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2  83  84  8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檀密
檀慧
质多罗
证入
智慧火
智慧海
众性
盐心
业身躯
遮诠
边执
幻蕴
白黑众
八垢
含类
《漢語大詞典》:檀密
佛教语。谓布施真诚,周到。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 梁 太尉 临川 靖慧王 ,道契真如,心弘檀密。”
《漢語大詞典》:檀慧
佛教语。布施和智慧。 隋炀帝 《天台建功德发愿疏》:“斯盖无量刦来,檀慧具足,深护佛法,发起羣生。”
《漢語大詞典》:质多罗(質多羅)
(1).佛教语。树名。全名为波利质多罗树。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是以 熙连禪河 ,质多罗树,七处八会,三清四説。” 倪璠 注:“《大经》云:‘三十三天有波利质多罗树,其根入地深五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其香开敷,香气周徧五十由旬。’……《法华文句》指此为天树王也。”
(2).星占家语。二十八宿中角宿星的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二十八宿……軫属毗沙梨帝,形如人手,姓迦遮延,祭用莠稗。角属喜乐天,姓质多罗,形如上,祭用花。”
《漢語大詞典》:证入(證入)
佛教语。谓以正智如实证得真理。《水浒传》第九七回:“席间 公孙胜 对 乔道清 説:‘足下这法,上等不比诸佛菩萨累劫修来,证入虚空三昧,自在神通。’” 明 宋濂 《宝盖山实际禅居记》:“沙门年既壮,出游丛林,歷叩诸师,久未能证入。”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非如 王先生 字字皆解脱门,既得者读之足以印心,未得者读之足以证入也。”
《漢語大詞典》:智慧火
佛教语。谓智慧如火,能烧尽一切烦恼。 南朝 陈 徐陵 《长干寺众食碑》:“法师常愿以智慧火烧烦恼薪。” 吴兆宜 注引《华严经》:“智慧火令众生离障碍苦,皆得具足。”亦省作“ 智火 ”。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严幢标耸,智火融明。” 唐 李华 《扬州经律院和尚碑铭》:“ 阿难 苾蒭, 迦叶 菩萨,仙髮承足,诸天奉鉢,智火遽燃,独留緇褐。”
《漢語大詞典》:智慧海
佛教语。比喻智慧广大,佛法无边。《无量寿经》卷下:“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漢語大詞典》:众性(衆性)
佛教语。犹众生。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又安知夫六万九千之文,刻石永永,因众性合成,独不能为千万劫含藏之不朽耶?”参见“ 众生 ”。
《國語辭典》:众生(眾生)  拼音:zhòng shēng
1.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2.人以外的动物。《水浒传》第三○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3.佛教用语。指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轮回的各种生命体。《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也作「有情」、「有识」。
《漢語大詞典》:盐心(鹽心)
佛教语。谓一旦有思念之心,便更增思念。如盐之入物,皆着咸味。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云何盐心?谓所思念,彼復增加思念。”
《漢語大詞典》:业身躯(業身軀)
佛教语。罪孽之身。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行行行可怜见,只独自;细细细心儿里,暗忖思;苦苦苦业身躯,怎动止。”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业身躯虽是立在迴廊,魂灵儿已在他行。” 王季思 校注:“释氏谓恶因曰业,故 元 剧多用为咀呪之辞。谓身为业身躯,犹谓眼曰业眼,老人曰老业人。”亦省作“ 业身 ”。《全元散曲·柳营曲·晋王出寨》:“好姻缘不肯成合,业身已合受躭阁。”
《漢語大詞典》:遮诠(遮詮)
佛教语。谓从反面来说明事理。与“表詮”共称二诠。如说盐,不淡是遮,云咸是表;说水,不干是遮,云湿是表。而谓遮者遣其所非,表者显其所是。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般若》之遮詮,即所以表《湼槃》之真际。明乎《般若》实相义者,始可与言《湼槃》佛性义。”
《漢語大詞典》:边执(邊執)
佛教语。五见之一。指执着片面极端的邪见。分为二种。常见,认为我常住不变;断见,认为我可以不受果报。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此二种边执之所以起者,何也?由不识依佗起自性而然也。”亦作“ 边见 ”。《坛经·般若品》:“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絶,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明 袁宏道 《〈八识略说〉叙》:“谓娑婆非城邑者,边见之所执也。” 黄侃 《汉唐玄学论》:“佛説所以独据玄言上流者,正以离去边见耳;一堕边见,虽胜义亦终成土苴而已矣!”
《漢語大詞典》:幻蕴
佛教语。谓空幻的身心。 唐 权德舆 《唐故章敬寺百岩大师碑铭》:“神妙独立,不与物俱。能悟斯者,不为习气、生死、幻藴之所累也。”参见“ 五藴 ”。
《國語辭典》:五蕴(五蘊)  拼音:wǔ yùn
佛教用语。梵语pañca-skandha的意译。蕴为堆、积聚的意思。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堆成分为「五蕴」。分别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除色蕴之外,其馀皆属精神层面。色指组成身体的物质,受指感觉,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识指认识分别作用。由于每一种蕴,都是由许多分子积聚而成,故称为「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也译作「五阴」。
《漢語大詞典》:白黑众(白黑衆)
佛教语。谓世俗之人与僧徒。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师行禪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 唐 白居易 《〈华严经〉社石记》:“ 操 ( 南操 )欢喜发愿,愿於白黑众中,劝十万人,人转《华严经》一部。”参见“ 白黑 ”。
《國語辭典》:白黑  拼音:bái hēi
1.白色和黑色。《淮南子。脩务》:「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2.比喻是非、清浊、善恶。《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向》:「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漢語大詞典》:八垢
佛教语。谓八种妄想,即念烦恼、不念烦恼、念不念烦恼、我烦恼、我所烦恼、自性烦恼、差别烦恼、摄受烦恼。 清 沈起凤 《谐铎·娇娃皈佛》:“六根已浄,八垢须除。再为汝下一转语。”参阅 宋 延寿 宗镜录
《漢語大詞典》:含类(含類)
佛教语。各类众生。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於是微言广被,拯含类於三途;遗训遐宣,导羣生於十地。”参见“ 含识 ”。
《漢語大詞典》:含识(含識)
佛教语。谓有意识、有感情的生物,即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愍含识,资惠命,引苍生,归法性。”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开发含识,济渡羣生。”南史·梁纪上·高祖武帝:“於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