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4 75 76 7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障盖证盟真实性根门非业大梵天法云地法执顶珠空谛空旨火生莲秽身慧烛幻劫
《漢語大詞典》:证盟(證盟)
(1).将死者姓名写在纸上并焚烧以告上天的一种迷信仪式。
《水浒传》第四五回:“少间,证盟已了,请众和尚就里面吃斋。”
《水浒传》第一一四回:“ 宋江 在当中证盟,朝着 涌金门 下哭奠。”
(2).犹盟誓。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书》:“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3).证人。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料那生不能成就,我也不伏气与他了。宾客里面有愿聘的,便赴今夕佳期;有众亲在此作证盟,都可做大媒。”
(4).佛教语。谓佛教徒传法。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自跋草书答十二问》:“是以释子传法,名曰证盟。法必心悟,非有可传。不得真证,难坚信受。”
《漢語大詞典》:真实性(真實性)
(1).佛教语。圆成实性三义之一,亦称真如。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
(2).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特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
《漢語大詞典》:根门(根門)
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六根漏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为“根门”。
《百喻经·奴守门喻》:“ 如来 教诫常护根门,莫著六尘。”
《漢語大詞典》:非业(非業)
(1).谓不急之务。:“劳於非业之作,卫於不居之宫,恐非所以佐阴阳之道也。” 颜师古 注:“不急之事,故云非业也。”
(2).佛教语。谓非命之业。特指非命而死,包括横死(非由前世之业因,实由现世的灾难而死)和夭死(人寿皆有定命,不得其定命而早死)。
《國語辭典》:大梵天 拼音:dà fàn tiān
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神。也称为「梵天」、「大梵天王」。
《漢語大詞典》:法云地(法雲地)
佛教语。大乘菩萨修行的第十个阶位。此位成就“大法智”,具足无边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
《华严经·十地品》:“如 须弥卢山王 纯宝所成大威德,诸天咸住其中,无有穷尽;菩萨所住法云地,亦復如是。” 唐
王维 《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诗:“寒空法云地,秋色浄居天。”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六折:“自煖地以至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
《國語辭典》:法执(法執) 拼音:fǎ zhí
大乘佛教否认外境实有,因此称执特外境实有而障碍对真理的认识为法执。《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偈颂品第十之二》:「悟心无境界,则离于法执。」也称为「法我执」。
《國語辭典》:顶珠(頂珠) 拼音:dǐng zhū
清朝官员装在帽顶正中的饰物。其颜色与质地可用以区别官吏品秩。也作「顶子」、「顶儿」。
《國語辭典》:顶子(頂子) 拼音:dǐng zi
1.亭子、塔、轿子等顶上的装饰物。
2.清朝官员的品秩以顶珠的颜色与质地为别。也作「顶珠」。
3.房顶。
《漢語大詞典》:空谛(空諦)
佛教语。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谛之一。阐明缘生不实的真理。 清
龚自珍 《最录〈永嘉集〉》:“
《奢摩它颂》,天台空諦也。”
《漢語大詞典》:空旨
佛教语。谓诸法皆空的真谛。 唐
李山甫 《寄卫别驾》诗:“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閒行抱素琴。”
《漢語大詞典》:火生莲(火生蓮)
佛教语。语出
《维摩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禪,稀有亦如是。”后因以“火生莲”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浮荣水划字,真諦火生莲。”亦作“ 火中莲 ”。 唐
罗虬 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宋
苏轼 :“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漢語大詞典》:秽身(穢身)
佛教语。称凡夫之肉身。《观经玄义分》:“捨此秽身,速证彼法性之常乐。”
《漢語大詞典》:慧烛(慧燭)
佛教语。犹慧炬。 唐
黄滔 :“慧烛九枝而吐燄,慈云五色以垂阴。”参见“ 慧炬 ”。
《漢語大詞典》:慧炬
佛教语。谓无幽不照的智慧。
《涅槃经》卷二一:“汝於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矩,能为照障。” 南朝 梁
萧子良 :“逝将烛昏霾於慧炬,拯沦溺於法桥。” 唐
王勃 :“奏鸣凤於天歌,下清羣籟;腾烛龙於慧炬,俯镜重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