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1 62 63 6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判教赞呗智灯智照显报业云幻翳机语来劫贡高醉象五众罪因讲主轮相
《國語辭典》:判教 拼音:pàn jiào
佛经经典因背景、作者渊源不同,前后期经典中的思想差别很大。为了调和其间的冲突,及提升自宗经典地位,于是将各种经典加以分期和判定高下,以确立自宗思想的优越,这种批判称为「判教」。
《國語辭典》:赞呗(讚唄) 拼音:zàn bài
歌咏赞颂佛教三宝的偈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三:「又差二尼,能赞呗者,于日日中常持土屑及以净水。」《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龄传》:「每灾异,辄聚缁黄,赞呗于其间。」也作「呗唱」、「呗赞」。
《國語辭典》:呗赞(唄讚) 拼音:bài zàn
歌咏赞颂佛教三宝的偈颂。唐。段成式〈寺塔记〉:「移塔之时,僧守行建道场出舍利,俾士庶观之。呗赞未毕,满地现舍利。」也作「呗唱」、「赞呗」。
《漢語大詞典》:智灯(智燈)
佛教语。谓照破迷暗的智慧之光。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序:“法雨法水之润,等世界于无边;智灯智炬之光,同虚空于莫限。” 唐
王勃 :“挥觉剑而破邪山,扬智灯而照昏室。” 唐
韩偓 《僧影》诗:“智灯已灭餘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漢語大詞典》:智照
(1).佛教语。谓智慧遍照。 南朝 宋 谢灵运 :“惟此 大觉 ,因心则灵,垢尽智照,数极慧明。” 南朝 宋 慧通 :“然则圣人神鉴,靡所不通,智照寧有不周?”
(2).泛指智慧明察。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藏器於躬,待时而动,外界所加之迷惑压迫,如何其棼且重,彼自有其纯莹之智照,坚贞之操守,有匪先民之典謨训誥所能繄障以尽,姦雄之权谋数术所能劫持以穷也。”
《漢語大詞典》:显报(顯報)
佛教语。显明的因果报应。
《晋书·孙楚传》:“北面称臣,伏听告策,则世祚 江 表,永为 魏 藩,丰功显报,隆於今日矣。” 唐
罗隐 《寄大理徐郎中》诗:“事虽亡显报,理合有阴功。”
《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两个亲随的掌家 刘锦衣 、 苏都督 同时刴成两段,依我论将起来,这也就是天理显报了。”
《漢語大詞典》:业云(業雲)
佛教语。谓恶业如云。 南朝 齐
王融 :“生浮命舛,识罔情违;业云结影,慧日潜暉。”
《漢語大詞典》:幻翳
佛教语。谓假象的障蔽。
《楞严经》卷六:“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 万行首 注:“见闻幻翳,指妄根也。” 宋
陆游 《幽兴》诗:“扫尽尘埃无一点,洗空幻翳有千重。”
《漢語大詞典》:机语(機語)
佛教语。机悟之语。
《古尊宿语录》卷十一:“暨登 杨大年 、 李都尉 之门,机语契投,於是法道大振。”
《漢語大詞典》:贡高(貢高)
佛教语。骄傲自大。
《百喻经·磨大石喻》:“方求名誉,憍慢贡高,增长过患。”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贡高我慢比天长,折挫应交虚见伤。輭弱柔和如似水,此个名为真道场。” 蒋礼鸿 通释:“贡高,骄傲自大。” 明
李贽 《复宋太守》:“如以为大言不惭,贡高矜己,则终将缄默,亦容易耳。” 章炳麟
《读佛典杂记》:“贡高傲物,视不己若者不比方人,此我慢意识也。”
《漢語大詞典》:醉象
佛教语。疯狂如醉的恶象。比喻为害极大的迷乱之心。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若有人常起,色姓财富慢,是人如醉象,不见险恶岸。” 南朝 梁简文帝 :“宜制此心虵,祛斯醉象,立制如左,感勉听思。” 唐
崔致远 《奏请僧弘鼎充管内僧正状》:“所冀身掛金襴,逞养鹰之雋气;手持玉柄,制醉象之狂徒。”
《漢語大詞典》:五众(五衆)
(1).指司陡、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属吏。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郑玄 注:“众,谓羣臣也。” 孔颖达 疏:“言用此上五官,使各守其所掌上之羣众也。”
(2).佛教语。出家的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
《法苑珠林》卷十六:“若出家五众已受得戒,但依修行,不復别受。”
(3).佛教语。“五藴”的旧译。
《法华经·譬喻品》:“分别説诸法五众之生灭。” 吉藏 疏:“以五法和聚,义称五众;又一一阴法各众多,故云众也。” 南朝 梁武帝
《喻梦》诗:“甘寝随四坐,盖睡依五众。”
《國語辭典》:罪因 拼音:zuì yīn
罪恶的因由、开端。南朝梁。
武帝 :「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此事与外道见同,而有不及。」
《漢語大詞典》:讲主(講主)
佛教语。指升座讲经说法的高僧。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法泰》:“ 开皇 十年,下敕追入,既达 雍 輦,开悟弘多,自是南中无復讲主,虽云敷説,盖无取矣。”
《漢語大詞典》:轮相(輪相)
(1).佛教语。佛三十二相之一,谓佛足掌有千辐轮形印纹。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
《观无量寿佛经》:“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参见“ 三十二相 ”。
(2).塔顶上的轮盖。通常有九层,故也称九轮。经律中又有相轮、金刹、金幢、露盘等名。 晋 法显
《南海寄归内法传·灌沐尊仪》:“制底如小枣,上置轮相竿若细针。”
《漢語大詞典》:三十二相
佛教语。谓佛陀具有的三十二种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与微细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如足下安平、手指纤长、金色、丈光、身如师子、广长舌、绀青眼、顶成肉髻和眉间白毫等相。各经所举略有出入。详见
《大智度论》卷四。 唐 欧阳詹
《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亭亭厥心,隐出真像三十二相。” 唐
黄滔 :“独殿以居之,翼二菩萨於左右,三十二相足,八十种好具。” 清
赵翼 诗:“惜哉丈六身,缩作三寸小,难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