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81  82  83  8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青鬼
权现
句身
九趣
讲悟
讲度
轮回道
练戒
犁舌狱
离垢地
无字悟
五神通
瞎屡生
无畏施
十斋日
《漢語大詞典》:青鬼
佛教语。青色的鬼。在地狱呵责罪人者。 唐 刘禹锡 《南中书来》诗:“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 唐 施肩吾 《宿南一上人山房》诗:“青鬼来试人,夜深弄灯影。”
《漢語大詞典》:权现(權現)
佛教语。谓佛菩萨为普度众生而显现化身。 唐 杨炯 《盂兰盆赋》:“菩萨之权现,如来之化生。”
《漢語大詞典》:句身
佛教语。谓能诠释众义而决定其究竟。多法聚积为身。《楞伽经》卷二:“句身者,句有义身自性决定究竟,是名句身。” 宋 正受 集注:“新説云:谓一句、二句、多句能詮差别名曰句身……身者,多法积聚义。”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名身句身,尚惧不明,乌有所谓参悟者乎?”
《漢語大詞典》:九趣
佛教语。指三界九地的众生。 唐 知元 《答僧澈》诗:“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漢語大詞典》:讲悟(講悟)
佛教语。讲解启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四·法上:“讲悟昏情,词无繁长,智者恐其言少,愚者虑其不多。”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五·灵裕:“其讲悟也,始微终著,声气雄远,辩对无滞,言罕重宣。”
《漢語大詞典》:讲度(講度)
佛教语。谓讲说佛法,得以度世。贤劫经·问三昧品:“讲度世业,无俗计念,意不忽忘,消除荫蔽。”
《漢語大詞典》:轮回道(輪迴道)
佛教语。犹轮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只怕为慾火所烧,迷恋起来,没人指引回头,忘却本来面目,便要堕落轮迴道中。”参见“ 轮迴 ”。
《國語辭典》:轮回(輪回)  拼音:lún huí
1.循环不息。《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前人增估求侠,后人加税请代,如此轮回,终何纪极?」也作「轮回」。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枉著你空悲戚,没理会;人生死,是轮回。」也作「轮回」。
《國語辭典》:轮回(輪迴)  拼音:lún huí
1.循环不息。北周。王褒〈善行寺碑〉:「尘沙日月,同渤澥之轮回。」也作「轮回」。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西游记》第一回:「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也作「轮回」。
《漢語大詞典》:练戒(練戒)
佛教语。修练戒行。陈书·江总传:“暮齿……深悟苦空,更復练戒,运善於心,行慈於物,颇知自励。”
《國語辭典》:犁舌狱(犁舌獄)  拼音:lí shé yù
依中国民间信仰,造恶口业的人死后所堕入的地狱。
《漢語大詞典》:离垢地(離垢地)
佛教语。指解脱烦恼之佛国境地。唯识论卷九:“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 明 破悭道人 《一文钱》第六出:“自煖地以至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
《漢語大詞典》:无字悟(無字悟)
佛教语。佛教常谓只执着文字不能见性悟道,特别是禅宗单提“教外别传”的“心印”,故称“不立文字”。后因称参禅悟道为“无字悟”。 元 萧国宝 《次韵寄梵天方丈古岩》:“简尽残经无字悟,觉来幡动不关风。”
《漢語大詞典》:五神通
佛教语。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此为佛法与外道共有的神通力。佛教认为尚须修漏尽通方臻完善。见《俱舍论》卷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昔有外道 鬱头蓝子 者,志逸烟霞,身遗草泽,於此法林栖神匿迹,既具五神通,得第一有定。”亦省作“ 五通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俟通明於五眼。”原注:“更待三明五通,然后可践履耳。”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瞎屡生(瞎屢生)
佛教语。指最愚蠢的人。《临济慧照禅师语录》:“瞎屡生,尔一生祇作这箇见解,辜负这一双眼,冷噤噤地如冻凌上驴驹相似。”按,屡,借作“驴”。参见“ 瞎驴 ”。
《漢語大詞典》:瞎驴(瞎驢)
佛教语。比喻最愚蠢的人。 唐 郭天锡 《〈临济语录〉序》:“末后将正法眼藏,却向瞎驴边灭却。” 清 龚自珍 《语录》:“ 邵寳 云:‘《金刚》为经中之王, 右军 为书中之圣,世间之二妙。’我闻瞎驴语,每引一大白解秽。”
《漢語大詞典》:无畏施(無畏施)
佛教语。谓持戒之人以无畏之心施于众生。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故一切以利益众生为念,其教以证到涅槃为的……等而下之,则财施、无畏施等,亦与任侠 宋墨 所为不异。”
《漢語大詞典》:十斋日(十齋日)
佛教语。谓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经·如来赞叹品》:“復次 普广 ,若未来世众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徧,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唐 高祖 《禁行刑屠杀诏》:“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亦省作“ 十斋 ”。 唐 白居易 《春日闲居》之一:“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説谎?” 清 汪价 《三侬赘人广自序》:“近日士大夫,皆以奉十斋、打叶子为名流雅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