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8  49  50  5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诸根
心树
佛慧
宝阶
摄取
幽途
二学
身云
火劫
胜义
旁生
疑网
法乐
得果
空假
《漢語大詞典》:诸根(諸根)
佛教语。谓信、勤、念、定、慧五根及其他一切善根;或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无量寿经》卷上:“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浄,光颜巍巍。” 清 敬安 《雪中酬徐叔鸿郎中见怀之作》诗:“断妄诸根寂,观空万事慵。”
《漢語大詞典》:心树(心樹)
佛教语。指如树木生长的意念活动。法苑珠林卷二十:“能使身田被润,即吐无上之芽;心树既荣,便茂不凋之叶。”
《漢語大詞典》:佛慧
佛教语。唯佛具有的至大至圆的智慧,即无上正等正觉。此种智慧能如实觉知一切真理,了知一切事物。《法华经·方便品》:“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 唐 王维 《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佛者觉也,得觉满者入佛慧。” 唐 李德裕 《赠圆明上人》诗:“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漢語大詞典》:宝阶(寶階)
佛教语。指佛自天下降的步阶。《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从阎浮提金刚地际上忉利宫,一一宝阶七重栏楯。” 晋 法显 佛国记:“佛从忉利天上来,向下下时,化作三道宝阶,佛在中道七宝阶上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所也。昔如来起自 胜林 ,上升天宫,居 善法堂 ,为母説法,过三月已,将欲下降, 天帝释 乃纵神力,建立宝阶。中阶黄金,左水精,右白银。如来起 善法堂 ,从诸天众,履中阶而下, 大梵王 执白拂,履银阶而右侍; 天帝释 持宝盖,蹈水精阶而左侍。”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二:“雪色宝阶千万丈,人间遥作白虹看。”
《國語辭典》:摄取(攝取)  拼音:shè qǔ
吸取。如:「摄取养分」。
《漢語大詞典》:摄受(攝受)
(1).佛教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应此一千,现兹权实,随方摄受,孰能弘济。” 唐 慧能 《坛经·顿渐品》:“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弟子们都拜从禪师,惟愿慈悲摄受。”
(2).犹享受。 章炳麟 《五无论》:“佛説 郁单越洲 人,无妻妾田宅车马财物资具诸摄受,清寧耆寿,殊胜三洲。” 章炳麟 《五无论》:“有所暱爱则妬生,有所摄受则争起。”
《國語辭典》:幽途  拼音:yōu tú
幽冥之途,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而言。
《漢語大詞典》:二学(二學)
(1).指国学与太学。南齐书·礼志上:“今学非惟不宜废而已,乃宜更崇尚其道,望古作规,使郡县有学,乡閭立教。请付尚书及二学详议。”《魏书·李谐传》:“栖闲虚以筑馆,背城闕而为家。带二学之高宇,远三市之狭邪。”
(2).佛教语。指读诵、禅思两种修行方式。即读诵大乘经典,一心如理思维。释氏要览·志学·二学:“毘奈耶云,佛説有二种学业:一读诵,二禪思。”
《漢語大詞典》:身云(身雲)
佛教语。谓围绕在佛身上的祥云。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 赵殿成 笺注:“《华严经》:‘或见诸菩萨,入变化三昧,各於其身,一一毛孔出一切变化身云。’”
《國語辭典》:火劫  拼音:huǒ jié
结夥抢劫。《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八出》:「假使官程担仗,结队仗,结队火劫了均分。」
《漢語大詞典》:胜义(勝義)
(1).佛教语。指一切事物当体即空的第一义谛。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如来説法,徧满大千。得胜义者,强名为禪。”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七讲:“犊子系就是主张有补特伽罗的,并且是胜义有而非假有。”
(2).泛指深妙的义理。 章炳麟 《国家论》:“若夫拘牵法理,尊仰事功,斯乃牛羊贱趣,冥无识知者尔,是曷足与言胜义哉!” 郭沫若 《论闻一多做学问的态度》:“像这样细密新颖地发前人所未发的胜义,在全稿中触目皆是,真是到了可以使人瞠惑的地步。”
《國語辭典》:旁生  拼音:páng shēng
1.由旁侧生出。如:「旁生枝节。」
2.佛教用语。指三恶道中的畜生道。也作「傍生」。
《漢語大詞典》:疑网(疑網)
(1).佛教语。四恶之一。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除惑箭而断爱枝,销恚刀而解疑网。”法苑珠林卷九七:“佛言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破戒;二疑网;三邪见;四慳悋。”
(2).谓众多疑念,致人困惑不能解脱,犹遭罗网。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中散》:“时闻正论除疑网,每读高辞折慢幢。” 明 李贽 《赞刘谐》:“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餘,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不久且穿透了万重疑网,反射出一心苗的光焰来。”
《漢語大詞典》:法乐(法樂)
佛教语。谓积德行善、耽味佛法之乐。相对于欲乐而言。《维摩经·菩萨品》:“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復乐五欲乐也。” 晋 法显 佛国记:“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
犹法曲。 宋 曾巩 《集贤殿春燕呈诸同舍》诗:“御炉风细麝烟浮,法乐声和酒味柔。”
《國語辭典》:得果  拼音:dé guǒ
1.收穫果实。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种园得果尽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2.佛家用语。指修得正果。《南史。卷二五。列传。到彦之》:「及卒,颜色如恒,手屈二指,即佛道所云得果也。」
《漢語大詞典》:空假
佛教语。谓事物均具备自性空无和幻相宛然两个方面。南史·周颙传:“ 顒 音辞辩丽,长於佛理,著《三宗论》,言空假义。” 巨赞 《评熊十力所著书》七:“正智寂时,无有生灭、明暗、空假等相貌,毕竟离言,毕竟无得,字之曰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