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9 70 71 7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顿修七趣破执六念六结命浊缘果缘气业网重劫苦河骨身根熟山世七支
《漢語大詞典》:顿修(頓修)
佛教语。指佛教禅宗顿悟佛果的修行方法。
《坛经·顿渐品》:“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至於空宗、性宗之别,顿修、渐修之殊,莫不会其指归,开示正觉。”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顿悟(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语:(1)谓在一时间證得真理。《五灯会元。卷四。荐福弘辩禅师》:「如来出世为天人师,善知识随根器而说法,为上根器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2)證悟一切现象都无真实的生灭变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南朝梁。刘孝标。注:「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
《漢語大詞典》:七趣
佛教语。谓一切众生轮迴趋向的七个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仙和阿修罗。
《楞严经》从六趣中的天趣分出仙趣,故成“七趣”。
《楞严经》卷九:“ 阿难 ,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清
黄宗羲 《汪魏美墓志铭》:“尽大地人,未有死者。七趣三世,如旋火轮,皆炽然而生。求不生者,了不可得。”
《漢語大詞典》:破执(破執)
佛教语。谓破除有实我、有实法的执见。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 庄周 多是破执,言至道无如‘五千文’。”
《漢語大詞典》:六念
佛教语。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见
《大般涅槃经》卷十八。 明 无名氏
《节侠记·订访》:“真个六念静心猿,果然三循袪爱马。”
《漢語大詞典》:命浊(命濁)
佛教语。“五浊”之一。谓末世众生因烦恼丛集,身心交瘁而寿命缩短。《法华经·方便品》:“诸佛出於五浊恶世,所谓刼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楞严经》卷四:“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準,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漢語大詞典》:缘果(緣果)
佛教语。犹因果。 南朝 梁
江淹 :“又深信 天竺 缘果之文,偏好 老氏 清浄之术。”
《漢語大詞典》:缘气(緣氣)
佛教语。谓缘虑心之气分。
《圆觉经》:“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於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宋
苏辙 《次远韵齿痛》:“元明散诸根,外与六尘合,流中积缘气,虚妄无可託。”
《漢語大詞典》:业网(業網)
(1).谓以打鱼为业。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渔人曰:‘业网於 圌山 ,每岁夏先得鰣鱼一头,献於府主,例获一千文。’”
(2).佛教语。谓业力如网罩人不可逃脱,故称“业网”。 明
许三阶:“优曇树常掛獼猴,把无名业网来参透,苦海内急忙回首。”
《漢語大詞典》:重劫
佛教语。犹累劫。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故能拯溺俗于沉流,拔幽根于重劫。”
《國語辭典》:苦河 拼音:kǔ hé
佛教用语。比喻生死轮回。《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九:「善作诸行,能乾苦河。」
《漢語大詞典》:骨身
佛教语。即舍利。梵文的意译。
《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舍利:新云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即所遗骨分,通名舍利。”
《漢語大詞典》:根熟
佛教语。谓根性圆熟。 南朝 梁武帝 《答皇太子请御讲敕》:“年耆根熟,气力衰耗。”
《漢語大詞典》:山世
佛教语。僧侣的住处。
《法苑珠林》卷三七:“ 晋 蒋州 大归善寺 释 慧偘 ……专释禪法,大有深悟。末住 栖霞 ,安志虚静,往还自任,不拘山世。” 元
张雨 《泰定丁卯岁沙溪元日》诗:“山世行藏本不覊, 江 东节序片帆随。”
《漢語大詞典》:七支
佛教语。十恶的前七种。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四种口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南朝 齐
萧子良 :“以沙门净身口七支,不起诸恶,长养增进菩提善根。”
《释氏要览·戒法·问但制七支》:“七支者,谓三身业、四口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