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世寿(世壽)
佛教谓僧尼的实际年寿为“世寿”,以别于“僧腊”(受戒后的年岁)。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世寿七十有三,僧腊五十有三。闻师之殁,緇素无不哀慟。”
《国语辞典》:业田(业田) 拼音:yè tián
佛教用语。指人今生的善恶行为能生来世苦乐之果,譬如田园能生好与坏的果实。唐。实叉难陀《广佛华严经》卷三九:「六趣受生各差别,业田爱润无明覆。」
《漢語大詞典》:西宇
指佛教发源地 印度 。《云麓漫钞》卷六引《三藏记》:“ 元奘 法师周游西宇十有七年。”参见“ 西土 ”。
《國語辭典》:西土 拼音:xī tǔ
1.佛教称阿弥陀佛所处的世界。参见「西方净土」条。
2.长安。《文选。班固。西都赋》:「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唐。李善。注:「长安在西,故曰西土。」
《漢語大詞典》:玄音
佛的声音,指佛教经义。 晋
支遁 :“大象罕窥,乃圆其明,玄音希和,文以八声。” 南朝 梁
沈约 :“震玄音於六宵,畅微言於永劫。” 五代
齐己 《寄酬秦府高推官辇》诗:“争得相逢一携手,拂衣同去听玄音。”
《漢語大詞典》:断见(斷見)
佛教谓人之见有两种:一为常见,二为断见。不知己身及诸外物常住,而反以身死为断灭之见称断见。参阅
《涅槃经》二七、
《大智度论》七。参见“ 断常 ”。
《漢語大詞典》:断常(斷常)
佛教语。断见与常见。
《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佛説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説法,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赵殿成 笺注:“
《涅槃经》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
《楞伽经》离於断常有无等见。”参见“ 断见 ”。
《漢語大詞典》:讲下(講下)
讲席之下。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又七月十六日,吾於 孝感寺 悟 上真子 ,听 契玄法师 讲
《观音经》。吾於讲下捨金凤釵两隻, 上真子 捨水犀合子一枚。”后为佛教对一些知名法师的尊称。
《漢語大詞典》:禅慧(禪慧)
佛教谓禅定和智慧。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惟此名区,禪慧攸託。” 李善 注:“禪慧,禪定、智慧也。即六度之二度也。”
《國語辭典》:八识(八識) 拼音:bā shì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意识和眼、耳、鼻、舌、身五识并起外,并能对心境起认识作用。末那识是构成执著的心理源头。阿赖耶识主要功能是贮存过去所造的业力。八识一方面是生起认识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变现一切现象的主体。《成唯识论》卷二:「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
《國語辭典》:粗人 拼音:cū rén
力气大而举止不文雅的人。《文明小史》第八回:「只因乡下都是一般粗人,虽有几个入了他的教,却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
《漢語大詞典》:五法
(1).谓规、矩、绳、权、衡。:“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 孙希旦 集解:“谓规、矩、绳、权、衡也。”
(2).谓仁、义、礼、智、信。
《大戴礼记·盛德》:“天子三公合以执六官,均五政,齐五法,以御四者,故亦惟其所引而之。” 卢辩 注:“五法,谓仁义礼智信。”
(3).佛教谓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入楞伽经》卷七:“何等五法?一者名,二者相,三者分别,四者正智,五者真如……一切佛法,皆入五法中。”
《漢語大詞典》:内法
指佛教教义。
《北齐书·高元海传》:“ 文宣 天保 末年敬信内法,乃至宗庙不血食,皆 元海 所谋。”
《漢語大詞典》:台宗
指佛教的天台宗。
《聊斋志异·蒋太史》:“﹝ 蒋太史 ﹞为人篤嗜内典,一意台宗,虽早登禁林,尝有出世之想。”
《漢語大詞典》:浮根
(1).露出土面的树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斫去浮根,以蚕矢粪之。”
(2).佛教语。佛教以五官为“浮根”。亦泛指躯壳。
《楞严经》卷一:“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 宋
苏辙 《初成遗老斋》诗之一:“久将生事累诸子,顿歛浮根付一真。”
《漢語大詞典》:波若
梵语的音译。佛教谓离一切分别执着的大智慧。也称“般若”。
《南齐书·顾欢传论》:“道家之教,执一虚无,得性亡情,凝神勿扰;今则波若无照,万法皆空,岂有道之可名,寧餘一之可得?” 唐
李峤 :“自非冥符幽赞,睿感潜通,何以承波若之护持,享高明之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