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妙偈无生法利根火车恶相小参无上道慧光参请灵华高王光明藏方教造业小法
《漢語大詞典》:利根
佛教语。犹言慧性。谓易于悟解的根器。后理学家亦用之。
《法华经·妙音菩萨品》:“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 摩罗 聪慧利根,学穷释氏。” 唐
王维 :“善习表於儿戏,利根发於童心。”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
《國語辭典》:火车(火車) 拼音:huǒ chē
1.一种古代攻战的器具。《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上》:「俄顷,贼马步奄至,又推火车数道攻战。相持移日,乃出轻兵攻贼西。」
2.泛指行驶于铁路上的列车。因最初是藉火力产生蒸气以牵引车厢,故称为「火车」。目前多已电气化。
《國語辭典》:恶相(惡相) 拼音:è xiàng
凶恶的相貌。如:「那恶汉面露恶相。」
《漢語大詞典》:小参(小參)
(1).佛教语。称登堂说法为大参,定时以外的说法为小参。 宋 陆庵
《祖庭事苑·小参》:“禪门,詰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非时説法,谓之小参。” 宋
惠洪 :“ 昭默 自卧疾后,无他嗜好,以翰墨为佛事,如示众以小参之语,皆肯自笔。”
(2).犹参谒拜见。 宋
杨万里 《游蒲涧》诗:“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 安期生 。”
《漢語大詞典》:无上道(無上道)
佛教语。指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
《法华经·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説无上道。” 唐
刘禹锡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睽间因以戏之》诗:“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修无上道难,造种种福业易。”
《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内中有一个御史 左宗郢 便问道:‘唸佛得悟道否?’ 莲池 道:‘怎么得不悟?反问问自性,性成无上道。’”
《漢語大詞典》:慧光
佛教语。谓能使一切明澈,破除黑暗的智慧之光。
《无量寿经》卷下:“慧光明浄,超踰日月。” 宋
苏轼 :“慧光照临,阴沴消復。”
《國語辭典》:参请(參請) 拼音:cān qǐng
参学请益。《景德传灯录。卷二六。秀州罗汉愿昭禅师》:「时常说法,时时度人,不妨诸上座参请。」
《漢語大詞典》:灵华(靈華)
(1).灵芝的美称。
《汉书·礼乐志》:“蔓蔓日茂,芝成灵华。” 宋
王圭 《题瑞芝图》诗:“灵华粲九枝,幽阴吐光怪。”
(2).佛教语。天上之妙花。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玩灵华於仙掌,度窈窕於飞虹。”参见“ 灵花 ”。
(1).指神灵。 唐
慧净 《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因兹仰积善,灵华庶可逢。”
《云笈七籤》卷九六:“纷纷灵华散,晃晃焕神庭。” 清
冯桂芬 《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灵华自天上,薄謫人间游。”
(2).犹光辉。
《云笈七籤》卷八十:“三景吐灵华,晃朗八门开。”
《漢語大詞典》:灵花(靈花)
(1).佛教语。谓神妙绚丽之天花。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2).泛指神奇的花。 南唐
陈陶 《竹》诗之七:“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云笈七籤》卷一一七:“好鸟灵花,灿然在目。”
《漢語大詞典》:高王
(1).指 五代 南平王 高从诲 。 宋
苏轼 《荆州》诗之四:“朱槛城东角, 高王 此望沙。” 王文诰 辑注引 冯应榴 曰:“
《五代史》: 高从诲 嗣为 荆南 节度使,封 渤海王 ,改封 南平王 。”
(2).佛教语。最上之王。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高王观世音经》﹞至今相传,以为高王之名,由 高欢 而得也。其实不然。佛家称谓,凡尊之则曰王,如鹿曰鹿王,象曰象王, 须弥山 则曰 须弥山王 ,皆是也。王而再加以尊称,则曰高王。
《大藏圣教法宝标目》有
《一切法高王经》一卷,云与
《诸法最上王经》本同。然则‘一切法’即‘诸法’,‘高王’即‘最上王’矣。
《高王观世音经》,言此
《观世音经》於诸经中为最上也,非由 高欢 得名也。
《标目》所载,又有
《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方等顶王经》。以此例之,最上王即最胜王,高王即顶王。”
《漢語大詞典》:光明藏
佛教语。指佛性佛法之所在。 宋
岳珂 《桯史·解禅偈》:“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行之诚且久,是名光明藏。” 宋
周密 :“昔贤有云:‘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説法度人。’盖光明藏中,孰非游戏!” 明
张煌言 《梅岭山居诗引》:“禪悦之餘,遂成 梅岭 新咏,骚耶?偈耶?读之如坐光明藏矣!”
《漢語大詞典》:方教
佛教语。方广之教。 南朝 宋 颜延之 :“虽情在序别,自不患乱伦。若能两籍方教,俱举达义,节彼离文,採此共实,则可便倍害自和,析符復合。”参见“ 方广 ”。
《漢語大詞典》:方广(方廣)
(1).面积;范围。
《宣和遗事》后集:“又如此行十餘日,方至一小城,云是 西污州 ……其中方广不甚大,有屋数十间,皆頽弊。”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南海盘陀石》:“ 武当山 圣帝金殿,方广不踰二丈,虽容千人,亦復不窄。”
(2).佛教语。大乘经典、教义的通称。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方广东被,教肄南移。” 吕延济 注:“方广,佛号也。” 隋 吉藏
《胜鬘宝窟》卷中:“方广者,是大乘经之通名也……理正为方,言富为广。”
(3).指佛寺。 清
金人瑞 《敬生诵经宝林寺访之作》诗:“不然何今日,含泪访方广。”
《漢語大詞典》:造业(造業)
(1).佛教语。做坏事。 南朝 梁
沈约 :“虽造业者身,身随念灭,而念念相生,离续无已。” 宋
楼钥 :“前辈有为县公,退以贯珠诵佛。其叔父见之,云:‘汝欲为佛耶?’对曰:‘然。’叔笑曰:‘汝既做了知县,更望做佛耶?’言造业之多也。其人悚然,谨不敢为殃民害物等事。”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 门积祖善良,未曾作恶造业。”
(2).创立基业。 清
姚莹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造业之祖,起微贱,服勤劳,行修於身,功及於物,天乃昌其后以报之。”
《漢語大詞典》:小法
(1).小罪罚。
《史记·汲郑列传》:“后数月, 黯 坐小法,会赦,免官。” 宋
李清臣 :“今则不然。罢退宰相皆攻其疵瑕,而未尝指天下之不治为宰相罪,纠劾守令者,皆以小法,而未尝指郡邑之不治为守令之罪。”
(2).佛教语。大乘称小乘之法。
《法华经·方便品》:“钝根乐小法。”