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证性(證性)
佛教语。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的心性。 唐
皎然 诗:“州西 柳家寺 ,禪舍隐人间。证性轻观水,栖心不买山。”
《漢語大詞典》:证圣(證聖)
佛教语。谓证入圣果。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敬重正法门》:“杂録正经,七千餘卷,词义明敏,谈味无遗,近则安国利人,远则超凡证圣。” 宋
张商英 :“一切众生,小则迁善远罪,大则明心证圣。”
《國語辭典》:器世间(器世間) 拼音:qì shì jiān
佛教称众生生存的环境,但不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因为从佛教而言,动物是众生,不是环境的一部分。《辩中边论。卷上》:「诸器世间说为所住。」也称为「器世界」。
《國語辭典》:稗沙门(稗沙門) 拼音:bài shā mén
没有德行的僧人。见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五。稗沙门》。
《漢語大詞典》:鹦鹉车(鸚鵡車)
佛教语。指对所言不知其旨,亦不能实行的人。 明
张鼎思 《琅琊代醉编·鹦鹉车》:“设有人道得言语尖新,语中旨趣都总不知,必无实行,只谓之鸚鵡车可也,古禪师语。”
《漢語大詞典》:义殿(義殿)
佛教语。佛殿。 北周
庾信 :“禪楼却月,义殿翔鵾。”
《漢語大詞典》:障习(障習)
佛教语。恶业与烦恼。 南朝 梁
沈约 :“一念儻值,曾未移时,障习相荡,旋迷厥路。”
《漢語大詞典》:障染
佛教语。由恶业污染而产生的烦恼。《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乙)》:“幸蒙慈念,迴赐宣扬,深知五欲不坚,稍会天中未久,多边障染,从今应是去除。”
《漢語大詞典》:根本智
佛教语。亦称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对“后得智”而言。 明 一如 等《三藏法数》卷五:“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於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如实知其无量者,根本智之事也;如实知其部分者,后得智之事也。待根本智成而起后得智时,无患其不知也。”
《漢語大詞典》:鹄林(鵠林)
佛教语。佛入灭之处。佛于婆罗双树林即鹤林入灭时,树一时开花,林色变白,故名。鵠,通“ 鹤 ”。
《四教仪》一:“然 鹿野 鵠林之文,七处八会之教,非顿渐之异,不定祕密之殊。”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羡龙瓶之始晨,追鵠林之餘慕。” 北周
王褒 :“至於千叠火然,鵠林变色;四禪灾起,鸽影传辉。”参见“ 鹤林 ”。
《國語辭典》:鹤林(鶴林) 拼音:hè lín
寺庙道观。唐。
元稹 〈〉:「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云。」
《漢語大詞典》:光像
佛教语。对佛像的敬称。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大竿可为 赡部 光像处悬幡之竿。”
《漢語大詞典》:光毫
佛教语。谓佛陀眉间白毫放出的清净之光,为三十二大人相之一。
《法华经·序品》:“尔时佛放眉閒白毫相光。”后用以指强烈的光芒。 明
冯梦龙 《山歌·剑》:“一张宝剑寄多娇,龙泉三尺放光毫。”
《國語辭典》:烦恼丝(煩惱絲) 拼音:fán nǎo sī
指头发。《冷眼观》第一六回:「怎么你这么一个通品,连头顶上十万八千烦恼丝都拔掉了,还是装著满腔的劫数风水在心里。」《红楼梦》第六六回:「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
《漢語大詞典》:度化
佛教语。超度、点化。
《红楼梦》第二五回:“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度化众生,又要保佑人家病痛,都叫他速好。”
《漢語大詞典》:顿契(頓契)
佛教语。谓顿悟契入。《坛经·定慧品》:“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顿悟(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语:(1)谓在一时间證得真理。《五灯会元。卷四。荐福弘辩禅师》:「如来出世为天人师,善知识随根器而说法,为上根器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2)證悟一切现象都无真实的生灭变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南朝梁。刘孝标。注:「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