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十二处(十二處) 拼音:shí èr chù
佛教用语。梵语dvādaśāyatana的意译。佛教将六种心识的内在基础和对象共分成十二类。六种心识的内在基础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谓之六根或六入或六处。认识对象有:色、声、香、味、触、法,谓之六尘或六境。处是生长门之意。因为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根和尘相结合而生,故称为「十二处」。《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苦非蕴,十二处非真实。」
《漢語大詞典》:心咒
(1).佛教语。佛的神咒有大咒、小咒和一字咒三种。一字咒又称心咒。咒为佛菩萨心中精要之法,故称。
《楞严经》卷七:“无为心佛从顶发挥,坐寳莲华所説心咒。”
(2).泛指咒。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观音心咒》:“惟十句心咒,未知云何?”
《漢語大詞典》:讲宗(講宗)
佛教语。指禅宗、律宗以外的其它诸宗。又称为“教门”。 宋 德洪 《石门题跋·题弼上人所蓄诗》:“往时丛林老衲,多以讲宗为心,呵衲子从事笔砚。”
《漢語大詞典》:揭帝
亦作“ 揭諦 ”。 佛教语。护法神之一。
《水浒传》第四回:“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禪师勃然大怒,口中念念有词,大喝道:‘揭諦何在?快与我擒青鱼怪来,和白蛇现形,听吾发落!’”
《漢語大詞典》:慧镜(慧鏡)
亦作“ 慧鉴 ”。 佛教语。谓智慧能照物如镜,故称。
《中阿含经》卷五四:“云何比丘,圣智慧镜。”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伏乞世尊,特开慧镜,朗鉴卑情。” 宋
范仲淹 序:“倘非世尊以六通万行,圆通慧鉴之圣,则无以至此。”
《國語辭典》:四尘(四塵) 拼音:sì chén
佛教用语。谓色、香、味、触。此四者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而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大众部说:『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
《國語辭典》:六尘(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尘,接触的对象。佛教将心和感官接触的对象分成色、声、香、味、触、法(指心所对的境)六尘。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尘,心就会充满著烦恼。南朝梁。武帝〈十喻〉诗五首之一:「楎睢变三有,恍惚随六尘。」也称为「六处」。
《漢語大詞典》:赖耶(賴耶)
佛教语。“阿赖耶识”的略称。意译为“藏识”。大乘唯识宗把内心活动分为八类,阿赖耶识是第八识。佛教认为这第八识是世界一切的精神本原,它含藏着一切现象的“种子”(即潜能)。 清
龚自珍 《最录八识规矩颂》:“师復念言法相宗大纲在八识,大纬在四分,乃製此颂一十二章,分四大支,初三颂眼等识,次三颂意识,次三末那,次三赖耶。”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赖耶惟以自识见分,缘自识中一切种子以为相分。故其心不必现行,而其境可以常在。”参见“ 八识 ”。
《國語辭典》:八识(八識) 拼音:bā shì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意识和眼、耳、鼻、舌、身五识并起外,并能对心境起认识作用。末那识是构成执著的心理源头。阿赖耶识主要功能是贮存过去所造的业力。八识一方面是生起认识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变现一切现象的主体。《成唯识论》卷二:「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
《漢語大詞典》:毁宅(燬宅)
火宅。佛教语。比喻众生生死轮回的三界。 唐
王勃 :“济沉识於昏涂,拯亡灵於燬宅。”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紫房丹室,犹居燬宅之间。”
《漢語大詞典》:忍辱铠(忍辱鎧)
佛教语。袈裟的别名。谓忍辱能防一切外难,故以甲铠为喻。
《法华经·持品》:“恶鬼入其身,駡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著忍辱鎧。” 南朝 梁简文帝 :“忍辱之鎧,安施九种,功德之衣,惭愧八法。”亦省作“ 忍鎧 ”。
《大智度论》卷十:“忍鎧心坚固,精进弓力强。”
《漢語大詞典》:障恼(障惱)
亦作“ 障脑 ”。 佛教语。烦恼。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听从舍利入殿礼拜启》:“臣比身心,得无障恼。” 南朝 陈
徐陵 《又与天台智者大师书》:“愿一日 康胜山 中春夏,无餘障脑耳。”
《漢語大詞典》:瞋毒
梵语krodha意译。佛教语。“三毒”之一。三毒之中,此为最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王以弘济为心,龙乘瞋毒作暴,僧伽蓝、窣堵波六坏七成。”参见“ 三毒 ”。
《國語辭典》:三毒 拼音:sān dú
佛教谓贪爱、瞋恚、愚痴三种心态上的缺点。南朝梁。
萧衍 〈〉:「二苦常追随,三毒自烧然。」
《漢語大詞典》:皇忏(皇懺)
佛教语。《梁皇忏》的简称。 茅盾 《子夜》十七:“明天就要在 玉佛寺 里拜《皇忏》了。”
《漢語大詞典》:般涅槃
略称涅槃。佛教语。谓超脱生死的境界,也指僧尼的圆寂。
《涅槃经·序品》:“知佛不久当般湼槃,各各拔取无量无边诸妙莲华,来至佛所。”
《魏书·释老志》:“ 释迦 年三十成佛,导化羣生,四十九载,乃於 拘尸那城 娑罗双树间,以二月十五日而入般湼槃。”
《漢語大詞典》:阿梨
亦作“ 阿黎 ”。
(1). 波斯 皂荚。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阿勃勒》:“此即 波斯 皁荚也。按 段成式
《酉阳杂俎》云: 波斯 皁筴,彼人呼为忽野簷, 拂菻 人呼为阿梨。树长三四丈,围四五尺,叶似枸櫞而短小,经寒不凋,不花而实。” 明
汤显祖 :“眼看见愁来至,憔悴了生花铁树;迤逗了落叶阿黎。”参阅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2).佛教语。阿闍梨之省称。意为圣者、高僧。 清
钱谦益 《诰封安人熊母皮夫人墓志铭》:“以慈心度幽冥,以浄心求正受,固无事薙髮条衣作阿梨之形相,亦未尝扬眉瞬目效婆子之机缘。”参见“ 阿闍黎 ”。
《漢語大詞典》:阿阇黎(阿闍黎)
亦作“ 阿闍梨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轨范师”。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 唐
颜真卿 :“﹝ 西林寺 ﹞有 法真 律师,深究清浄毗尼之学,即律祖师 志恩 之上足,余内弟 正义 之阿闍黎也。” 五代
齐己 :“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宋
苏轼 :“月明星稀,孰在孰亡。煌煌东方,惟有啟明。咨尔上座,及阿闍梨。代佛出世,惟大弟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这些规范,必需经阿闍梨(闍音shē,传法师)传授。” 奚侗
《辛亥岁暮杂诗》:“八国垂涎舍利子,西来健者又阿闍。天风吹满羣龙起,夺得魔王佛口鬚。”
《漢語大詞典》:冥界
(1).佛教语。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总称。 苏曼殊 《遁迹记》:“摄化顽愚,尽超冥界。”
(2).指阴间。 王以仁 《流浪》:“我冷清清的靠在铁门的外面,心疑我自己已经被鬼魂钩捉到冥界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