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328,分89页显示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8  49  50  5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皮纸
南祖
数众
娑婆诃
云板
魔道
魔力
狂禅
九僧
静域
师子座
僧主
永生
白徒
福会
《國語辭典》:皮纸(皮紙)  拼音:pí zhǐ
一种质地坚韧的纸张,产于云、贵、江、浙等省,原料大都为桑树皮、楮树皮或荀壳等,多用于契据纸张或制作雨伞。
《漢語大詞典》:南祖
(1).分居在南边的祖先。北史·李孝伯传:“案 赵郡 李氏 ,出自 赵 将 武安君 牧 ……其后, 慎 、 敦 居 柏仁 ,子孙甚微。 义 南徙故垒,世谓之 南 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 庐氏 出自 姜 姓…… 諶 字 子谅 , 晋 侍中、中书监。五子: 勗 、 凝 、 融 、 偃 、 徵 。 勗 居巷南,号‘南祖’。 偃 居北,号‘北祖’。”
(2).佛教禅家南宗之祖,即 慧能禅师 。 唐 齐己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诗:“ 南祖 衣盂曾礼謁, 东林 泉月旧经过。”参见“ 南北宗 ”。
《國語辭典》:南北宗  拼音:nán běi zōng
1.唐代时,佛教禅宗自五祖圆寂后,分为南北二宗。南宗系六祖慧能所创,北宗系神秀所创。
2.金朝时,道教分为南北二宗。北宗为王哲所创,南宗为刘海蟾所创。
3.明代董其昌将唐代至元代著名山水画家分为南北二宗。南宗师祖王维,著重水墨渲染而少钩勒,以秀丽著称。北宗师祖李思训,山石峭拔,多用青绿浓重之色,以刚劲称胜。
《漢語大詞典》:数众(數衆)
数名和尚。佛教称其教众徒人数为众,有僧若干即谓若干众,或谓数众。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便出衬钱请了数众,展唸《金刚经》一昼夜。”
《漢語大詞典》:娑婆诃(娑婆訶)
梵语译音。有吉祥、息灾等义。多见于佛教的真言之末。《大悲咒》:“波夜摩那娑婆訶。”参阅《秘藏记抄》卷五。
《國語辭典》:云板(雲板)  拼音:yún bǎn
乐器名,打击乐器。日本多作云版。为青铜铸造的敲击乐器,通常为云朵形状,或者鑴有云纹,因以为名。古时官署用来召集群众或富有的大家族有事通知内宅敲击之用。《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就传云板请三夫人与小姐上堂,当下拜住拜见了岳母,又与小姐速哥失里相见了。」《红楼梦》第一三回:「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也称为「点」。
《國語辭典》:云版(雲版)  拼音:yún bǎn
1.乐器名。参见「云板」条。
2.画有云形用来装饰辇车的版。《宋史。卷一四九。舆服志一》:「逍遥辇,以棕榈为屋,赤质,金涂银装,朱漆扶版二,云版一,长竿二,饰以金涂银龙头。」
《國語辭典》:魔道  拼音:mó dào
1.佛教用语。指邪鬼天魔的世界。《楞严经》卷六:「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2.泛指歧途、邪路。《红楼梦》第九一回:「都是你自己心上胡思乱想,钻入魔道里去了。」
《國語辭典》:魔力  拼音:mó lì
1.魔术、魔法的力量。如:「可怕的魔力摧毁了一切。」
2.迷惑人的力量。如:「不知是何魔力使他沉迷于赌博。」
3.使人崇拜的特殊吸引力。如:「他头发虽已花白,但仍有一股慑人的魔力。」
《漢語大詞典》:狂禅(狂禪)
(1).佛教谓学禅不当而流于狂妄。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八:“狂禪闢尽礼 天台 ,掉臂琉璃屏上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一四一:“似师毕竟胜狂禪,师今迟我 莲花国 。”
(2).指狂放不拘的僧人。 柳亚子 《西湖谒曼殊墓有作》诗:“安得华严能涌现,一龕香火礼狂禪。”
(3).喻学术、艺术流派中僻陋悖理者。 郭沫若 《蜩螗集·题关山月画》诗:“狂禪误尽佳儿女,更误丹青数百年。” 郭沫若 《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假如我们想到 王阳明 的弟子,不一二传便流于狂禅,这段史影是更容易令人首肯了。”
《漢語大詞典》:九僧
(1).指 宋 初 惠崇 等九个和尚。他们以诗闻名于世,时号“九僧”。有合集《九僧诗》宋史·艺文志八:“九僧为 淮南 惠崇 、 剑南 希书 、 金华 保暹 、 南越 文兆 、 天台 行肇 、 汝州 简长 、 青城 维凤 、 江东 宇昭 、 峨眉 怀古 。”
(2).佛教举行大法会时的九位司事的僧人。即:导师、咒愿师、呗师、散花师、梵音师、锡杖师、引头、堂达和衲众。
《漢語大詞典》:静域
犹净域。佛教指庄严洁净的极乐世界。亦指僧寺等清净处所。 唐 宋之问 《游云门寺》诗:“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 唐 李群玉 《湘中别成威闍黎》诗:“松声扫白月,霽夜来静域。”
《漢語大詞典》:师子座(師子座)
(1). 释迦牟尼 的坐席。大智度论卷七:“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若牀若地,皆名师子座。”
(2).指寺院中佛、菩萨的台座以及佛教高僧说法时的坐席。北齐书·杜弼传:“ 魏帝 集名僧於 显阳殿 讲説佛理,勑 弼 昇师子座,当众敷演。”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道生:“生于大众中正容誓曰:‘若我所説反於经义者,请於现身即表癘疾;若於实相不相违背者,愿捨寿之时据师子座。’”
《漢語大詞典》:僧主
佛教僧官名。相当于僧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慧基:“ 基 既德被 三吴 ,声驰海内,乃敕为僧主,掌任十城,盖东土僧正之始也。”
《國語辭典》:永生  拼音:yǒng shēng
长生、长久存在。《文选。曹植。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
《漢語大詞典》:白徒
(1).未经训练的兵卒;临时征集的壮丁。管子·七法:“以教卒练士击敺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汉书·邹阳传:“今 吴 楚 之王练诸侯之兵,敺白徒之众,西与天子争衡, 济北 独底节坚守不下。” 颜师古 注:“白徒,言素非军旅之人,若今言白丁矣。” 宋 叶适 《兵总论二》:“ 斡离不 始挟兵才万餘,长驱而至,莫有敌者,仓卒遣人召白徒以勤王,京师不守,则勤王之人寇掠遍天下矣。”金史·古里甲石伦传:“但敌势颇重,而往者皆新集白徒,絶无精鋭,恐不能胜。” 清 萧抡 《宝山田若谷明府钧团练乡勇》诗:“只愁白徒不习战,勇怯相半难从征。”
(2).佛教对俗人的称呼。僧衣黑色,故称俗人为“白徒”。 南朝 宋 何承天 《与宗居士书》:“ 冶城 慧琳道人 作《白黑论》,乃为众僧所排摈,赖蒙值明主善救,得免波罗夷耳。既作比丘,乃不应明此,白徒亦何为不言?”
(3).指不出家的徒弟。《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僧尼十餘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男僧得收白徒,女尼得收养女,白徒养女不入户籍,免除一切课役。”
(4).指不学无术之徒。 章炳麟 《程师》:“学之成验,定於校试,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轻,藉令试之殿廷,然诸校録者復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则目録之士耳!”
《漢語大詞典》:福会(福會)
佛教称拜忏等祈福活动。太平广记卷三七七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赵泰》:“乃为祖父母、二弟延请僧众,大设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