漢語大詞典》:魔浆(魔漿)
指酒。佛教认为饮酒不能修成正果。 南朝 梁武帝 :“思念鱼肉,酒是魔浆,故不待言,凡食鱼肉嗜饮酒者,善神远离。”
《漢語大詞典》:练行尼(練行尼)
佛教指修练戒行的比丘尼。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后素有德操,遂居 瑶光寺 为练行尼。” 胡三省 注:“练行,谓修练戒行也。”
《漢語大詞典》:楞严会(楞嚴會)
佛教禅林古法。自农历四月十三日至七月十三日九十天中,众僧要禁足安居,设楞严坛,每日早晨粥罢,服装整齐地在坛前集合,讽诵经咒,咒罢,唱摩诃,举行楞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