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9 50 51 5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禅病障海欲火空印慈忍弘法法化正果心师悟明悲智法食大自在断常无渐
《漢語大詞典》:禅病(禪病)
(1).佛教语。指妨害禅定修行的一切妄念。
《圆觉经》:“ 大悲世尊 快説禪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
(2).借指文笔雕琢、工巧。 明
李贽 《杂说》:“种种禪病皆所以语文,而皆不可以语於天下之至文也。”
(3).指禅定修行不当所引起的诸疾病。 南朝 宋 沮渠京声 译
《治禅病秘要法》列有“治阿练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等发病防治内容十二章。 清
曹寅 《七月十日天池柳下纳凉分韵》之二:“欲除内热生禪病,乍茹新凉胜蔗甘。”
《漢語大詞典》:障海
(1).阻挡水流入海。比喻人力胜天。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诗之一:“障海使西流,挥日还於东。”
(2).佛教语。犹业海,生死海。
《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乙)》:“我以超於生死,不住爱河,向出尘劳,抛居障海。”
(3).瘴荒之地。障,通“ 瘴 ”。语本 唐
韩愈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明
王錂《寻亲记·遥奠》:“风瀟瀟,雨漠漠。魂飞障海头,骨冷蛮山角。”
《國語辭典》:欲火(慾火) 拼音:yù huǒ
形容情欲炽烈。
《漢語大詞典》:空印
佛教语。地、水、火、风、空五大印相之一。以拇指作形,象征虚空,故称。 唐
梁肃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石幢赞》序:“倾沙界以施,而施有穷;等山王之大,而大有终。唯金刚空印,永不坏灭。”
《國語辭典》:弘法 拼音:hóng fǎ
弘扬佛法。如:「他毕生弘法度世,不遗馀力。」也作「宏法」。
《國語辭典》:法化 拼音:fǎ huà
佛的教化。《佛国记。卷下》:「凡所游历减三十国,沙河以西迄于天竺,众僧威仪,法化之美,不可详说。」
《國語辭典》:正果 拼音:zhèng guǒ
修行者證道,获得成就,称为「正果」。后比喻美好的结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谁知是老大一段姻缘,几乎把女子一生断送了!还亏得后来成了正果。」
《漢語大詞典》:心师(心師)
(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 唐
皎然 《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诗:“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前蜀
贯休 《了仙谣》:“若师方术弃心师,浪似雪山何处讨。”
(2).谓心之师。:“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
(3).谓内心所师承的。 明
李东阳 《大原宋生灏手刻先君字法手稿赠之以诗》:“当其腕指所至时,意匠心师两无跡。”
《國語辭典》:悲智 拼音:bēi zhì
慈悲与智慧,为佛菩萨所具有的双德。《法苑珠林》卷四八:「虽诵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听,自他两利。」
《漢語大詞典》:法食
(1).祭祀用的食物。 汉
无名氏 《白石神君碑》:“县界有六名山: 三公 、 封龙 、 灵山 ,先得法食。”
(2).佛教语。谓僧侣依法制所用之食。 唐 道宣
《四分律行事钞·二衣总别》:“如来所著衣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吾辈登一名山,览一奇境,而自审其胸襟眼界,依然 吴下阿蒙 ,又何苦费时日,丧精神,劳僕夫之筋骨,减香积之法食,而登降上下为耶!”
《漢語大詞典》:大自在
佛教语。谓进退无碍,心离烦恼。
《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復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后多用指自由自在、无挂无碍的境界。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引 清 符曾 诗:“心死便为大自在,魂归仍返小玲瓏。”
《漢語大詞典》:断常(斷常)
佛教语。断见与常见。
《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佛説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説法,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赵殿成 笺注:“
《涅槃经》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
《楞伽经》离於断常有无等见。”参见“ 断见 ”。
《漢語大詞典》:无渐(無漸)
佛教语。谓没有渐悟。 南朝 宋 谢灵运 :“华人悟理无渐,而诬道无学;夷人悟理有学,而诬道有渐。” 南朝 梁 沈约
《八关斋》诗:“得理未易期,失路方知险;迷途既已復,豁悟非无渐。” 唐
李华 :“教习大乘,戒妄调伏,自性还源。无渐而可随,无顿而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